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4讲)-第十二讲,,贾平凹与其散文《秦腔》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4讲)-第十二讲,,贾平凹与其散文《秦腔》

时间:2022-06-07 11:30:01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4讲)-第十二讲,,贾平凹与其散文《秦腔》,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4讲)-第十二讲,,贾平凹与其散文《秦腔》

 

  1

 海

 口

 经

 济

 学

 院

 教

 案

 纸

 教学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十二讲

 秦川之子 —— 贾平凹与其散文《秦腔》

 学时数

 2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1 、掌握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

 2 2 、熟悉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3 3 、了解贾平凹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4 4 、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

 1 1 、秦腔、秦地、秦人的特点以及与其文化生活的有机结合。

 2 2 、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地位。

 教学难点

 1 1 、秦腔、秦地、秦人的特点。

 2 2 、秦地的地理构造与 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 课程导入 】

 俗话说:五千年地上文明看陕西,五千年地下文明看山西。提到陕西,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秦始皇陵兵马俑、黄土高坡、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陕西特色风味羊肉泡馍。黄土地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秦腔”就是灿烂民族文化中的一株常春藤。

 【 讲授内容 】

 一、 作者介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1952 年 2 月 21 日出生。1973年,发表作品《一双袜子》。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

 1982 年,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后就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1986 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讲述主人公金狗几次人生的大起落。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多媒体

  2

 海

 口

 经

 济

 学

 院

 教

 案

 纸

 1987 年,出版长篇《商州》,讲述刘成和珍子因互相吸引而相爱的故事。

 1988 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 年,创刊《美文》。

 1993 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讲述杜撰的叫西京的都市,一个文化人与三位女性的故事,但这部作品曾遭到批判。

 1995 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以主人公夜郎的生活来展开叙述。

 1996 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

 1997 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1998 年,出版长篇《高老庄》,讲述主人公子路、西夏一路行来所见所闻。

 2000 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将神话、民间传说、风俗、历史旧事、现实、人与动物、城市与乡村等等融合。

 2002 年,出版长篇《病相报告》,以两位主人公一生来演绎一个爱情故事。

 2003 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 年,获得鲁迅文学奖;同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描写清风街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心态。

 2007 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表达了对农民的一贯关注。

 2008 年,凭借长篇小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 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故事讲述“文革”时期一个贫瘠、偏僻的小村庄中,一群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同年,凭借该小说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2 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2013 年,出席中德作家论坛;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带灯》,从一个女乡镇干部的视角透视当下的中国社会。

 2014 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表达对社会历史感悟。

 2015 年,获得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2016 年 12 月,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 年 3 月 22 日,被澳门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2018 年 1 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 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以女主人公陆菊人与涡镇枭雄井宗秀之间的命运纠缠为主线;7 月,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2019 年 4 月 20 日,凭借散文集《贾平凹灵性散文》获得第二届三毛散文奖;7 月 29 日,出席“贾平凹:从商州走向世界”文学对谈活动,被人民文学出版

  3

 社社长臧永清授予人民文学出版社“荣誉作家”奖牌。

 二、秦腔简介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我国戏曲四大声腔:

 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府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 13 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 2748 本。例:秦腔 经典名剧有《血泪仇》、《四郎探母》、《铡美案》、《周仁回府》、《穆桂英挂帅》等。

 三 、整体感知

 朗读时用一种纯客观的叙述性口语口气,让题材本身出来说话。诵读时要注意从平淡的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深意。

 四 、 作品 赏析(讲解)

 梳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1 1- -5 5 段: : 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

 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

 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 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 解析重点语段:

 1.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腔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

 秦腔高亢响亮、震撼人心,秦川大地辽阔、厚重而悠长,二者在粗犷豪放方面达到了“妙维肖的一统”。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正如西方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指出的那样,“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乡俗民情导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2.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

  4

 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籁”本指古代一种三孔乐器,后引申为从空穴中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音。此处“天籁”“地籁”指的是自然环境,“人籁”则是指第 3 段提及的秦人的说话方式乃至喊人方式等,正是这些条件孕育了秦腔。

 3.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秦腔承载了秦人的喜怒哀乐,是秦人“最高的艺术享受”。

 4.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运用了夸张,把唱秦腔“快板”所流露来的高兴狂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比喻和移就的修辞手法,极为形象地表现了秦腔“慢板”对秦人心灵的抚慰作用,增添了语言的情趣。

 5.在第五自然段里,作者为什么“发现了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随同着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一起产生了”?

 作者漫游在秦川大地上,联想到它悠久而雄壮的王朝历史,耳闻目睹了秦腔秦人,深深地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二部分 6 6- - 12 :重点内容详谈“秦腔”。

 第 1 层次:写戏班排演的情景,突出秦人对秦腔的热爱。

 第 2 层次: 写看戏演戏的情景,突出秦人对秦腔的热爱痴迷。

 第 3 层次: 写秦腔演出的同时也在演出秦人生活中悲喜剧。

 第 4 层次: 写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作者以悠游、流丽的笔触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地人民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从中凸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秦腔,就是秦地人民享受生活的五大要素之一。从秦地人对秦腔的拥护,到听戏时的痴迷,以及对善唱秦腔者的尊重……秦腔生于斯,正是因为它以浓烈的曲调抒发了老百姓的悲情与欢快,所以才会如此让人人心入骨地迷恋,它就如陕北的信天游一样,秦腔就是秦地人民酣畅表达自我、抒发悲苦的抒情渠道。

 第三部分 (11- - 12) :总结全文,强调秦腔于八百里秦川劳作农民有永不分割的亲缘,也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全文以反问作结,余味无穷。

 结尾一句有何作用?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 的劳

  5

 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 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再次点明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强调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呼应了开头,强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秦腔》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作者在描述中更多地凸现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而滤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愚昧与丑陋。在贾平凹笔下,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

 写作特色 :作者能把传统古文、农民的方言口语、现代白话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于拙朴平淡中有传神生动的精妙刻画和不动声色的幽默夸张。秦腔生长的地方是苍凉、辽远、空廓和悠长的,它是贾平凹的文字底色,这种浑厚的文风作用于《秦腔》便形成了本文大气厚重的艺术特色。秦地的厚重、朴实、生机勃勃跟秦腔的粗犷、豪迈、充满血气的声音在生命底色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板书设计:

 《 秦腔 》

 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

 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 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

 【 课 堂小结 】

  《秦腔》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创作的一篇散文。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第二部分则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作者以悠游、流丽的笔触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地人民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从中凸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秦腔》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在贾平凹笔下,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作者通过描写秦地的风土人情,传递了作者对秦文化的领悟,并在文化的把握中透视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哲学。

 【 思考与作业 】

  6

 1.简析本文叙述视角的独特性。

 2.结合作品,论述秦腔与秦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 书目推荐 】

 1.贾平凹.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2.贾平凹.贾平凹灵性散文.上海: 3.文汇出版社,2017 贾平凹.万物有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 教学小结 】

推荐访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24讲)-第十二讲 贾平凹与其散文《秦腔》 秦腔 中国 教案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