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6篇)(完整文档)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6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22 11:15: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6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6篇)(完整文档)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篇一

上周四,中心学校主动到我校送课,x校长带队一行五人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多媒体教室挤满了前来听课的教师,座位不够不少老师就站着听。老师们不仅对这两名老师的教学水平赞不绝口,同时深深感谢兄弟学校友好互助的行为,不出家门就学到了精妙的授课艺术。周五,在县教研室的安排部署下,中心小学又迎来了两名优秀的送教教师,尽管是小学学科,但是我不愿错过极好的学习机会,还是调了课去了。

课堂永远是我们的根!只有坚守我们的课堂,教育才能枝繁叶茂。这四节课分别是两节语文,一节数学,一节主题班会课。送教的老师也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课前没有和学生作任何沟通与交流,完全凭借个人独特魅力和过硬的素质来驾驭课堂。没有矫情作秀的成分,没有千锤百炼的打磨;只有回归本真的学习,只有自由开放的课堂。返璞归真,还原本于教学,就是实实在在的平常课,就是要求教师将平常的课堂当做优质课来打造,没有扎花架子。这次送教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特别是厉山中心学校的两名老师,更是敢于开放自己的课堂,主动要求来送课。

这四名送教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课件的制作、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均体现出教学用心与独具匠心。这些很能够体现老师们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她们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起课来是娓娓动听,特别是两名小学教师声音柔美语速不紧不慢很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特别是均匀中心小学包小红老师,亲和力的问候一下子拉近了她和孩子们的距离。他们并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组织课堂的能力,生疏的授课环境,面对一群新奇陌生的学生,在事先无沟通无预设的情境下,老师能以四两拨千斤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不是一日之功!

学校开学初就拿出了“课内比教学”的新方案,即同课异构与说课比赛在五大教研组同时进行。语文教研组最后一轮“同课异构”于本周一画上了句号。细细回想聆听的每一节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课还真不多,包括对自己的一节同课异构课也不太满意。

说实话我很喜欢参加同课异构的活动,每一位上课的教师,在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前,用着风格各异的方式,来传授教学内容,来表现自己。虽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似,相比之下每节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却有了差别,更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的高低水平。

三年前学校启动课堂改革搅活了课堂教学一池春水,三年后又恰逢轰轰烈烈的“两课”开展,成了推动我校课堂改革继续前行的新引擎。老师将目光关注于每一节课,力求还课堂以本真。但在实践中,我发觉我们的课堂与“理想”“高效”有着距离。真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了教学比武亲历的我益发觉想上好一节“好课”确实不易。于漪老师不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她说:“我上的每一节课我都在想,究竟有多少课是上到学生心里去的。”可见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起来,这远远不只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而是一个更需要理性的事业。

针对前一轮听课情况,首先我觉得教师个人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亟待提高。且不说是否说得一口准确、流利的普通话,就是那“嗯”“啊”的口头禅也会让人听得索然无味,如果语言再不干脆利落,那更是让人心生厌烦。整个课堂上教师的导入语、评价语、过渡语、提示语是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关键。还有就是教师的教态,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些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

然后就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他体现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挖掘,体现在教师与文本、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文本的探究,体现在师生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而实际上我们的课堂则仍然是“三多三少”,即“牵”得多“引”得少;“点”得多“拔”得少;“讲”得多“导”得少。故新授课变成习题课的比比皆是。现在我们老师的课改潜意识里,一节好课就是看学生探究了没有,小组讨论了没有,个人展示了没有。教师们能把评课的角色从老师转向学生,这种改变固然是对的。但从授课角度来看,一节好课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教材使用的创新程度,对教学重点的明确程度,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程度,对教学结构和过程设计的取舍程度,而不是说以教师为中心变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就意味着老师可以不教,可以让学生来讲。也就是说一节好课其实最终考量的是教师。

当然一节好课的着力点还是在学生,但同时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教师授课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尊重了个体的差异,则又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我们的语文课追求的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精雕细琢,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看似这种“好课”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如果没有教辅资料还能回答这么“标准”?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讨论是否富有成效?学困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教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课堂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教师有没有捕捉到学生不经意间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

所以我认为要让自己的每节课都“精彩”都“闪光”,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受益甚至深藏记忆之中。教师要苦练基本功,练口语功,练粉笔功,练表演功。第二要加强学习,不学习的老师思想是封闭的,思想走不远行动也不会走多远。多阅读新教学理论书和课堂案例,多研究新课程标准,只有多阅读,深阅读,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轻车熟路、收放自如。因参加市语文教学比武,故得机会与其中一名来自府河的评委老师交流,他说他阅读过的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摞起来一人多高。湖北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作芳老师也说过,一名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有底气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应多观摩他人课堂,以课堂为镜可知不足,不一定非要走出去学名师,每天主动走进我们身边的教师课堂,“择其善者而从之”。三要敢于挑战。一个教师如果不敢开放自己的课堂,不敢放下手中的课本,(说实话我最不喜欢老师一节课都拿着书不放,甚至是导入语都要一字不落地照着念)不敢放手于学生,那说明教材还够熟练,内心还不够自信。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课堂开放了,他人的观摩与建议才有实际意义,这样才能得到“源头活水”,会有意想不到的“柳暗花明”!

没有深入钻研,就没有驾轻就熟;没有反复推敲,就没有豁然开朗;没有深度开发,就没有得心应手;没有精心设计,就没有课堂拔节的声音……看来,“炼”好一节“好”课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继而享受语文教学的别样精彩和魅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篇二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篇三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篇四

上周过得充实也很有意义,连续听了几节好课,如冬日品茗茶香四溢散芬芳,又如春夜听雨宁静欣然润心田。

上周四,____中心学校主动到我校送课,__校长带队一行五人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多媒体教室挤满了前来听课的教师,座位不够不少老师就站着听。老师们不仅对这两名老师的教学水平赞不绝口,同时深深感谢兄弟学校友好互助的行为,不出家门就学到了精妙的授课艺术。周五,在县教研室的安排部署下,中心小学又迎来了两名优秀的送教教师,尽管是小学学科,但是我不愿错过极好的学习机会,还是调了课去了。

课堂永远是我们的根!只有坚守我们的课堂,教育才能枝繁叶茂。这四节课分别是两节语文,一节数学,一节主题班会课。送教的老师也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课前没有和学生作任何沟通与交流,完全凭借个人独特魅力和过硬的素质来驾驭课堂。没有矫情作秀的成分,没有千锤百炼的打磨;只有回归本真的学习,只有自由开放的课堂。返璞归真,还原本于教学,就是实实在在的平常课,就是要求教师将平常的课堂当做优质课来打造,没有扎花架子。这次送教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特别是厉山中心学校的两名老师,更是敢于开放自己的课堂,主动要求来送课。

这四名送教老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课件的制作、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均体现出教学用心与独具匠心。这些很能够体现老师们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她们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起课来是娓娓动听,特别是两名小学教师声音柔美语速不紧不慢很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特别是均匀中心小学包小红老师,亲和力的问候一下子拉近了她和孩子们的距离。他们并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组织课堂的能力,生疏的授课环境,面对一群新奇陌生的学生,在事先无沟通无预设的情境下,老师能以四两拨千斤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不是一日之功!

学校开学初就拿出了“课内比教学”的新方案,即同课异构与说课比赛在五大教研组同时进行。语文教研组最后一轮“同课异构”于本周一画上了句号。细细回想聆听的每一节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课还真不多,包括对自己的一节同课异构课也不太满意。

说实话我很喜欢参加同课异构的活动,每一位上课的教师,在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前,用着风格各异的方式,来传授教学内容,来表现自己。虽然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似,相比之下每节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却有了差别,更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的高低水平。

三年前学校启动课堂改革搅活了课堂教学一池春水,三年后又恰逢轰轰烈烈的“两课”开展,成了推动我校课堂改革继续前行的新引擎。老师将目光关注于每一节课,力求还课堂以本真。但在实践中,我发觉我们的课堂与“理想”“高效”有着距离。真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了教学比武亲历的我益发觉想上好一节“好课”确实不易。于漪老师不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她说:“我上的每一节课我都在想,究竟有多少课是上到学生心里去的。”可见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起来,这远远不只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而是一个更需要理性的事业。

针对前一轮听课情况,首先我觉得教师个人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亟待提高。且不说是否说得一口准确、流利的普通话,就是那“嗯”“啊”的口头禅也会让人听得索然无味,如果语言再不干脆利落,那更是让人心生厌烦。整个课堂上教师的导入语、评价语、过渡语、提示语是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关键。还有就是教师的教态,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些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

然后就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他体现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挖掘,体现在教师与文本、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文本的探究,体现在师生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而实际上我们的课堂则仍然是“三多三少”,即“牵”得多“引”得少;“点”得多“拔”得少;“讲”得多“导”得少。故新授课变成习题课的比比皆是。现在我们老师的课改潜意识里,一节好课就是看学生探究了没有,小组讨论了没有,个人展示了没有。教师们能把评课的角色从老师转向学生,这种改变固然是对的。但从授课角度来看,一节好课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教材使用的创新程度,对教学重点的明确程度,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程度,对教学结构和过程设计的取舍程度,而不是说以教师为中心变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就意味着老师可以不教,可以让学生来讲。也就是说一节好课其实最终考量的是教师。

当然一节好课的着力点还是在学生,但同时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教师授课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尊重了个体的差异,则又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上。我们的语文课追求的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精雕细琢,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看似这种“好课”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如果没有教辅资料还能回答这么“标准”?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讨论是否富有成效?学困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教师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课堂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教师有没有捕捉到学生不经意间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

所以我认为要让自己的每节课都“精彩”都“闪光”,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受益甚至深藏记忆之中。教师要苦练基本功,练口语功,练粉笔功,练表演功。第二要加强学习,不学习的老师思想是封闭的,思想走不远行动也不会走多远。多阅读新教学理论书和课堂案例,多研究新课程标准,只有多阅读,深阅读,才能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轻车熟路、收放自如。因参加市语文教学比武,故得机会与其中一名来自府河的评委老师交流,他说他阅读过的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摞起来一人多高。湖北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作芳老师也说过,一名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有底气地站着,肚子里没有几本书撑着是不行的。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应多观摩他人课堂,以课堂为镜可知不足,不一定非要走出去学名师,每天主动走进我们身边的教师课堂,“择其善者而从之”。三要敢于挑战。一个教师如果不敢开放自己的课堂,不敢放下手中的课本,(说实话我最不喜欢老师一节课都拿着书不放,甚至是导入语都要一字不落地照着念)不敢放手于学生,那说明教材还够熟练,内心还不够自信。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课堂开放了,他人的观摩与建议才有实际意义,这样才能得到“源头活水”,会有意想不到的“柳暗花明”!

没有深入钻研,就没有驾轻就熟;没有反复推敲,就没有豁然开朗;没有深度开发,就没有得心应手;没有精心设计,就没有课堂拔节的声音……看来,“炼”好一节“好”课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继而享受语文教学的别样精彩和魅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篇五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反思=成长。由此看出小学品社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品社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小学品社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可以不断超越自我——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品社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

一、分析反思现状,认清反思问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不少小学对品社教师的教学反思提出了规定,并把其教学反思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然而,在很多学校,品社教学有反思之形,无反思之神。甚至,品社教学反思只停留在宣传、点缀、作秀和应付上级检查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被重视并付诸于实践。

作为小学品社教师的个体,对品社教学反思的认识也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清楚教学反思的意义和重要性,也认为自己应该重视教学反思,但在具体实施进程中,他们又对“到底要反思什么”、“怎样进行反思”等问题,心中一片茫然,感到不知所措,找不到品社反思的切入点。还有的教师有反思的热情,但因为小学品社教育素养不够,很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真正反思品社教学的本质及规律,致使出现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等现象。

二、感悟反思目的,端正反思态度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品社教师育人理念自省的过程。它要求品社教师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客观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冷静的自觉关照与审视,梳理出成功与失败之处,并分析其中各自产生的原因,提炼成小学品社教学的智慧,以便日后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促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反思过程具有强烈的自我批判性,它需要小学品社教师端正反思态度,积极参与反思,主动深刻反思。反思只有得到思想意识的认同,行为实践的落实,品社教师才能从中得到收获,并不断增强其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否则,小学品社教学反思很难形成气候,仍然会流于形式和浮于表层,并被教师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与凑合完成。

三、围绕反思内容,撰写反思案例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内容涵盖很广,它主要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师在撰写反思时,应注视品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编排内涵、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现状、是否已经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是否能根据实际学情(或突发事件)及时调整其内容,教学评价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开放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当然,小学品社教学反思也可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必要的反省。这样,撰写小学品社反思案例,就轻松找到了着力点,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写出精彩,有效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四、常温反思记录,升华反思作用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作为小学品社教学反思,被教师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经常“回顾与整理”,积极升华教学反思的作用。如果品社教师能抓住零散反思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将其按逻辑关系有效地串联起来,那么教师就能更为系统、更能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反思的精华。这种良好的温习反思的行为,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思考习惯,建构小学品社教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益求精,以及获得新鲜见解的意识,并把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小学品社教师没有教学反思行为,只能称为简单的教书匠。如果要想成为品社专家型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行为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重视反思,及时反思,深入反思,坚持反思,是品社教师成长的不竭源泉,也是其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课堂品味的必由之路。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篇六

平时的教学工作,可以说大家做的都一样,我不觉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与大家交流,所以我选择了两点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字词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三年级更为重要,所以我加强了生字、词的学习。除了多写、多练习外,我要求学生每天中午一定要练写生字10分钟,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内容一定要是课本内要求掌握的。而在睡觉前再把所学的生字读一遍,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生字词的练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的习惯。因此,每节课教学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自,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要求在的过程中记录有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生字的书写和记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学会预习

三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的教学必不可少。但这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让学生们先了解什么是预习,于是,在三年级上学期,我给孩子们拟定了一份简单的预习方案:

1、将课文读三遍:要求文中的长句、难读的句子或出现生字、词较多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3、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基本了解预习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预习的必要性及其好处,我在三年级下学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预习方案:

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读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声的读 、可默读,也可朗读)。

2、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

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题下)。

4、读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问?(三个)

5、读文第五遍,写出你初读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

现在,课前预习以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习惯。

推荐访问: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6篇)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总结怎么写(6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与总结简短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