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评选标准200篇【通用文档】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评选标准200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3-10 11:45: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1  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等。  《咬文嚼字》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评选标准200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评选标准200篇【通用文档】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1

  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等。

  《咬文嚼字》编辑部供图

  它们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又遵循了哪些原则?对于上述问题,《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目前基本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特点?

  在每年的评选中,《咬文嚼字》杂志社一直遵循着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三个标准,进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黄安靖介绍称,2021年,“语文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

  比如,在有关“疫情”“抗疫”的报道中,“宁夏银川”误为“甘肃银川”、“鲅鱼圈”误为“鱿鱼圈”等等。

  从评选结果来看,黄安靖介绍,202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有以下特点。

  第一,“别字”呈泛滥之势,“错字”几近绝迹,说明语文差错已由“手写”时代进入“键盘”时代。在过去的“手写”时代,错字泛滥成灾,比如“冒”字上边错写成“曰”、“昂”字下边错写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点、“拜”字右边写成三横等。

  而在如今的“键盘输入”时代,这类差错大量减少,甚至几近绝迹。现在错误主要集中于别字,如把“蔓”误成“曼”、把“经”误成“径”、把“赓”误成“庚”、把“偾”误成“喷”等,而错字很少出现。用键盘输入,除非自己硬“造”出来,一般不会打出错字。这应该与汉字输入系统不断进步有关。

  第二,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有5条,明显仍然“占优”,说明“疫情”还未结束,“抗疫”还在关键期。“疫情”“抗疫”仍然是本年度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疫苗的接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主题与关注话题。在构建这一年度的“话语体系”时,“疫情”“抗疫”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关注焦点仍在向“疫情”“抗疫”等话题集中。这是“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中涉及“疫情”“抗疫”条目多的原因。

  评选步骤有哪些?

  据了解,《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从2006年开始发布,至今已经16年了。

  黄安靖说,《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基本上都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进行,目前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十大语文差错”备选材料的收集,都经历了一个“海选”过程,主要有读者来稿等三个来源。然后,《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到的差错材料进行整理、筛选,提出50个初选条目,并组织语文专家,对50个初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投票,形成15个备选条目。

  接下来,《咬文嚼字》编辑部将15个备选条目寄发给专业人士,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编辑部组织专家做“15进10”的最后审定,完成“十大语文差错”定稿。

  至于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目的,黄安靖介绍称,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语文规范意识、对母语的敬畏意识;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开设一个“社会大课堂”,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社会语文错误。

  这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举例道,比如《咬文嚼字》曾将“一揽子货币”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来这个差错就很少见到了。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

  “六安”“蔓延”“接种疫苗”“途经”“必需品”“赓 续”“失之偏颇”“血脉偾张”“情结”“行拘”,这些词您都读对、用对了吗?1月6日下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解读了去年最易被误读、误用的十大词汇。《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发布目的、过程以及发布16年来的成效。

  黄安靖告诉记者,《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发布16年来目的始终没变,“我们想通过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语文规范意识,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对母语的敬畏意识;我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开设一个‘社会大课堂’,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社会语文错误。”

  黄安靖举例说,2021年,语文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比如,在有关“疫情”“抗疫”的报道中,“宁夏银川”被误为“甘肃银川”,“湖南省张家界”被误为“湖北省张家界”,“鲅鱼圈”被误为“鱿鱼圈”等。此外,生活中最常被误认、误读的莫过于身份证上公民身份号码最后一位“Ⅹ”,“不少人认为这是英文字母‘x’,也有人将它读成‘chā’。这都不对。”黄安靖说,根据国家标准《公民身份号码》(GB11643-1999),我国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是按特定公式计算出来的,计算结果为0到10这11个数字中的一个。因为10是两位数,为了保证公民身份号码为18位数,所以就用罗马数字‘Ⅹ’来表示。因此‘Ⅹ’读作shí最为妥当。在私下、非正式场合随便读读,并无大碍,但在公开、正式场合还是读准为好。”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有5条,黄安靖说,“这说明情疫情还未结束,抗疫还在关键期,‘疫情’‘抗疫’仍是本年度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疫苗的接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主题与关注话题。在构建这一年度的‘话语体系’时,‘疫情’‘抗疫’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关注焦点仍然在向‘疫情’‘抗疫’等话题集中。因此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中涉及‘疫情’‘抗疫”条目多的原因。”

  总结202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黄安靖认为还有一大特征,那就是“别字”呈泛滥之势,“错字”几近绝迹,这说明语文差错已由手写时代进入键盘时代。在过去的手写时代,错字很常见,比如‘冒’字上边错成‘曰’,‘昂’字下边错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点,‘拜’字右边写成三横等。在现在的键盘输入时代,这类差错大量减少,甚至几近绝迹。现在错误主要集中于别字,如把‘蔓’误成‘曼’,把‘经’误成‘径’、把‘赓’误成‘庚’、把‘偾’误成‘喷’等,而错字很少出现。用键盘输入,除非自己硬‘造’字出来,一般不会打出错字。这应该与汉字输入系统不断进步有关。”

  发布了16年的“十大差错”,效果如何呢?黄安靖表示,发布目的已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每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后,社会广泛关注,其实就是一个证明。具体的纠错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咬文嚼字》曾将‘神 州六号’列入了“十大语文差错”,后来在有关‘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等新闻报道中,就很少出现将‘神舟’误为‘神州’的错误了。过去在有关‘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弑医案’的说法,《咬文嚼字》将其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 这种说法立马减少,媒体再报道此类案件时大都把‘弑’改成了‘杀’。‘单独二孩’也曾常被误成‘单独二胎’,并且还有机构将‘单独二胎’列入年度流行语。《咬文嚼字》将‘单独二胎’列入了‘十大语文差错’,此后‘单独二胎’就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了。经济学术语‘一篮子货币’曾常误作‘一揽子货币’,《咬文嚼字》将 ‘一揽子货币’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来这个差错就很少见到了。过去,‘非营利机构’(或‘营利机构’)常被误作‘非盈利机构’(或‘盈利机构’),《咬文嚼字》将之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出错率也有明显降低。‘口角’的‘角’一直有人误读为jiǎo,正确读音是jué,《咬文嚼字》将之列入‘十大语文差错’,现在读错率似乎也在减少……我们做过调查,凡是《咬文嚼字》列入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条目,后来出现频率都有大幅降低。”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阅读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1)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150篇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1

  1月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蔓延”误为 “曼延”、“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等。

  一、 “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

  2021年,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态势。5月16日,安徽省六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有媒体将“六安”的“六”读作liù。“六”是多音字,读liù指数字,即比五大一的正整数,读lù用于地名,如江苏*。安徽“六安”的“六”读lù,权威辞书是这样注音的;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也是这样标注的。

  二、“蔓延”误为 “曼延”。

  2021年底,新毒株奥密克戎造成国际疫情继续扩散。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疫情“蔓延”误作疫情“曼延”。曼,本指长、远。曼延,指连绵不断,描写的是静态对象,如“群山曼延”。蔓延,本指蔓草等向四周延伸、扩展,引申泛指向周围延伸、扩展,描写的是动态变化的对象。病毒扩散,应用“蔓延”。另外,媒体上还有用“漫延”的。在指向四周扩散的义项上,“蔓延”“漫延”可视为异形词,现在多主张用“蔓延”。

  三、“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

  2021年,接种疫苗是头等大事。遗憾的是,不少人将“接种”疫苗误读为“接zhǒng”疫苗。“种”是多音字:读zhǒng,表示事物,主要是名词,指种子等,也作量词,指种类;读zhòng,表示动作,是动词,如种地、种植;读Chóng,用于姓氏。接种疫苗就是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用以预防疾病。这个“接种”显然是动作,应读“接zhòng”。

  四、“途经”误为“途径”。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工作中,个人行动轨迹是重点。在个人旅居史描述中,不少公告将“途经”误为“途径”。“途经”,动词,意思是中途经过某地,如“从北京途经南京到上海”。“途径”,名词,意思是路径,多用于比喻,如“解决问题的途径”。“途经”和“途径”语义不同、用法不同,把“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写为“途径中高风险地区”是错误的。

  五、“必需品”误为“必须品”。

  疫情防控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如2021年12月23日,西安封城,封闭式管理期间,为保证群众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志愿者送货上门。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将“生活必需品”误作“生活必须品”。“必须”和“必需”都强调“一定要”。然而,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必须”是副词,只能跟动词搭配,不能与名词连用,不能构成所字结构。“必需”是动词,可以与名词连用,可以构成所字结构。“品”即物品,名词性成分,只能跟“必需”搭配使用。

  六、“赓 续”误为“庚续”。

  2021年,“赓 续红色血脉”的说法常见诸媒体,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将“赓 续”误为“庚续”。“庚”的常用义是指天干第七位,又指年龄,如“同庚”“年庚”。“赓”本义指连续、继续。典籍中“赓”多指歌咏吟诵的接续唱和,如“赓咏”“赓酬”“赓韵”等。如今,“赓”指继续,“赓 续”是同义连用,复指强调。现代汉语中“庚”不表示继续,“赓 续”不能写成“庚续”。

  七、“失之偏颇”误为“有失偏颇”。

  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曾说过“二十年不谈政治”,第27集中*说道:“当初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了。”其中,“有失偏颇”有误,应改为“失之偏颇”。“有失”即失去,强调的是“失去”的对象,与褒义词连用,如“有失公正”,就是指失去了公正。而“失之”的“失”指失误、失当,“失之”分析的是失误的原因,与贬义词连用,如“失之狭隘”。“偏颇”指偏向一方、不公*、不公正,因“偏颇”而造成失误,当称“失之偏颇”。

  八、“血脉偾张”误为“血脉喷张”。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晋级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称,这一惊世骇俗的成绩令人“血脉喷张”。其中“喷张”有误,正确的写法应是“偾张”。“偾”读fèn,指亢奋,“偾张”指扩张突起,“血脉偾张”意为血液流动加快,血管膨胀,青筋鼓起,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激情。“喷张”指张裂喷射,“血脉喷张”即鲜血喷射,用来形容情绪激动显然不合情理。

  九、“情结”误为“情节”。

  2021年,*精心筹备北京冬奥会。*人对冬奥会寄托了很深的情感,一些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将冬奥“情结”误成了冬奥“情节”。“情结”指很深的情感,深藏心底的感情,如“思乡情结”,或指心中的`感情纠葛,如“化解不开的情结”。“情节”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如“故事情节”,或指犯罪或犯错误的具体情况,如“案件的情节”。*人重视冬奥会,不遗余力地筹备北京冬奥会,寄托在其中的深情当然应称“情结”而不是“情节”。

  十、“行拘”误为“刑拘”。

  2021年10月21日,北京*针对某知名人士嫖事件进行通报,称违法人员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均因触犯治安管理法被朝阳*分局依法行政拘留。有媒体在报道中将“行拘”误成了“刑拘”。“行拘”是“行政拘留”的简称,“刑拘”是“刑事拘留”的简称,两个简称读音相同,但含义相差很大。上述人士嫖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这是行政法,因此适用的是“行拘”。如果触犯的是《刑法》,那适用的就应该是“刑拘”了。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2)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 (菁选2篇)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1

  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等。

  《咬文嚼字》编辑部供图

  它们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又遵循了哪些原则?对于上述问题,《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目前基本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特点?

  在每年的评选中,《咬文嚼字》杂志社一直遵循着典型性、新闻性、广泛性三个标准,进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黄安靖介绍称,2021年,“语文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

  比如,在有关“疫情”“抗疫”的报道中,“宁夏银川”误为“甘肃银川”、“鲅鱼圈”误为“鱿鱼圈”等等。

  从评选结果来看,黄安靖介绍,202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有以下特点。

  第一,“别字”呈泛滥之势,“错字”几近绝迹,说明语文差错已由“手写”时代进入“键盘”时代。在过去的“手写”时代,错字泛滥成灾,比如“冒”字上边错写成“曰”、“昂”字下边错写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点、“拜”字右边写成三横等。

  而在如今的“键盘输入”时代,这类差错大量减少,甚至几近绝迹。现在错误主要集中于别字,如把“蔓”误成“曼”、把“经”误成“径”、把“赓”误成“庚”、把“偾”误成“喷”等,而错字很少出现。用键盘输入,除非自己硬“造”出来,一般不会打出错字。这应该与汉字输入系统不断进步有关。

  第二,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有5条,明显仍然“占优”,说明“疫情”还未结束,“抗疫”还在关键期。“疫情”“抗疫”仍然是本年度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疫苗的接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主题与关注话题。在构建这一年度的“话语体系”时,“疫情”“抗疫”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关注焦点仍在向“疫情”“抗疫”等话题集中。这是“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中涉及“疫情”“抗疫”条目多的原因。

  评选步骤有哪些?

  据了解,《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从2006年开始发布,至今已经16年了。

  黄安靖说,《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基本上都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进行,目前分为材料收集、条目整理、专家审核、征求意见、最后审定五个步骤。

  “十大语文差错”备选材料的收集,都经历了一个“海选”过程,主要有读者来稿等三个来源。然后,《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到的差错材料进行整理、筛选,提出50个初选条目,并组织语文专家,对50个初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投票,形成15个备选条目。

  接下来,《咬文嚼字》编辑部将15个备选条目寄发给专业人士,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编辑部组织专家做“15进10”的最后审定,完成“十大语文差错”定稿。

  至于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目的,黄安靖介绍称,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语文规范意识、对母语的敬畏意识;同时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开设一个“社会大课堂”,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社会语文错误。

  这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举例道,比如《咬文嚼字》曾将“一揽子货币”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来这个差错就很少见到了。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

  “六安”“蔓延”“接种疫苗”“途经”“必需品”“赓 续”“失之偏颇”“血脉偾张”“情结”“行拘”,这些词您都读对、用对了吗?1月6日下午,《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解读了去年最易被误读、误用的十大词汇。《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发布目的、过程以及发布16年来的成效。

  黄安靖告诉记者,《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发布16年来目的始终没变,“我们想通过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的语文规范意识,最大程度地唤起人们对母语的敬畏意识;我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开设一个‘社会大课堂’,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社会语文错误。”

  黄安靖举例说,2021年,语文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比如,在有关“疫情”“抗疫”的报道中,“宁夏银川”被误为“甘肃银川”,“湖南省张家界”被误为“湖北省张家界”,“鲅鱼圈”被误为“鱿鱼圈”等。此外,生活中最常被误认、误读的莫过于身份证上公民身份号码最后一位“Ⅹ”,“不少人认为这是英文字母‘x’,也有人将它读成‘chā’。这都不对。”黄安靖说,根据国家标准《公民身份号码》(GB11643-1999),我国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是按特定公式计算出来的,计算结果为0到10这11个数字中的一个。因为10是两位数,为了保证公民身份号码为18位数,所以就用罗马数字‘Ⅹ’来表示。因此‘Ⅹ’读作shí最为妥当。在私下、非正式场合随便读读,并无大碍,但在公开、正式场合还是读准为好。”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涉及“疫情”“抗疫”的条目有5条,黄安靖说,“这说明情疫情还未结束,抗疫还在关键期,‘疫情’‘抗疫’仍是本年度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疫苗的接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关注的年度主题与关注话题。在构建这一年度的‘话语体系’时,‘疫情’‘抗疫’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关注焦点仍然在向‘疫情’‘抗疫’等话题集中。因此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中涉及‘疫情’‘抗疫”条目多的原因。”

  总结202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黄安靖认为还有一大特征,那就是“别字”呈泛滥之势,“错字”几近绝迹,这说明语文差错已由手写时代进入键盘时代。在过去的手写时代,错字很常见,比如‘冒’字上边错成‘曰’,‘昂’字下边错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点,‘拜’字右边写成三横等。在现在的键盘输入时代,这类差错大量减少,甚至几近绝迹。现在错误主要集中于别字,如把‘蔓’误成‘曼’,把‘经’误成‘径’、把‘赓’误成‘庚’、把‘偾’误成‘喷’等,而错字很少出现。用键盘输入,除非自己硬‘造’字出来,一般不会打出错字。这应该与汉字输入系统不断进步有关。”

  发布了16年的“十大差错”,效果如何呢?黄安靖表示,发布目的已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每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后,社会广泛关注,其实就是一个证明。具体的纠错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咬文嚼字》曾将‘神 州六号’列入了“十大语文差错”,后来在有关‘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等新闻报道中,就很少出现将‘神舟’误为‘神州’的错误了。过去在有关‘医患’关系的新闻报道中,常出现‘弑医案’的说法,《咬文嚼字》将其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 这种说法立马减少,媒体再报道此类案件时大都把‘弑’改成了‘杀’。‘单独二孩’也曾常被误成‘单独二胎’,并且还有机构将‘单独二胎’列入年度流行语。《咬文嚼字》将‘单独二胎’列入了‘十大语文差错’,此后‘单独二胎’就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了。经济学术语‘一篮子货币’曾常误作‘一揽子货币’,《咬文嚼字》将 ‘一揽子货币’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来这个差错就很少见到了。过去,‘非营利机构’(或‘营利机构’)常被误作‘非盈利机构’(或‘盈利机构’),《咬文嚼字》将之列入‘十大语文差错’后,出错率也有明显降低。‘口角’的‘角’一直有人误读为jiǎo,正确读音是jué,《咬文嚼字》将之列入‘十大语文差错’,现在读错率似乎也在减少……我们做过调查,凡是《咬文嚼字》列入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条目,后来出现频率都有大幅降低。”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3)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1

  1月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蔓延”误为 “曼延”、“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等。

  一、 “六安”的“六”误读为liù。

  2021年,国内疫情出现多点散发态势。5月16日,安徽省六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有媒体将“六安”的“六”读作liù。“六”是多音字,读liù指数字,即比五大一的正整数,读lù用于地名,如江苏*。安徽“六安”的“六”读lù,权威辞书是这样注音的;民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也是这样标注的。

  二、“蔓延”误为 “曼延”。

  2021年底,新毒株奥密克戎造成国际疫情继续扩散。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疫情“蔓延”误作疫情“曼延”。曼,本指长、远。曼延,指连绵不断,描写的是静态对象,如“群山曼延”。蔓延,本指蔓草等向四周延伸、扩展,引申泛指向周围延伸、扩展,描写的是动态变化的对象。病毒扩散,应用“蔓延”。另外,媒体上还有用“漫延”的。在指向四周扩散的义项上,“蔓延”“漫延”可视为异形词,现在多主张用“蔓延”。

  三、“接种疫苗”的“种”误读为zhǒng。

  2021年,接种疫苗是头等大事。遗憾的是,不少人将“接种”疫苗误读为“接zhǒng”疫苗。“种”是多音字:读zhǒng,表示事物,主要是名词,指种子等,也作量词,指种类;读zhòng,表示动作,是动词,如种地、种植;读Chóng,用于姓氏。接种疫苗就是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动物体内,用以预防疾病。这个“接种”显然是动作,应读“接zhòng”。

  四、“途经”误为“途径”。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工作中,个人行动轨迹是重点。在个人旅居史描述中,不少公告将“途经”误为“途径”。“途经”,动词,意思是中途经过某地,如“从北京途经南京到上海”。“途径”,名词,意思是路径,多用于比喻,如“解决问题的途径”。“途经”和“途径”语义不同、用法不同,把“途经中高风险地区”写为“途径中高风险地区”是错误的。

  五、“必需品”误为“必须品”。

  疫情防控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如2021年12月23日,西安封城,封闭式管理期间,为保证群众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志愿者送货上门。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将“生活必需品”误作“生活必须品”。“必须”和“必需”都强调“一定要”。然而,它们的搭配对象不同。“必须”是副词,只能跟动词搭配,不能与名词连用,不能构成所字结构。“必需”是动词,可以与名词连用,可以构成所字结构。“品”即物品,名词性成分,只能跟“必需”搭配使用。

  六、“赓 续”误为“庚续”。

  2021年,“赓 续红色血脉”的说法常见诸媒体,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将“赓 续”误为“庚续”。“庚”的常用义是指天干第七位,又指年龄,如“同庚”“年庚”。“赓”本义指连续、继续。典籍中“赓”多指歌咏吟诵的接续唱和,如“赓咏”“赓酬”“赓韵”等。如今,“赓”指继续,“赓 续”是同义连用,复指强调。现代汉语中“庚”不表示继续,“赓 续”不能写成“庚续”。

  七、“失之偏颇”误为“有失偏颇”。

  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曾说过“二十年不谈政治”,第27集中*说道:“当初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了。”其中,“有失偏颇”有误,应改为“失之偏颇”。“有失”即失去,强调的是“失去”的对象,与褒义词连用,如“有失公正”,就是指失去了公正。而“失之”的“失”指失误、失当,“失之”分析的是失误的原因,与贬义词连用,如“失之狭隘”。“偏颇”指偏向一方、不公*、不公正,因“偏颇”而造成失误,当称“失之偏颇”。

  八、“血脉偾张”误为“血脉喷张”。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晋级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称,这一惊世骇俗的成绩令人“血脉喷张”。其中“喷张”有误,正确的写法应是“偾张”。“偾”读fèn,指亢奋,“偾张”指扩张突起,“血脉偾张”意为血液流动加快,血管膨胀,青筋鼓起,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激情。“喷张”指张裂喷射,“血脉喷张”即鲜血喷射,用来形容情绪激动显然不合情理。

  九、“情结”误为“情节”。

  2021年,*精心筹备北京冬奥会。*人对冬奥会寄托了很深的情感,一些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将冬奥“情结”误成了冬奥“情节”。“情结”指很深的情感,深藏心底的感情,如“思乡情结”,或指心中的`感情纠葛,如“化解不开的情结”。“情节”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如“故事情节”,或指犯罪或犯错误的具体情况,如“案件的情节”。*人重视冬奥会,不遗余力地筹备北京冬奥会,寄托在其中的深情当然应称“情结”而不是“情节”。

  十、“行拘”误为“刑拘”。

  2021年10月21日,北京*针对某知名人士嫖事件进行通报,称违法人员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均因触犯治安管理法被朝阳*分局依法行政拘留。有媒体在报道中将“行拘”误成了“刑拘”。“行拘”是“行政拘留”的简称,“刑拘”是“刑事拘留”的简称,两个简称读音相同,但含义相差很大。上述人士嫖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这是行政法,因此适用的是“行拘”。如果触犯的是《刑法》,那适用的就应该是“刑拘”了。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4)

——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150篇

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1

  观看了感动*,我为之震撼,为之动容。他们不愧为我们国人的道德模范,是我们工作的楷模,是我们踏上奋进道路上的航标。

  刘伟——一个无臂男孩,他那坚韧不拔的毅力时时激励我。他这样说过:“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从他的身上我看到没有摸不到的巅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点困难,我有时都想退缩,现在看来,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难事,只是自己懒惰、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后,动了支教的念头,来到交通不便的"四川藏区教学,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不是不孝顺,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长大了,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孝敬父母!

  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希望在*民之中发现感动,发现人物,发现人才,而“草根”情结应该是我们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的!

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2

  观看了感动*,我为之震撼,为之动容。他们不愧为我们国人的道德模范,是我们工作的楷模,是我们踏上奋进道路上的航标。

  刘伟——一个无臂男孩,他那坚韧不拔的毅力时时激励我。他这样说过:“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从他的身上我看到没有摸不到的巅峰。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点困难,我有时都想退缩,现在看来,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难事,只是自己懒惰、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后,动了支教的念头,来到交通不便的"四川藏区教学,3年后,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不是不孝顺,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长大了,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孝敬父母!

  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希望在*民之中发现感动,发现人物,发现人才,而“草根”情结应该是我们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的!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5)

——*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代表观后感3篇

*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代表观后感1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组委会给予你的颁奖词,是对你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评价。我无法清楚地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动、庆幸,同时又有些不解。我感动,感动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担,18年风里来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庆幸,庆幸我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为何有如此大的决心留在那个穷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时。这个穷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断了你的翅膀,夺去了你小女儿的宝贵生命。

  为何?为何?为何你不选择离开?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望着孩子们吃着你为他们准备的.午饭时那明媚的笑颜,我才深切明白,有种东西,叫做坚守。

  坚守,坚守那一根带来知识的扁担;坚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讲台;坚守那一块残破不堪的黑板;坚守那一双双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坚守你为孩子们死撑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蓝天。

  《感动*》的主持人敬老师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只是善梦者才杰出。

  而你,张玉滚,你是一个杰出的织梦者,你用无私与关爱为孩子们织就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一个杰出的自己!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担,你是否颠簸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你是否仍旧担着沉甸甸的课本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额头上却早已细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孩子们的深切感激,你浅笑安然。你想的是,坚守初心,方得始终,不求感动*,只求无愧于心!

  感谢你,令我这颗焦灼而无处安放的心沉静下来,我将挥开眼前的阴霾,乘风破浪,坚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6)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评选心得体会 (菁选5篇)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评选心得体会1

  时年25岁的郎*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辞职了。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评选心得体会2

  今天,我观看了感人肺腑的《2011感动中国》,我的心就像阵阵潮水般涌动。我想,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他们用朴实、善良、纯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在杭州,一位*凡的妈妈用自己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2岁的孩子妞妞即将从10楼坠落的那一瞬间,她出现了。甩去脚下的高跟鞋,张开双臂。啪!孩子落在了她的左臂膀上,而她左臂膀也严重骨折。她就是誉为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为何说她是“最美妈妈”呢?因为她有着*凡而又真挚的母爱,有着朴实无华的真情,有着真实可亲的人格。她曾经用澹澹的语气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当时就只想着去救人……”听,多么简单、朴实的语言,可它又是那么弥足珍贵,它折射出的是一颗金子般宝贵的心。在危急关头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于外,却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爱的双手,救起了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孩子。

  啊!吴菊萍,我会永远敬仰你!尽管你的身影娇小,可在我心中你却是那么的伟大。你让我深深感动。

  孟佩杰,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5岁那年,母亲也因病去世。寄托哺养孟佩杰的养母在三年后也不幸瘫痪。面对这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孟佩杰没有退缩,8岁的她承担起家中所有的活: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

  这两小时的《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它告诉我这个世界有着许多触及人心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应该歌颂,更应该发扬,在被别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感动别人。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评选心得体会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凡之人的不*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甘心做沉默的砥柱;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盛兰,残年风烛,拖着病弱的身躯,拾荒助学子,高贵的心灵在人间写下大爱;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守住誓言的陈俊贵;带领村民致富,甘做老百姓贴心人的段爱*;35年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的沈昌健;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的格桑德吉;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绝症母亲姚厚芝;在轮椅上度过青春,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的方俊明;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的龚全珍……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以说,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就在处理中心,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取、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无论是精诚合作,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还是拔得头筹,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我们几度眼泪汪汪。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发牢骚、对他人无尽抱怨、也常常在对国家的指手画脚中和面对社会事件时那犀利的言辞中寻找存在感。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就在你唾沫横飞地做个愤青的时候,就在你以为世界都欠你的而你将所有的怨愤化为对社会的抱怨的时候,而有些人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所以,请不要抱怨了,美好的社会不会因为袖手旁观而变好,它需要我们指出不满的同时还更需要我们行动,请相信好的建议和有声的监督迟早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请不要将一味犀利的批判当成自己获得存在感的工具,真的,那只能获得一时的口舌之快,我相信,在被吹捧和被转发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之后,你也只能徒留一地无聊和满心的空虚。而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想想自己献过爱心和做志愿者的经历吧)。请相信,文明和道德也是可以“装”出来的,装得久了就是你的习惯,也会内化为你的气质和品行,如果整个社会也跟着我们一起装的话,那它们最终会成为一个民族的品质和精神!所以,请相信那些美好吧,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还有,请在可能的时候,做个理想主义者吧,既为我们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

  做个理想主义者,首先对自己而言,证明我们是活着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继续活下去和将会活得更好的希望和期待。其次对身边的人而言,远离现实和功利的我们会带给他们更多阳光的生活态度;当然也会让担心我们的人儿梦里不再有呓语,能睡个安详踏实的觉……如果我们还没有那样博大的胸襟,也没有高尚的奉献精神,请你(当然也有我)不要气馁,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积极的道德和消极的道德里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践行积极的道德,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消极的道德开始,选择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所以,请做个温暖的人吧,你温暖,身边的人就温暖,世界也会有温暖!这个社会需要理想主义者,也需要可敬的`傻瓜,有些事儿从相反的角度看,会是另一种结果,有些傻瓜就是忠诚和毅力的代言人不是吗?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评选心得体会4

  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秦玥飞在以“新生代海归如何进行实践创新”为主题的论坛上呼吁,多关注农村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他说,“农村是一个蓝海市场,但是并不好做,是因为没法跟农民打交道。”

  秦玥飞是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归后到农村做村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给国家最基层的、最普通的中国人做一些事情。谈到大学生村官,他说:“中国一共有60万行政村,有22万大学生村官覆盖中国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国家最希望大学生村官创业,可以让一群人入社,成为股东,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发现农村的资源,把农村的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做一些产业帮助农民致富。”

  大学生村官创业在融资、产品销路、品牌建立上都有很多困难,他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什么是大众,城市里面只有少数人,中国绝大多数的创业者还是在农村。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评选心得体会5

  申亮亮,29岁,生前系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工兵分队战士。

  2016年6月1日,中国驻马里共和国维和部队遭遇恐怖袭击。一辆载有500多公斤炸药的汽车,驶入申亮亮所在维和部队的营区。当时,正负责营区2号岗哨警戒执勤任务的申亮亮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引导后方部队隐蔽。在汽车侧翻时,他本可以选择撤离现场,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后37秒,换回了部队其他人员的*安。因为他的及时处置,500多公斤的炸药袭击,只一人牺牲。

  这一人的牺牲把一位农村母亲的世界炸得粉碎。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悲伤得无法站立,坐着轮椅到机场迎接儿子的遗体回国。追悼会上,哭成泪人的杨秋花在多人搀扶下走到儿子的灵柩前,摆上一支白花,用河南乡音大声而颤抖地说:“我的儿子,你为国争光了,我谢谢你!”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7)

——中国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代表观后感

中国2021年十大感动人物代表观后感1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组委会给予你的颁奖词,是对你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评价。我无法清楚地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动、庆幸,同时又有些不解。我感动,感动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担,18年风里来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庆幸,庆幸我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为何有如此大的决心留在那个穷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时。这个穷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断了你的翅膀,夺去了你小女儿的宝贵生命。

  为何?为何?为何你不选择离开?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望着孩子们吃着你为他们准备的.午饭时那明媚的笑颜,我才深切明白,有种东西,叫做坚守。

  坚守,坚守那一根带来知识的扁担;坚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讲台;坚守那一块残破不堪的黑板;坚守那一双双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坚守你为孩子们死撑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蓝天。

  《感动*》的主持人敬老师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只是善梦者才杰出。

  而你,张玉滚,你是一个杰出的织梦者,你用无私与关爱为孩子们织就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一个杰出的自己!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担,你是否颠簸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你是否仍旧担着沉甸甸的课本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额头上却早已细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孩子们的深切感激,你浅笑安然。你想的是,坚守初心,方得始终,不求感动*,只求无愧于心!

  感谢你,令我这颗焦灼而无处安放的心沉静下来,我将挥开眼前的阴霾,乘风破浪,坚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2021年“十大语文差错”的评选标准200篇(扩展8)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1年度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1年度观后感1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推荐访问:十大 差错 评选 “十大语文差错”评选标准200篇 2023年 2023年语文质量检测答案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