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11篇

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11篇

时间:2022-11-21 10: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11篇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育要发展,师资须先行.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11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11篇

篇一: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育要发展,师资须先行".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要发展孩子,必须先发展教师”。为了持之以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制定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31名,均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的教师有28名,研究生学历有3名;学前教育专业4名(有2人为兼职教师);30岁以下青年教师有14名。

  教师队伍总体上表现出了年龄结构偏年轻,表现出了新教师教学经验尚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偏少。

  二、指导思想

  从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及教师的实际出发,坚持师资队伍建设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打造新一轮教师发展梯队,整体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三、总体目标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有时代精神和创造能力、基本功硬和业务强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四、基本任务

  (一)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我校将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并确立以德为重的管理理念,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积极实施师德建设的思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职称结构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力争在2017年前具有中级、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90%。并招聘一批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达3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100%。

  (三)专业能力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把握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新推市级骨干教师1—2名.100%的一线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到2017年,100%以上的一线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100%的一线教师能运用新课改主题活动多媒体资源库开展教育教学。五、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一)加强规划,有效落实。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情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计划。从学校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学期计划——学期业务计划,加强审核,层层分解,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以有效落实。每学年对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调整。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计划,根据学前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依据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要求和任务,以主题活动为思路开展活动。树立师德高尚的教师典范,学习他人优点,弘扬先进精神。(二)健全制度,明确职责。1、建立分层负责制.形成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校长为总体责任人,教务科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为具体责任人的分层负责制。使学校中层干部明确各自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协调一致地开展活动。2、建立捆绑考核制。开展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结对带教活动.将新教师的成长与指导老师的考核成绩相挂钩,形成新教师培养的捆绑考核制。3、完善分层培训制。完善学校师资的分层,形成从“青年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的层次合理、整体性强、水平较高、充满活力教师发展梯队。4、实施结对互评制.开展与惠州市兄弟学校的结对共建活动,派遣教师向结对兄弟学校学习,拓展教师的思维,推动教师成长。5、确立评优奖优制。被评为优秀教师、县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等奖项,学校另外给予奖励,学校将不断弘扬先进.

  (三)分层培训,整体成长。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第一层面:骨干教师层面.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研组长、优秀教师、教坛新秀等

  成员。从政策和配套资金上,加强对现有骨干教师的培养,切实发挥教研组长的主

  导作用,以教研组为主阵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形成一个个共进的团队。通过

  教研组长例会、学科课题组研究,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通过骨干

  教师的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第二层面:成熟教师层面。指学前教育教师25岁以上,具有一定经验的中青

  年教师。通过开展成熟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各类专题带教,在成熟教师指导青年教师

  中发挥特长,不断成长.如:环境创设、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班级管理等有针对

  性的专题带教,发挥成熟教师的特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指导氛围,使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第三层面:青年教师层面。指学前教育教师2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让青年教

  师活动想得出、技能拿得出、班级带得出.其次,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

  合适的个人发展规划,做到心中有目标,发展有阶段,专业有成长。

  (四)加强考核,多元评价。

  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自评、互评、管理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开展相关的评优奖优活动.强化对教师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增强科组的向

  心力和凝力。

  ****学校2015年2月28日

  

  

篇二: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专业教师团队建立方案

  专业教师团队建立方案一、建立目标与思路为大力加强信息工程专业部师资队伍建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职业教育内涵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立,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构造,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历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二、建立内容和根本要求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立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承受教师进修等工作。1.“双师”构造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立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效劳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2.专兼结合的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分配和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根底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开展趋势和行业动

  态,准确把握专业建立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立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开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立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开展。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学校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5.社会效劳。依托团队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效劳等社会效劳,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实施方案xx-09-2310:51|#2楼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立行政驱动和自发组织教师专业开展团队,科学引导,双轨运行,互补互助,共同开展。盘活区域名师资源,培育团队精神,造就专业领军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目标任务:建立一个机制:建立教师专业开展团队的管理指导、评价奖励机制,保证团队的有序、有效、有为运作,树立教师的团队开展意识,强化团队的自我管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打造特色品牌自主开展团队。建立两个团队:以行政驱动打造教师专业开展团队,以各级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为核心成员,打造区域内业务精湛、视野开阔、善于创新、能示范引领、培训指导的专业开展团队。以自发

  组织建立教师专业开展团队,积极引导、支持核心教师牵头自由组合形成专业开展团队,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开展相关教科研活动,激发教师自主开展和合作开展意识。强化三项职能:引领教研方向,加强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掌握前沿信息,以前瞻性的眼光开展团队教研活动,提升团队研究水平;开展课题研究,把影响当前教育教学开展的问题列入研究范围,积极申报立项课题,扎实开展过程研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成果;整合优势资源,充分挖掘团队成员智慧和研究潜力,建立资源共享、协同合作渠道,集团队活动成果为区域共享资源,提升团队工作质量。三、加强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的工作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导向11、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将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和团队活动开展作为教师专业提升、学校内涵开展、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举措。要制定专业团队建立实施方案,立足实际,开放思想,构建典型带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全面展开,跨学科、跨学段、跨校际的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格局。要明确责任要求,加强组织管理,整体推动团队开展,使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真正成为广阔教师专业开展的强大动力。2、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对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工作的宣传,将加强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的意义、要求、制度和措施,传到达每一位教师,倡导“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组建专业开展团队”的建立理念,充分调动广阔教师追求专业开展的积极性,积极引导、鼓励、

  支持教师组建团队。在倡导教师全员参与的根底上,各级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都要积极组织建立目标明确、主体多元的专业开展团队。(二)创新活动路径,搭建团队开展平台1、立足校本教研平台。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开展团队建立的实践基地,是促进教师专业开展的根底平台,要把团队专业开展建立融入校本教研管理。一要明确内容。要根据团队专业开展目标和规划,进一步调整、筛选、创新校本教研主题,特别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制约教育教学开展的小问题、真问题、新问题,开展理论学习、专题攻关、案例研究等活动,突出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二要明确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立足校情,为团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要提供时间、空间、人力和物质支持,注重多方合作,积极推进学习交流,创造专业引领时机,聘请教育专家、名师作为学科学术导师,以外出进修、与名校联谊等形式引领教师体验幸福成长,明确专业开展方向。团队负责人是团队活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是团队开展活动的组织者2与实施者,要合理规划,带着团队成员积极进展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提高研究实效。三要高效开展活动。要立足课堂进展开放式研究,开展研修课、评优课、调研课、精品课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论坛展示、教学比武、读书交流、教学开放等多元研修形式,为团队提供锻炼开展平台,使不同团队、不同层次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密集、有序、优质的研究活动,累积团队的战斗力,拓宽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提升团队专业水平。2、深化联片教研平台。联片教研是拓展提升团队专业开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深化、创新联片教研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把联片

  

篇三: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我校结合实际,将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学校教师基本情况为:学校现有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3人,占71.67%,有骨干教师15人,具有中高以上职称的教师58人,具有大专学历的专任教师占98.05%。由于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师资水平和结构相对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缺少盟旗级骨干教师,部分学科缺少领衔教师。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教育科研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落差,信息技术培训没有更好地学以致用等。

  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求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如下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新课程实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业务能力为目的,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探索“校本研修”新路子,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新课程实践中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二、建设总体目标

  按照“培训—实践—反思—提高”的原则,以校本研修为主,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努力打造一支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育业务精湛,具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追求团队合作与技艺特色,有一定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能适应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教师队伍建设基本任务(一)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1.加强师德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支“为学、为师、为人”和谐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与奖惩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2.提升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活到老学到老。3.培养信息素养100%的教师要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60%达到高级技术要求。加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比重,增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教研信息技术平台应用、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着眼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学校课题研究和教学评价驱动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由点到面的开展,形成一定数量的课件和教学案例课例,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建设。使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4.提高专业能力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初任教师基本熟悉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掌握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逐步具备初级教师的专业条件,工作一年后成为初级教师。初级教师基本熟悉一般的教学原理、教材内容、知识和教学方法等,并熟悉课堂教学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初步获得教学经验,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有科研意识和一般科研能力,有1篇及以上教科研论文。中级教师具备各年段教学的把关能力;能主动从事教科研活动,把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教学质量好,能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每两年有1篇及以上的教科研论文发表。(二)建立骨干教师发展梯队。建立一支校级骨干教师队伍——教坛新秀、教学(教育)能手。力争形成一支骨干教师梯队。在初级教师中培养和选拔教坛新秀。教坛新秀师德良好,教有创意,富有特点。必须掌握所教学科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出色。

  在中级教师中培养和选拔教学(教育)能手。教学(教育)能手师德优良,教有个性,富有特长。必须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工作富有特色和实效;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每学年指导教师1-2名,发表1篇教科研论文。努力培养,力求产生高级教师。

  四、主要措施(一)加强培训1.面向全员,突出骨干的培训面向全员,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新知识和师德教育为重点,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载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要求,推进学本教学改革,提供优质教师资源。突出骨干,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带头、示范、桥梁和辐射作用,以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为途径,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骨干教师综合素养。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渠道的学历达标、高一层次学历学习、岗位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等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2.构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1)基础性实践课程的实施基础性实践课程由学校自主开发,自主管理,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有计划的专题研修,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验感悟,反思总结,上升为实践智慧,内化为推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整个课程设置分为育

  德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大领域。(2)发展性知识课程的实施发展性学习的知识课程内容主要由高一层次学历或非学历进修

  组成,我校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等院校或旗进修学校的此类进修。3.推进校本研修积极营造民主、开放、多元的校本研修氛围和有效的校本研修机

  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要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研修制度、管理网络,确保校本研修工作的有效开展。

  (1)加强师德建设①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习研讨、演讲交流、参观访问等活动为载体,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比制度,推动学校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树立为学生、为家长服务思想和敬业、勤业、精业、创业以及献身教育的精神。②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坚持在教师中开展“树师表形象,当文明教师”的活动。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③建立定期表彰制度,通过开展“做知识型教师,树师德新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报告会和评选“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表彰师德典型,在全校形成加强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对有违师德要求的人和事,即时进行帮助教育和纠正处理。(2)开展团队攻坚的校本教研和科研活动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机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地。学校将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实行教研与科研的一体化,以课题研究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拓展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层次;以教研落实科研,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促使教师在科研与教研的整合推进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3)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荣誉称号的感召力。设立校级以上的各种荣誉称号,如党员示范岗、师德标兵、教坛新秀、教(育)学能手等。充分发挥评比活动的作用。用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行为、能力、业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给予正确的评价,激励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4)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共同提高学校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持续不断地提高。骨干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升理论高度,学校为其提供展示机会,帮助他们成为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教师。对各学科教师,学校将开展教育教学会诊,通过校外专家和教研组的听课评课,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和完善其教学风格。对于新进教师,学校要为他们配备合适的带教老师,使其迅速度过适应期,加速其成长。(5)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运用绩效管理,完善考评细则,尝试“个人自评、部门测评、学校总评”的教师岗位工作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

  细则;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体现重工作成效与重工作过程并举,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坚持“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实督查管理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把业绩考核作为教师聘用的依据,优化教师队伍,实现教师动态管理。

  (6)搭建多样发展平台①围绕学校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开展,要求教师经常性地就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实施校本课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进行思考,开展教学叙事和学习交流,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②青年教师拜师学艺,骨干教师帮带徒弟。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进新、老教师的素质共同提高。③加快校及校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中青年教师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提供机遇。引路子:聘请专家导师指导,促进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和业务水平。搭台子:按学科分类,开展系列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并制度化,为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压担子:在骨干教师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每学期上交1-2篇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逐步做到所任课能随

  时公开,同时要随时承担研讨课、观摩课任务,三年内必须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并立项承担1个校以上教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

  提供机遇: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各个层次的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学术活动等,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教师评优、评先、晋级等在同条件下骨干教师优先。

  (4)坚持开展四类课活动,以此推动课堂及整体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四类课是:教学过关课、教学评优课、教学研究课、教学展示课。拟定评课标准,客观公正地开展评课研讨。促使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中不断成长,进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的优化。

  (5)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历进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开展一专多能培训,由外聘专家和学校特色教师进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一专多能的能力。使每位教师除了能熟练担任一门主要学科的教学外,还要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需要,至少开设一门拓展型或探究型课程,能指导学生开展德育、科技、艺体、环保等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将走“以机制保培训,以活动促培训,以骨干带培训,以科研助培训”之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四: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谭家场学校2017年度教师

  队伍建设方案

  2017年度的各项工作已经开始,本年度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紧紧围绕这一课题,抓住教师发展这个根本,从管理的创新入手,在搞好校本培训的同时,积极进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主线,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狠抓学校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二、建设目标:

  总目标:建设学习型团队,培养魅力型教师。

  通过以校为本的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任务。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通过以校为本的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教师队伍

  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我们以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突破口,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全面提高教师驾驭素质教育的能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活动,集中组织教师对其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做到对内容的深入领会。同时与教师签订禁止“三乱”、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包保责任书,以“两考三评”为契机,通过师德考核细则,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严格的日常量化考核,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在教师中开展评选“师德标兵”活动,通过师德征文和经验交流会深化师德建设,在理论与实践历炼中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品位的教师队伍。

  2、营造校本研修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坚持校本研修的层次性和多元化,坚持“专业引领、骨干带动、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教师的理论内涵,为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以学习为途径,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继续以深化“三新”为重点,结合新课程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学习、结合优质资源学习、结合教学中的随机问题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本学期我们将利用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对新课程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学习,让教师更深入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组织教师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在学习形式上采用分层引领的方法(校本培训引领、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外出学习汇报引领),同时引领教师读书,丰厚底蕴。倡导教师建立个性化的资料库,采取指定读书与自主读书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给教师推荐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等杂志阅读,学校从网上下载有价值的材料印发给教师阅读。同时要求教师进行自主读书40学时。为检验学习效果,学校将组织教师基本素质测试和理论知识测试,以此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注重骨干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集中培训,从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不断提高骨干队伍的素质。同时每月组织一次教师对《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能力。

  (二)、大力提高骨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在三个方面组织加强,大力提高骨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提高骨干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和学历层次。优先扩大师范专、本科的进修规模,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对部分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实行脱产培训、进修,优化骨干教师队伍结构。

  2、大力推进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健全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发动全体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提高扩展和更新、教育科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特别需要把培训全体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坚持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改进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3、、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努力造就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为重点,对这三个层次骨干教师的培养,分别制订不同条件,层层选拔,依次提高。选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选拔评比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也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

  (三)、努力提高班主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全面直接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德育处通过组织外出学习、每月集体培训和班主任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力争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知识,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具有示范性,得到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好评的班主任队伍。

  2、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教师的带头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并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

  流、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鼓励班主任利用各种

  渠道学习搜集各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班主任实际工作中。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校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教导处具体操作执行,负责日常事务及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金永波

  副组长:杨文静

  组员:曾嘉张晶晶谭丽君及各教研组组长

  2、制度保障:

  以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优秀教研组评选制度、教学事件认定及处理方法等。

  3、经费保障:

  学校设立专款,在公用和人员经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队伍建设。

  4、监督保障:

  根据规划,落实责任制,加强年度总结和考核评价。每学年召开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加强监督。有关信息及时反馈沟通,研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接受上级部门的专项检查。

  

篇五: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同时学校经常开展师德主题教育要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准确及时发现和树立典范要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要团结好每一位教师既要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又要尽最大努力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

  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常抓不解。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的教师质量。也就是说,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命运,而学校发展与否,发展快慢,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特级教师邢益宝认为“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发展,才是学校的成功。”

  一、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主要问题:1、教师群体中存在某些师德师风问题,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作得过且过,存在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的现象。2、教师缺乏不断学习的观念,在教学思想、理念、方法等方面已落后现今教学的要求;3、优秀教师数量较少,教育教学核心团队的打造力度不够。4、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课堂改革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特别是面对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容易失去信心。二、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

  -可编辑修改-

  。

  要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在我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个别师德水准不高,缺乏责任心、爱心和团队精神的教师。为此,学校和老师签订了职业素养承诺书,规范教师的行为,把师德建设和教师的奖罚、评优、绩效紧密结合。对经常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严惩不怠。同时学校经常开展师德主题教育,要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准确及时发现和树立典范,要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要团结好每一位教师,既要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又要尽最大努力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2、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师中存在一些应付工作的现象,表面上也在工作,实际是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例如备课这一重要环节,个别教师却只是在上课前看了一下教学内容就上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期这样学校教学质量能提高吗?因此作为学校校长、管理者应该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老师上课情况,对课堂随意性的老师要提出批评和整改意见。同时要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力度,要求教研组要实行周、月检查制。随时抽查老师的教案、作业。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时效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积极投入活动中,对一些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要在绩效、评优、职称等方面进行处理,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强化教师业务培训落实。(1)以课堂为基地,强化教研组的作用,有效开展校本研修、网络教研,让教师通过自主研修、参与科组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评比等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

  -可编辑修改-

  。

  建立学校外出学习、培训机制,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搭建一定的平台。争取和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3)学校每周有业务学习的安排,并且每次学习都要有主题内容,保证学习的有效性。(4)根据学校实际经常邀请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到学校讲课、讲座。通过这种形式使老师们多多接触专家,向专家学习。(5)加强“远程研修”与“国培”的领导管理。可以说“国培”是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最好的渠道之一,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有不少老师存在应付的现象,为了保证学习时间达到要求,一些老师打开了网页却不学习,到时间就点一下更新,甚至有的还叫别的老师代点。因此学校要有一套监管的办法,保证每位教师都真正在学习。

  4、抓好关键教师群体建设。学校关键教师群体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必须做到知识、业务、管理三过硬,能团结和领导全组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备课组长为专业学科水平最优秀人才,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应成为年级学科教学的核心与代表,并负有培养和提携后进的责任;骨干教师为中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者,能在学科教学中独挡一面,承担重任。要切实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要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骨干教师使用制度,为骨干教师提供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舆论上的支持。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措施和骨干教师档案库。要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一定数量的校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

  -可编辑修改-

  。

  总之,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造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编辑修改-

  。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篇六: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每学期开学学校都要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爱生宣并把爱生誓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教育系统八条禁令和各办公室教师集体照制成条匾悬挂在各自办公室里每位教师的教育格言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教学楼的走道上也悬挂许多师生的格言警句前学校正在着手起草教师教育行为50条建议这些做法的li的都是为提醒大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不断进行自省努力提高自身素二加强督查规范行为

  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是学生的偶像。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风范,具有模范的师表形象、具备精湛的教学技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之本。洪泽实小一直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注重塑造教师高尚的师德,健康的人格,完美的师表,正确的价值观,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在县师德评估中深收好评。一、狠抓学习立师德一学理论,提高认识。提升理论水平是师德建设的基础,学习就成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理论学习上我们采用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在引导教师自学我们的做法有:一是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教室、办公室都有书柜,除了学校配备一定的图书外,还要求教师、学生都要带定数量的图书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落实时间,每天都有读书时,早晨、中午教师必须提前半小时到校,和早到的学生一起读书。每周有半天的读书日,全校师生共同读书。三是开展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读书节期间,教师的活动有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沙龙、演讲等,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师生读书学习的热情。学校还以教师自愿的原则成立了“读书研究会”,会员的首先是要坚持读书,每月集中研讨一次,交流读书体会。除引导教师自学外,学校还组织集中学习,周一的政治学习多年坚持从未间断,而

  且在前一周周末的例会上就确定好学习内容和形式。本学期,为落实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了系列活动,领导宣讲、教师解读、讨论交流,青年教师开展“我爱教师这一行”和“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并让一等奖的五位选手在全体教师会上演讲,请五位班主任标兵和四位优秀教师就自己是如何遵守《规范》进行现身说法。二学先进,引领前进。我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叶圣陶、斯霞的先进事迹,特别是本校优秀教师的事迹,对各级表彰的教师,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在全体教师会上宣讲自己的先进事迹。我校上报的各级表彰都是在校级各类先进中产生的。每学期,在开展校级的“师德模范”、“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评比时,首先是让大家自己对照标准自评打分,自评的过程也是大家找差距、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使教师们觉得榜样就在眼前,典型就在身边,目前,全校教师中已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三学礼仪,提升气质。每学期,按月组织教师观看《教师礼仪教育》录象,畅谈观看感受,交流心得体会,践行礼仪教育要求和标准,撰写《教师礼仪教育》观后感。通过学习,丰富了教师内涵,提升了教师气质。二、强化督查树新风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在潜移默化地侵蚀着教师的灵魂,影响着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为此,我校加强督查,规范教师日常行为。(一)加强引导,提升素质。每学期开学,学校都要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爱生宣誓,《爱生誓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把、、县教育系统“八条禁令”和各办公室教师集体照制成条匾悬挂在各自办公室里,每位教师的教育格言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教学楼的走道上也悬挂许多师生的格言警句,目前学校正在着手起草教师教育行为50条建议,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提醒大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不断进行自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加强督查,规范行为。学校工作的好坏关健看执行力,执行力来自于不断督查。我校成立了5个值周组,每组2人。值周要对学校的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督查,从早晨和中午的提前进班到教师提前候课,从教师多媒体的使用到不在网上做于工作无关的事,从教师在岗情况到执行课表,督查工作到边到位,不留死角。除正常的值周外,校长室和相关职能部门还经常突击检查,如查教师在岗情况、查在网上做与教学工作无关的事、查课表执行等。无论是督查还是突击检查,查出问题的,都要对照相关制度立即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决不姑息。(三)加强监督,优化队伍。为了使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我们开辟了多条与学生、家长沟

  通交流的渠道。学校除正常的“家长接待日”,定时接待家长外,我们还向家长公开了校长的联系电话,使他们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及时向校长反映。每学期中途我们都会举行一次对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到学校听课,看作业,与课任老师交流思想,交换看法,共商学生成长大计。学期末,我们还要举行一次学生、家长评学校、评教师活动,对家长有集中反映的教师学校将找其谈话或作出处理。三、锤炼师能育精英师德和师能是相辅相存的,高尚的师德能促使师能的增强,师能的增强,也能促使师德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以师能训练为抓手,努力打造精英队伍,争创品牌学校。一是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每周一上午是我校的“课堂演练场”,每次要安排语数及其它学科各1名上课,全体教师听课,周二业务学习的一个固定的内容就是评课。除周一的“课堂演练场”外,周二到周五每天都要点课三节,由各年级的评课组听课同时检查备课和作业并打分,作为学期末教学成绩的一个方面,另外所有教干每周至少推门听课一节,这是各人行政例会汇报的第一个内容。通过大面积的听课,把对教学工作的检查分散到平时,促使教师增强教学的责任心,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以活动文化为载体,切实彰显教育成果。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学校特别注意开展“学理论,树形象,创业绩”主题教育活动。我校是市县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我们围绕廉政文化进校园开展了多项活动。如,“为师之道大家谈”、“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让学生一生幸福成长”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展开师德大讨论,并要求每位老师写心得体会。开展“爱与责任”师德征文比赛,践行“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育人理念。同时,学校还征集“教师名言”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变教师“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在教师中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加压、自主成长的良好氛围。当然,师德建设并非朝夕之功,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不断反思,查摆问题,及时整改,努力使师德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长田中心校2010.9

  

  

篇七: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弋阳县漆工镇中心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方

  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实施过程在中,我校拟通过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从而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精心组织,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1、师德塑造与德育队伍建设——师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校本培训为主,通过案例征集、剖析、宣讲,典型宣传,师德评比等形式持之以恒地开展师德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德育平台,创新师德培训模式。加强中小学德育专职队伍的培训,建设一支以德育主管校长、骨干班主任和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高质量德育队伍。2、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培训——采取倾斜政策,把握村完小教师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为乡镇以下的农村完小教师提供免费的全员培训。按照研训一体的模式,整合教师培训资源,提升农村村完小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村村完小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我镇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3、打造名师工程——建设一支数量大、质量高的名师队伍,是实现我镇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和重要标志。新课改一开始,我们便着手实施名师工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对象,加大名师的培养力度,组织名师到外进修,加强名师研修、实践工作;建立名师培养选拔机制,

  为名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提炼名师优秀教育经验、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名师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4、课程改革交流培训——坚持“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全面开展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发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努力构建多层面,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体系。

  二、立足校本教研,聚焦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完善规章制度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是基本研究单位;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保证校本研究有序开展,我们还和学校共同拟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教师自学制度等。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和教科室为单位,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所有的教学管理人员都要具体联系一个基层单位,参与活动。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和强化规章的约束,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互学互动中共同成长首先,开展师徒结队,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们要求全镇各校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的责任,广泛开展新老(优)结队活动,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同时也吸收青年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师徒既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其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我镇明确要求,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集体评课,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而且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不少学校还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召开教师集体研究会,把问题摆出来,由全体教师共同“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为了探讨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各校以备课组为单位,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再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开展课题研究、集体攻关。我们强调,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们不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成果的获奖等次,而是一切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

  最后,组织个案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3、强调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我们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后记。为了督促教后记的写作,我们把教后记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示范;在教后记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写出教研文章,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故事和案例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三、加大教师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的改革力度,全面提升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培训课程建设上,我们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加强立体化教材和信息化资料建设,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既有针对性,又有前瞻性;既能够解决教师教学的现实问题,又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在培训模式设计上,我们本着“新的教学方式从教师培训开始”的理念,改革创新培训模式、广泛采取课题研究式、互动参与式、观

  摩诊断式等新型培训形式,大力提倡研训一体化,通过教研、科研来实施培训,通过培训来推广教科研成果。

  在培训管理的探索上,我们加强开放式培训平台、自选式课程超镇的建设,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员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的机制,设立学员学习账户,建立学员学分累计和培训机构学分互认制度,调动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

  针对中小学教师队伍规模庞大、差异显著、分级管理等特点,我镇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坚持在区县统筹下开展全员培训,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另一方面,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镇级机构牵头组织下,重点推进一系列教师培训。

  1、新任教师培训——每年新学年伊始,对新教师和社会招聘的教师进行上岗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形成师德规范,初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

  2、教师素质提高专项培训——针对教师队伍结构、质量上与我镇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差距,围绕新增学科知识基础与教学实践、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教学技能实践、专业知识更新、现代科技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扩展等内容开展专项提高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3、骨干教师培训——依托新课程名师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力度,打造高水平骨干教师队伍,形成骨

  干教师梯队,带动全镇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篇八: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深化改革依法治教理顺体制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用人制度,现就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通过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在我校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管理体制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二、实行教职工聘用制,建立竞争上岗机制(一)实行教职工聘用制。改革固定用工制度,将现行的国家固定用工制度逐步改革为在编制范围内的单位用工制度。推行教师聘用制,改革学校用人制度,建立教师队伍的公平竞争机制、有序流动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实行聘用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的公开平等的用人机制。(二)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实行聘用制要按规定的程序实行竞争上岗,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我校根据岗位需要,公布空缺岗位、岗位职数、岗位职责、聘任条件和聘任的有关事项。应聘人员按照条件要求自愿申请应聘相应的岗位。我校组织考核考察,以公平、平等、竞争的方式双向选择,按应聘人员的实绩和工作能力,实行竞争上岗。可以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

  落聘待岗教师可以转到职员或工人岗位工作,可以接受外校聘用,也可以安排到边远校、农村校、缺编校工作,还可以经集中培训后竞争上岗或调出系统。

  学校可根据人事部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辞退有关人员。(三)建立和完善教师流动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搞好内部调剂,发挥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充分发挥职称、评优等人事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推动教师合理流动,促进中学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从超编校向缺编校流动、从示范校向基础薄弱校流动、从城镇向农村流动,也可以组织教师在本区县内跨校任课,让任课量不足的教师到缺编校兼课。要充分发挥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作用,为我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服务。

  要为落聘待岗的人员提供培训和再上岗机会,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四)贯彻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教职工的工资待遇要随岗而定,教师按聘任的职务和实绩、职员和工人按岗位和实绩取酬。三、提高素质,优化队伍(一)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第三次全面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精神,今后在学校任教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掌握教师资格标准,把住入口关,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招聘优秀人才从教,实现教师补充来源的多元化,形成高素质的教师储备队伍,为实施教师聘用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奠定良好基础。

  严格按需求和教师资格条件控制外系统人员调入,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调入。从2000年起,从调入人员(包括由外系统、外省市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工人和新分配、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实行聘用制和试用期制度。在试用期间,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存放在教育系统或区县政府人才交流中心,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正式聘用,办理相关手续。(二)努力提高学历层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水平的达到5%-7%。从2000年起,我校补充师资,吸收大专毕业学历的教师;以本科学历的教师为主;有适量的研究生。(三)造就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坚持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制定有关特级教师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集中有限资源,实行倾斜政策,形成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加大实施“三名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的力度,选出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和校长,进行重点培训和培养。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四、加强管理,控制总量(一)搞好师资需求规划,严格按需求培养和配备师资,规划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依据普教工作发展的要求,考虑学制的改革、生源的变化、现有师资状况、队伍减员及新课程计划调整等诸因素,测算出分学段、学科的师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规划,确定师资补充任务,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二)搞好编制核定工作。搞好核编工作,做到定岗、定编、定员。

  凡评聘教师职务的副校长和校职能机构负责人要履行教学职责,每周兼课时数按评聘教师职务的政策规定执行。(三)继续搞好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布局调整,减少人员编制浪费,提高学校规模效益和人

  员效益。五、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转换机制,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市的大业,关系到普教战线的安定团结、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我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组成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再推广。要大力争取区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以及区县人事、财政等部门的积极支持,稳妥有序地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改革的氛围和社会环境,取得全社会支持和理解。广大教职工要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意义、目的、措施和办法,增强改革的信心。要重视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管理作用。在制定或实施改革方案时,要注意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在实施聘用(聘任)、解聘、待岗等具体做法上,要增加透明度,要有严格的政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程序,保证我校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一、充分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历史

  性的变化,有效拓宽了青年求学成才的道路,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颁布了《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一系列法规、规章,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教师队伍的数量不断扩大,人员结构逐步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基本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有职教特色的教师队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生活工作条件总体上有所改善;学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队伍建设有力地保障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由于社会观念和历史的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教学能力弱仍是突出问题;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师资培养培训支撑体系有待健全,培训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和学校主管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未能将其纳入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因此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和政策、经费支持不足等问题。上述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更加繁重的任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教育资源配置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的变化,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观念转变、知识更新、能力提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校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贯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信心,锐意改革,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努力开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深化改革,依法治教,理顺体制,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是:--教师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和完善《教师法》配套法规,初步形成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框架。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依法管理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总量与人员效益同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教师队伍的数量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需要。在保证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校平均生师比达适当比例。--教师队伍的结构趋于合理,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努力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到2005年,我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基本达到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实习指导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合格学历标准,并逐步提高学历层次。“双师型”教师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一定比例。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中专)达到25%,职业高中达到20%,技工学校达到15%;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一般应不少于10%。大部分教师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重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制度建设。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师遴选任用、职务聘任、培养培训、流动调配、考核奖惩、工资待遇、申诉与仲裁等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实现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与职责。教师

  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贯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要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

  进一步加强我校骨干教师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努力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我校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0〕9号),在我校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备、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基地网络,为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各基地要以培养培训项目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办成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科研的中心。我校要加强对职教师资基地的统筹领导和管理,做好重大政策和重要工作的协调工作,并参照中央财政的做法对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继续加强自身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教学理论研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在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方面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多渠道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源问题。要努力办好职教师资基地,使之成为培养我校教师的主渠道。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的职教师资基地要继续办好职教师资班,改革招生和培养办法,扩大招生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规划发展规模,进行专业建设,在保证长线专业学生培养的同时,加强短线专业学生的培养,积极探索并设置中等职业学校所急需而目前普通高校尚没有的专业,切实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专业课师资力量。依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的职教师资基地要努力办成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来源地。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从企业和事业单位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用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要加快我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进程。要依托职教师资基地及其他有权举办成

  人专升本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积极开办成人专升本职教师资班,支持并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所教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自学考试,尽快使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尚未达标的专业课教师达到任职学历要求;文化课教师的学历进修,按照普通中学教师学历进修的规定执行。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把好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入口关,不符合学历标准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队伍。对于学历不达标且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我校可根据本地实际将其调整出教师队伍。

  要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新任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在职教师要进行适应岗位要求的培训,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要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进行培训,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培训。鼓励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实际自主参加相关的培训。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要特别重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广泛发动并积极鼓励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让中老年教师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教艺在广大青年教师身上发扬光大。对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青年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对口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逐步建立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习的制度。要强化对专业课教师的技能训练,提高“双师型”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要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逐步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学校也可以从学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由举办者自筹。

  改革学校用人制度,依法完善教师聘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通过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优化教师队伍。凡在中等职业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要将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同时将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人员补充进来。学校要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的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内,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师职务岗位,加强聘任和聘后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职务结构比例,改变学校教师中、高级职务比例偏低的状况。学校教师职务制度要坚持聘任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定聘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确立双方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要理顺评审与聘任的关系,实行评聘结合,淡化“身份”

  管理,强化岗位管理,逐步实现教师职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告诫制度,对聘任期内不能履行聘任合同的人员首先进行告诫,要求限期改正,告诫期满仍不能达到合同要求的予以解聘。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岗位需要和本人具备的条件,按规定,经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评审通过,可以兼任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各地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加强对教师履职考核,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考核制度。应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制定科学、可行、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探索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办法。要坚持公开、客观、全面的原则,严格对聘任教师的日常考查和年终全面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分配、奖惩和聘任的重要依据。

  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人事争议调解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地处理教师人事争议,依法保障教师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可成立由教职工代表、学校主管部门代表、学校管理人员代表等组成的人事争议调解小组,依据有关规定行使调解职能。

  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全社会都要尊师重教,努力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完善教师职务等级工资制,逐步建立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体现教师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的工资制度,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津贴制度,制定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倾斜的政策,对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可给予优厚的工资待遇。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要积极探索教师按属地化原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的改革办法。要发挥主管部门的作用,探索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安置未聘教师的机制,引导和协助待聘教师转岗再就业,积极推动校际、区域之间教师的合理流动,建立人员流动服务体系。继续改善教师住房条件。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继续开展表彰奖励优秀教师的活动。四、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明确职责,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贯彻落实《教师法》和《职业教育法》,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同普通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统筹规划,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地做好相关工作。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

  伍建设计划,或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中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专门作出安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地方职业教育工作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依据,加强督导检查。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责,学校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基本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要根据本意见和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对本校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安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落实。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是建立人事管理、继续教育片协作组制度,共享培训资源,使有限的培训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交流人事管理、继续教育的经验,实现对人事管理、继续教育“区→片→校”的三级管理。

  二是通过三种形式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学用结合、研修一体;改进学习方式,通过个体自学、以师带教、网络交互等形式自由灵活地开展学习;建立校本培训周(日)制度,协调教学、教研等部门,从时间上保证校本培训的开展。

  三是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分类进行考核,通过评审、述职和群众评议进行。四是定期召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报告制度,并做好推广与交流。五是抓好“一个重点,两项工程”,即把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建设好“基础工程”和“名师工程”。六是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竞争机制,通过满工作量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七是进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向的奖励制度,体现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思想,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八是加强与教育科研机构、名校及兄弟学校的联系与合作,从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篇九: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西部园丁培训计划第三期昆明培训一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

  王较过(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西部园丁培训计划”第三期昆明培训)一、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不会有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包括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和教师个人素质与能力建设两大方面。就教师队伍结构建设而言,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形成合理的梯队,如老中青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不同专业教师数量结构合理,教师职称结构合理……等。就教师个人素质和能力建设而言,关键要解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要比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困难得多。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处在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时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不断追求上进等特征就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其次,教师的工作目标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育人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这充分说明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再次,教师的劳动成果更多的表现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它们既是显性的,又是内在的,既有短期的表现,又有长远而深刻全面的影响。教师工作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对教师工作业绩和效果进行考核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困难性。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搞好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更重要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条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持续发展、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这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由于教师的劳动成果既不能用完全刚性的指标考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只用学生短时间内的表现情况完全衡量教师工作的绩效。这些特征不仅增加了对教师工作业绩和效果进行考评的难度,而且使得新手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难以把握成长的策略和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一个新手教师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人应该如何努力、采取哪些策略呢?1、敬业奉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敬业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基础,对教师职业而言,尤其如此。一方面,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以教学为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面对不同的学生,就要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存在“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的劳动成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和长效性,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用刚性的固定指标考量。因此,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得失,不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追求教学的不断创新。做到这些必然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敬业奉献精神。只有具备敬业奉献精神的人,才能热爱教师职业,把不断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职业生涯中享受无限的乐趣,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奉献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敬业奉献就要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工作,把教育教学工作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其它职业的工作对象不同,基础教育的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学生既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未来公民,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还是有理想、有情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完整个体。面对有情感的学生,

  教育教学过程必然缺少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影响。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只有教师情感的投入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教师满腔热情的投入,才能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许多因素影响他对其职业的兴趣。如教育效果周期长影响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教师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辛苦、压力大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影响成长。如果教师能够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就会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把工作的压力变成发展的动力,把工作的挑战看成发展的机遇,把工作中的困难视做不断进步的阶梯。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会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挑战自我,从工作中获得强烈而持久的前进动力,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敬业奉献就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从职业角度考虑,教师的社会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实施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见了学生就心烦的教师能够取得极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国学者把教师对学生的爱看作师德的核心,并称其为师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职责,是一种关爱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成才的真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真心地热爱学生,才能以心灵感动心灵,以真情打动真情。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不仅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从中也获得了学生最好的感情回报,使教师享受自己的工作成就和快乐,从而不断激发教师的职业兴趣。

  •敬业奉献就要坚持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讲,业务水平是教师敬业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其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下苦功夫学习,不断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充分体现在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书育人两个方面。要提高学术造诣,教师就必须学习和追踪本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本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只有自己研究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本质,从更高层次上对本学科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进而使自己的学术造诣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除本学科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学习教育科学及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广泛涉猎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且渊博的知识基础,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纵横展开,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同时,教师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术造诣也展现了教师的一种个人魅力,它同时也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深刻感染。总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敬业,敬业就意味着必须投入比别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情感,甚至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和利益,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具有奉献精神。

  •不断进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过程。要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常教常新。无法设想一位固步自封、满足自己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现状、不思进取的人能够成为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当今时代知识总量迅猛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教师应该学习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对教师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切不可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所教的内容上,必须及时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并把这些同自己所教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更好地联系学生的经验,联系生活,联系生产实际,把活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有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这样做教师也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本学科全面理解,使业务水平达到更高层次。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学校也并非是文化的孤岛。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组成教育的各个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不断调整培养目标,改变教育观念,重新确立教育的任务。因此,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有关知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其二,认真学习一些教育刊物发表的优秀文章,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认真思考和探索,从中体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认真学习本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知识

  教师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本学科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宝贵财富,这些经验也是教师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教学经验,一方面可通过与周围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听课,向同伴学习并从中吸取他人教学的长处。另一方面,研读教学研究论文,尤其是本学科专业教学研究方面的优秀论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体会,反复实践,将其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学习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在一般的广泛阅读基础上,必须对重点内容仔细研读、精心思考、切己体会、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教师学习应以自学为主,同时也要积极进行同伴间的交流,还要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除不断学习外,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对教师个体而言,把教学与科研和谐于一身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实践表明,不可能有学术水平很低的优秀教学工作者,也不可能有教学十分优秀而不去研究的教师。如果说教师的学习是教师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成果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的科学研究则是教师进行创新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解决教育教学活动实践面临的具体问题的重要手段。可见,教师从事研究同样是其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一个不从事研究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能力充其量只能在一定层次上徘徊,他也许能成为一个“娴熟的教书匠”,但绝不能成为一名卓越的教育家。教师的研究不仅应该包括本学科专业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本学科专业的教学打下牢固的根基。而且应该针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3、实践创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不仅是实施教育实践的基础,而且是教师获得自主专业发展的“内在契机”。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制约着教师对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学习和掌握。而这些缄默性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依靠教师个人在实践中的感悟或经验才能获得。正如专家所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因此,对教师的成长而言,教育教学实践是关键。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教育理论才能应用于教育实践,并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没有实践活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很快也会被教师遗忘。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实践能力、运用实践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品德锻炼,形成教师的教育机智和高尚品格。

  教师投身教育实践,就会将自己融入真实的、内容丰富的具体教育情境中。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之中,才能面对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学生,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断生成真实的、情节复杂的真实问题。在应对和处理问题时,教师才有展示和应用教育教学能力、发挥教育机智的场所,教师才能获得领悟先进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实践、锻炼教育能力,形成教育机智的发展机会。事实表明,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真实的教育情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领悟、自我反思和反复实践。

  教育的实践创新是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教育的情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育的对象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情景和教育对象,教师要能够创造出个性化的教育,这就是实践创新。要做到实践创新,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投入教学实践,研究并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教师要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并把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复实践将其内化,从而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实现教育创新。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1、自我导向模式自我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成人学习理论,其基本假设为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能够自我引导、自我驱动,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要;当个体进行自己计划的学习时,会出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一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的活动:

  •⑴认清需要和兴趣;•⑵根据需要与兴趣制订发展计划;•⑶进行学习活动;•⑷评价。

  2、观察/评价模式。观察/评价模式基于三个假设:⑴反思和分析是专业成长的核心手段;⑵被观察者对自己实践的反思也有助于观察者的提高;⑶当教师看到变革的积极结果后,他们会更愿意投入到变革中。这种模式经常会以评价、临床视导、同伴教练等形态出现,一般会经历观察前会议、观察、观察记录分析、观察后会议等几个阶段。“教师同伴指导”就属于这种模式。例如,学校中经常出现的以老带新,让老教师做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3、发展/提高模式发展/提高模式将问题解决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习发展的过程。这种模式假设:⑴当成人面对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学习是最有效的;⑵当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人们最清楚自己需要提高什么;⑶通过学校革新或课程发展,教师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主要贡献在于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学校革新和课程的发展紧密联系。校本教研就接近于这种模式。4、培训模式培训模式是当前最常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基本假设是一些行为和技术值得教师复制,并且能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工作坊,有专家提供训练的内容及相应的活动,让教师进行模仿学习。微格教学就属于此列。5、探究模式探究模式假设教师是智性的人,有能力形成问题并寻求答案,形成对教学新的理解。这种模式倡导教师即研究者,通过行动研究来促进专业发展。四、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责任在学校,关键在教师。学校首先应该重视此项工作,向教师进行思想和师德教育,使教师充分认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此前提下,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落到实处,学校还必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1、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教学研究。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学校教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它既有别于学术研究者进行的质性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为研究。

  “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其任务是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校本教研”包含的基本要素是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

  不可或缺的统一体。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参与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只有自我反思,缺乏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将会使教师自己处于弧陋寡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有同伴互助,只存在教师间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专业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校本教研”又是专业研究者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校本活动。这类合作,可以采取较为稳定的形式,如专业研究者与学校的全面合作,或者专业研究者与某些教师的合作,或者是学校聘请专业研究者偶尔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进行“校本教研”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实施新课程,每位一线教师都会不时地面临一些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针对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性反思,通过校本教研解决这些问题。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性研究,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不断生成及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阵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校本教研”是对多年来教研活动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例如,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将不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教材,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发展。

  2、进行课例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

  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常见、最为细小的细胞,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就只能算是形式上的点缀。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课例研究是实践研究,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教学课例、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的关系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创新和研究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教学实录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教学录像可以用文字或录相再现。教学实录与教学设计的不同在于教学活动不是教学设计的翻版,教学设计是静态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教学活动则具有生成性。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方案”,教学实录是“做法”,教学反思则是“评价”,它包括任课教师自己的反思,专家的点评,同伴的建议。

  •说课、听课、评课是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形式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者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那么说课则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从这个角度上说,说课是集体备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备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活动;对于上课而言,说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活动。说课一般包括:①说课标、说教材(说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和界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等);②说教法、说学法(说自己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途径,

  特别是如何结合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③说程序、说结构(说自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听课,是教师同行或专家领导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观摩、观察、调研。对上课教师而言,听课是向同行、专家和领导展现自己教学观念、教学个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平台;对听课教师而言,是学习、借鉴同行教师经验和教训的机会。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听课,不仅要注重“听”,而且还要注重“看”,所以不少专家建议把听课改为“观课”,其重点包括:看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高不高)、交往状态(学生彼此的交往、互动如何)、思维状态(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怎样)、生成状态(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效大不大);看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否?情境创设恰当否?气氛调节如何?问题处理合适否?教师的观念先进否?文化素养高否?实际上,听课是一种很专业化的脑力劳动,不仅需要听、看,还需要记、思。听课者应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进一步交流和研讨。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无论是作为校本教研或课例研究的活动形式,评课都要致力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解决的措施,课例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台。从发展性评价理念来看,评课要致力于建立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双向的、互动的、相长的关系,评课一方要以平等、友好的姿态与被评价者沟通、交流,积极肯定被评教师的优点和长处,认真地指出缺点和不足,并帮助他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被评教师要主动参与到评课活动中来,以开放的心态与评价者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大家意见,使评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的专业活动。上面所介绍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形式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并没有固定的形式,也不存在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就一定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最后需要指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永恒的课题,只要有学校存在,就有教师,只要有教师存在,就需要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十: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心建校整整20年,教师为中心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能够说,没有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就没有中心今天的辉煌。在培训市场竞争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我们搞好培训工作的立足点和支撑点。

  靠名师创名校,其根本环节在于“名师”。这些年,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确实做了不少的探索工作,如在组织构架上,我们由原来的分散管

  理变为由教务处集中管理,这样,便于掌握、易于调度。同时,我们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外出办班,一方面是为开拓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教师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提供机会。另外,我们经过调入、挖掘等方式,竭尽所能地充实一线教师的力量。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切实的步骤实现中心“整合能量,助推发展”,促进中心党委提出的“三年发展规划”的实现。根据集团公司关于深化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和油田进一步深化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钻井职工培训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发展规划。

  一、教师队伍现状中心现有教师:41人。年龄结构:五十岁以上1人,四十至五十岁16人,三十至四十岁23人,三十岁以下1人。文化结构:研究生3人,大学31人,大专以下7人。技术结构: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6人,助级职称5人。专业结构:主体专业教师25人,准专业教师16人。当前从整体上看,存在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偏大,专业课教师匮乏,专家型教师少的问题。从素质上看,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未完全达到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要求,部分教师还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落后,应用现代教育手段不熟练的现象。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构成不完善,知名教师缺乏,亟待选拔培养。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中心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站略性的意义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它与学习的主体一一学员,共同构成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两翼。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教师的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是在某种教育观念支配下的实践,能够说任何一种教育改革。首先必须由教育观念的转变来带动,而教育观念的转变又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理解与内化中。因此今天我们谈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必须关注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化与建立,把它与建立一支质量稳定的、数量充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融合起来加以审视。同时,集团公司、管理局乃至公司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明确地提出了职工培训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及员工应充分明确我们自身的发展环境,明确培训市场激烈的竞争状况。我们要认清这个形势,牢固树立为油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服务的理念,找准中心发展的切入点,找准自身发展的着力点,自我加压、自我完善和提高,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面向企业的培训课程,对培训教师的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我们要完成从讲师向培训师的转变,经过学习实践,掌握驾驭培训课程的能力,熟悉培训课程的各个环节。其次,培训内容必须针对学员要求,量体裁衣。必须紧紧结合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必须注重培训实效,使学员易于接受、企业能够认可。第三培训者实践技能和生产现场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生产现场技术、特别是安全操作技能的把握,要求我们必须多到现场学习,多参与项目实践,多从企业中找案例。各教研室、各位教师要从中心的战略方向出发,确定自我提升的目标;要强化培训方法研究,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师资建设和培训质量的提高来开展;要加强现代培训方法的学

  习,积极实践有实效的新的培训方法;要加强对成人教育特点的研究,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最后一点,每位教师都是中心的“一张名片”,“一扇窗户”,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和过硬的师德师风,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中心的形象和声誉,最终影响中心的效益。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心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为依据,按照“汇集才智、整合能量”的发展策略,引领构建良性循环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坚持“专兼并举”的原则,抓好两只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专职教师队伍按照“因需设岗、精简效能、结构优化、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动态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建立有利于教学人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专职教学队伍序列。兼职教师按照“储用结合、优化结构、以质定酬、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兼职教师教师库,根据中心发展和油田技术动态适时补充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源为我教学所用的机制。四、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今年以来,中心安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该项《规划》应体现以下思路:一是经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深入挖掘现有师资的内在潜力,主要是解决如何调动每一位教师积极性的问题。例如,对一些职称、身份比较高,可是工作量比较少,中心主力培训项目的专业水平较低的同志要施以一定的鞭策,对一些职称、身份比较低,而工作量比较多,专业水平较高的同志要施以一定的奖励,真正体现按贡献计酬而不是按身份计酬的分配原则。二是

  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经过多种途径,广泛招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技术、较强的授课能力的各路人才来校任教,以进一步充实、壮大我们的师资力量,等等。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务处乃至全校基础工作的核心环节,必须集中精力、毫不动摇地抓好这项工作。在今年四届四次职代会上,我们提出了从现有项目入手,大力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培训师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纲领性的东西,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结合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将规划分解到每一年、每一学期的具体活动之中,做到有安排、有考核、有激励、有效果,使《规划》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实践。今后,中心将经过建立四个机制,即:培养、管理机制、考核、竞争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和领导、协作机制,继续完善树人、用人、留人制度,大力营造有利于教师成才的氛围,在各种待遇方面加大向教师倾斜的力度,在教师的送出培养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促使我中心不断涌现出优秀教师。

  

篇十一: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心建校整整20年,教师为中心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全体教师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就没有中心今天的辉煌.在培训市场竞争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我们搞好培训工作的立足点和支撑点.

  靠名师创名校,其根本环节在于"名师〞.这些年,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确实做了不少的探索工作,如在组织构架上,我们由原来的分散管理变为由教务处集中管理,这样,便于掌握、易于调度.同时,我们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外出办班,一方面是为开拓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教师开阔视野、提高业务能力提供机会.此外,我们通过调入、挖掘等方式,竭尽所能地充实一线教师的力量.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切实的步骤实现中心"整合能量,助推发展〞,促进中心党委提出的"三年发展规划〞的实现.根据集团公司关于深化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和油田进一步深化完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钻井职工培训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发展规划.

  一、教师队伍现状中心现有教师:41人.年龄结构:五十岁以上1人,四十至五十

  1/8

  岁16人,三十至四十岁23人,三十岁以下1人.文化结构:研究生3人,大学31人,大专以下7人.技术结构: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6人,助级职称5人.专业结构:主体专业教师25人,准专业教师16人.目前从整体上看,存在教师队伍存在年龄偏大,专业课教师匮乏,专家型教师少的问题.从素质上看,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未完全达到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要求,部分教师还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落后,应用现代教育手段不熟练的现象.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构成不完善,知名教师缺乏,亟待选拔培养.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中心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站略性的意义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它与学习的主体——学员,共同构成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两翼.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教师的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是在某种教育观念支配下的实践,可以说任何一种教育改革.首先必须由教育观念的转变来带动,而教育观念的转变又必须建立在教师的理解与内化中.所以今天我们谈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必须关注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化与建立,把它与建立一支质量稳定的、数量充足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融合起来加以审视.同时,集团公司、管理局乃至公司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明确地提出了职工培训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与员工应充分明确我们自身的发展环境,明确培训市场激烈的竞争状况.我们要认清这个形势,牢固树立为油田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服务的理念,找准中心发展的切入点,找准自身发展的着力点,自我加压、自我完善和提高,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8

  面向企业的培训课程,对培训教师的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我们要完成从讲师向培训师的转变,通过学习实践,掌握驾驭培训课程的能力,熟悉培训课程的各个环节.其次,培训内容必须针对学员要求,量体裁衣.必须紧紧结合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必须注重培训实效,使学员易于接受、企业能够认可.第三培训者实践技能和生产现场经验的积累,以与对生产现场技术、尤其是安全操作技能的把握,要求我们必须多到现场学习,多参与项目实践,多从企业中找案例.各教研室、各位教师要从中心的战略方向出发,确定自我提升的目标;要强化培训方法研究,教研活动要紧紧围绕师资建设和培训质量的提高来开展;要加强现代培训方法的学习,积极实践有实效的新的培训方法;要加强对成人教育特点的研究,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最后一点,每位教师都是中心的"一张名片〞,"一扇窗户〞,必须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和过硬的师德师风,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中心的形象和声誉,最终影响中心的效益.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心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为依据,按照"汇集才智、整合能量〞的发展策略,引领构建良性循环的教师队伍发展机制;坚持"专兼并举〞的原则,抓好两只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专职教师队伍按照"因需设岗、精简效能、结构优化、竞聘上岗、以岗定薪、动态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建立有利于教

  3/8

  学人员发展和发挥作用的专职教学队伍序列.兼职教师按照"储用结合、优化结构、以质定酬、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兼职教师教师库,根据中心发展和油田技术动态适时补充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充分利用社会技术资源为我教学所用的机制.

  四、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今年以来,中心安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该项《规划》应体现以下思路:一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深入挖掘现有师资的内在潜力,主要是解决如何调动每一位教师积极性的问题.例如,对一些职称、身份比较高,但是工作量比较少,中心主力培训项目的专业水平较低的同志要施以一定的鞭策,对一些职称、身份比较低,而工作量比较多,专业水平较高的同志要施以一定的奖励,真正体现按贡献计酬而不是按身份计酬的分配原则.二是进一步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招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技术、较强的授课能力的各路人才来校任教,以进一步充实、壮大我们的师资力量,等等.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务处乃至全校基础工作的核心环节,必须集中精力、毫不动摇地抓好这项工作.在今年四届四次职代会上,我们提出了从现有项目入手,大力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培训师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纲领性的东西,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结合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将规划分解到每一年、每一学期的具体活动之中,做到有安排、有考核、有激励、有效果,使《规划》

  

推荐访问: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 队伍 教师 建设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