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精选文档)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30 17: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精选文档)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5篇

第一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

1、教师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热爱教育事业;
第二,热爱学生;

第三,献身教育事业;
第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2、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第四,对社会负责。

3、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首先,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第二,具有从事教育劳动的光荣感与自豪感;
第三,要有肯于吃苦的精神。

     4、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5、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第一,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
 第二,要懂教育规律;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6、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第一,有着强烈的教育信念;
第二,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不断反思,经常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

     7、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8、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
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教,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教师必须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做出的贡献赢得社会的肯定与褒扬;
第二,教师必须掌握现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二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

摘 要

在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一些师德失范及师德“滑坡”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师生观、人才观、服务观、学习观、知识观和方法观等方面,提出新时期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并据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现状;
要求;
对策。

我国自古就提倡加强对师德的修养。而且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拚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

但目前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教师这一群体的道德水平正在逐步降低,这对21世纪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是巨大的,足以令人堪忧。如何尽快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准,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目前却正面临不少困境。

一、现状分析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师德有滑坡现象,探究其中自身原因有,有些教师放松政治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时不自觉地流露一些反面的思想;
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放松了业务上进一步提高的要求,缺乏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没有终身学习的认识;
不拘小节,忽视“身教”的作用,刻意打扮,过分追求着装、打扮,在学生之间产生不好的影响。

具体说来,目前师德师风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现象:

1、重业务,轻思想。这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会怎样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自我形象的定位上,不少教师较为重视业务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轻视思想修养的提高。有的对政治学习不重视,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有失偏颇,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的对自身工作要求不严,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有关规定上自觉性较差,以身作则不够;
有的对集体不关心,对教学以外的工作不重视,敷衍了事。

2、重教书,轻育人。有的教师上课比较认真,课后对学生关心不够,与学生谈话沟通不多,对学生感情比较淡漠。还有许多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未泯,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自己,否则就采取强制手段。甚至把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举。而根本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也是自已的职责,在教书育人上没能真正用心下功夫,没能真正把育人放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位。

3、重物质,轻道德。有的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有的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备课不认真,讲课开无轨电车;
有的热衷于第二职业,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更有甚者,为了谋取物质利益,经常性借机对学生搞收费性辅导,向学生推销资料、学习用品或其他商品,向学生或家长索要财物等;
个别教师受物质利诱,对学生不公正,为一己之利随便泄题,送人情分;
有些教师为了变相家教,在上课时故意留一手,逼迫一些学生不得不参与其开设的家教课,从而在学生以及家长中造成严重影响。

4、重娱乐,轻充电。一成不变地沿用旧的教学方法,不改革创新,也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有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大量阅读书籍充实自己,自己也能利用工余时间看书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但也有少数一部分教师把上班当作任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班马上生龙活虎参与到各种社会娱乐活动中,有的甚至是歌厅、浴场、麻将桌的常客,熬夜至白天上课都在打瞌睡。不得不说其是一种师德缺失的表现。

三、造成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这些现象的产生有着历史和现实的时代背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外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转型期,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产生种种迷茫和困惑。社会上默默奉献、顽强拼搏、廉洁奉公与巧取豪夺、欺诈造假、挥金如土并存。而且社会道德的提升往往滞后于社会的转型,使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消极现象得以滋生与蔓延。另外,我们在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西方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行为和师德建设。

2、自身素质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内因。现在教师队伍中好大一部分是80-90年代的毕业生,出校门进校门,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不少教师思想道德还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生时代的浪漫色彩和偏激心理,在价值调整过程中容易使主客体产生偏离以致出现错位。另外也有一些教师不是专业师范毕业生,他们虽然上岗前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但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师德培训,大部分在职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伦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装备先天不足。不少教师尽管已为人师,其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其次,部分教师职业认识上也有偏差。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体会教师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容易被“票子”、“房子”、“帽子”等物质利益的追求所影响或代替。

3、教师生活现状所带来的师德偏差。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主要停留在社会功用上,只要教师一提到跟经济有关的问题,就认为这个教师充满“铜臭味”,思想不高尚。但是在一系列的医疗改革、工资改革等现实问题上,教师的实际收入和现实还是差距遥远,还只能停留在养家糊口都比较困难的水准,也需要面对很多柴米油盐酱醋等等生活琐事,毕竟教师是人不是神。不少小学教师常有此感叹:“干了一辈子教师,最后一头白发两袖清风而已。”教师命中注定就只能自我淹没在飘洒的粉笔灰中,教师惟一的安慰只能来自于白发苍苍之时学生点滴的感谢,而自身却感受不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和欢乐。教师这种职业倦怠感,让不少年轻教师认为做了教师这一行,前途渺茫,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比如在教室吸烟,课前酗酒,语言粗俗,不修边幅等。

4、“神化教师”让教师感到缺乏人文关怀。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很多职业强调多劳多得,但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无法具体量化。当前有一种理论,似乎教师补课不拿钱,教师必须无私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才是高尚的。片面认为教师做隐性的有偿家教是不可取的。但是教师也是人,一个好教师,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休息时间做些家教以补贴家用,完全是符合劳动法规的。当然这得和利用变相家教谋取金钱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因为某些人而一棍子打死所有家教教师。教师也是人,更是一个普通的人。

5、应试教育的体制是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温床。虽然目前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没有根本上的变革,实际上却造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形成了教师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势必形成“以分取人”的学生评价观,致使教师产生师德失范行为。校领导以及家长也是“以分取师”评价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孩子取得高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应试教育形成了“重业绩,轻品德”的教师评价观,使得教师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更难以做到为人师表。

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育的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使命感的增强与道德水准的提升,就变得愈发重要了。

四、对策

(一)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提升教师师德。

研究表明,作为道德形式的一种,师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地转化为自我内部的自律。外化是形式,内化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师德教育中,我们有效地运用外部力量,不断强化教师的道德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学习,依靠教师发自内心的信念来提升师德,使教师真正懂得了师德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的安身立命之外培养下一代的教育责任感,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敬业爱岗,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书育人。

1、制度支撑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是开展任何运动的前提,是贯彻路线、方针和政策和实施、推进一项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进行师德教育也不例外,要能使师德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应该十分重视舆论的导向作用。各学校要通过文件、制度、规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形成师德教育的舆论导向,使所有教师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共同的努力目标。其次是组织所有教师进行思想大讨论,针对自己、他人及有关媒体中报道的教育问题行为进行剖析,通过分析这些出现在身边的案例,借鉴经验,总结教训,进一步明确自己教育行为的准确与否,进一步明晰师德的规范和要求。

2、树榜样,立楷模,坚定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信念。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这一点,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都能熟练地运用,并能依靠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师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同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学校中师德标兵的事迹,在学校、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言行在不知不觉中就得以提高。

3、现实为书,丰富继续教育的形式。

教育部门应组织教师参加服务社会的群体活动,如:义务交警、义务环卫宣传、服务灾区、服务社区等等,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从专业的理论知识延伸至实践的、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关心天下事国家事,并组织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做出表率,提升整体形象,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师德洗礼。

(二)、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师德水平提供物质支撑

现代课程论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包括与课程编制有关的确定目标和选择内容,另一方面包括与课程实施有关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建立完整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可以为形成良好的师德意识、矫正失范的师德表现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目前,随着人们教育视野的开阔,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有关学者、专家已意识到师德建设问题的重要性,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专著,其中,笔者认为,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兴华先生和王铁军教授主编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不失为一本体系较为完整、内容较为全面、构思新颖的教学用书。该书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讲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及规范;
从整体的师德规范谈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具体领域的道德规范;
从中外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比较中得出师德建设的共性问题。然而,要从课程体系入手,只靠一两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明确的课程计划、具体的教学内容、严格的教学要求和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三)、完善考评制度,为提高师德水平提供监督和保障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出台,各校应在《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详细的、结合本校实际的师德评价体系,同时动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间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师德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形成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广泛监督。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并辅之以奖惩措施,把师德考核与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晋升和任用等挂起钩来,真正发挥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当前,应建立起教师的聘用、流动、辞退制度,打破铁饭碗、吃大锅饭的陈腐思想观念,逐步形成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良性管理机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教师的精神面貌、职业言行必将为之一新,师德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四)、加强自我修养,为提高师德水平提供精神动力

自我修养是指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自觉地反复进行学习、磨炼、反思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形成有力的精神支柱。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品格的形成和才智的增长一样离不开学习,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还应向社会、他人学习,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在学习的基础上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道德规范要求转变为实际行动,从而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教师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即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形成,逐步达到慎独的崇高精神境界,展现教师通过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塑造“新的自我”的飞跃。这样,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违背师德要求,即使没有别人的指责和舆论的压力,也能在精神的作用下,遭到自我“遣责”,从而纠正过失。

总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完善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职业道德。它呈现出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趋势。可以说,教师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水平和质量,而教师师德水平如何,却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及全体国民素质。所以,加强师德修养、重塑教师形象,不仅是教师道德素质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作好学校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带动群众、促进社会道德环境的改善和优化的需要。

因此,在新形势下,广大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探析

(四川西昌学院615013)

胡映(1972—),男,四川南江人,西昌学院思政副教授,从事大学生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道德的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等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包含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5-02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则是高等教育成效如何的关键所在,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高校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自己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笃行者。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道德建设的当今时代,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良好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等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所从事的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的”工程师”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已经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居于首位的”传道”,即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
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
为师之道,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果说基础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那么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则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大学生的成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就起着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因此,高等教育的规律性和基本特征决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指教师在高等教育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行使教师权利和义务所应遵守的,与教书育人过程紧密相连的,具有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并反映高校教师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即高校教师对职业的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的呼唤。首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应该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强烈热爱上。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强盛、民族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是立国之本,更是强国之源,承载着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神圣使命。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教育家以其自身的实践说明,”欲生乐于学,师须乐于教”。变大学生的”苦学”为”乐学”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生是否乐于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的乐于教书育人。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应该为所从事的这个社会上最神圣的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次,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还必须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热爱上。高校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对高等教育的强烈事业心往往基于对学生的热爱。热爱教育对象是高校教师是否乐于教书育人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是用以点燃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火焰。再次,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还应该体现在甘做”铺路石”的高尚情怀上。高校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将来可能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科学家等等,而教师却往往默默无闻,他们的劳动包含在学生的成功之中,”长江后浪推前浪”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高校教师不应该有”师父+权威”思想,”教学相长”原则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才是最和谐的校园教学氛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是高校教师的愉悦而非羞愧。

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即教师对所遵循的职业道德义务执着的毅力与强烈的责任感,对职业道德理想炽热而真诚的信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与职业道德情感、意志紧密相连,并在它们的整合作用下,外在的师德规范就会内化为教师的道德品质,成为崇高的职业人格。因此,职业信念是师德规范内化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强大动力。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却又相对清贫的工作,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经不起社会享乐和物欲的诱惑而朝三暮四,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仅仅是在某个特定范围或某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这对大学生的成才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必须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向职业道德信念和意志的转变。高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只有让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并成为职业道德习惯,甚至达到”慎独”的境界,从而最终形成职业道德品质,那么高校教师执着的职业道德的信念也将形成。

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即是根植于高校教师心理的职业道德模式支配下所产生的定型的自主化的行为。胡锦涛同志曾在一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国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这实际上也是对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高校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应该体现在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上,高校教师应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体现于教育行为之中,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从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体验到为社会奉献所带来的人生乐趣,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从而实现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的自我超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其中,”以生为本”是其主要内容,高校教师应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基础上,以学生的成才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深入了解学生,真心地关心和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以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

第二,”刻苦钻研、严谨笃学”。高校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静下心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只有不断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具有教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起到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校教师更应该以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塑造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大学生。

第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她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再逐步发展到知识文明,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决定力量。高等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就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因此,敢于和善于创新和进取也就成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最显著的特征。当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应体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上,还应体现在勇于带头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行为上,更应体现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身上。

第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深远的教育,最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等工作更接近于社会实际,易受到社会负面因数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更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潜下心来搞科学研究,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和社会满意的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博宣等编著.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6

[2]孔丹,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9

第四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主讲:王永利 时间:4月13日、4月27日、5月11日

专题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解读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及特征1、道德的涵义、特征和功能

(1)涵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2)特征:

作为社会规范的特征(和法律、纪律比较):“软” ;
“广” ;

“深”。

作为个人品质的特征(和心理、个性等品质比较):“情”;“稳”;
“俗”。

(3)功能:

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等。

个体功能:如启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价值升华功能等。

2、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 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行为活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

业道德的示范性

“红烛精神” /“为人师表” /园丁 /灵魂工程师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1.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2,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

其一,适应全球化、本土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促使教师从道德的层面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

其二,帮助教师确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感,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楷模;

其三,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强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责任感。

4.促进功能

其一,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二,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荣誉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

四、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观

(一)两种教师职业道德观

1.理想主义的师德蓝图(1)起点高。(2)精神价值凸显。2.现实主义的师德构想(1)社会现实。(2)人性现实。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在除了职业角色之后,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人之本性驱使他愿意选择遵从己多他少的利己主义行为方式。

其一,道德底线定位。

其二,互助功利主义的嵌入。

(二)理想与现实的统合:可信而可爱的师德观、服务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张力性原则

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关系与层次

四种基本关系是:

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三个基本层次是:

理想层次

原则层次

规则层次

六、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二)对待学生的道德

(三)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

(四)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七、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A.问题与冲突

(一) 现代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教师对自身职业低认同之间的冲突;

(二)教师树立权威形象与学生渴望“尊重”的需求之间的冲突;

(三)在教育过程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育者之间矛盾日趋激烈之间的冲突;

(四)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冲突

B.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1)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不高;

(2)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不高;

(3)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2. 培养方面的原因:

(1)职前培养不系统

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形成有效的师德培养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师范生”体现不明显;

高等师范院校职前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 。

(2 )在职培养不受重视。

3.教师素养和自我修养方面的原因

(1)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普遍较低;

(2)我国中小学教师自身修养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其道德的要求:

“ 人格” 修养不适应;

文化修养不适应。

C.解决的途径与策略

1、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声望、经济收入和职业待遇;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

(2)实施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切实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3)全面提高和落实教师的职业待遇:

带薪休假、定期带薪进修学习、购房住房优惠待遇;
购买车船票;
社区服务等生活优先待遇。

2. 为教师的创造发展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创设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

(1)新闻媒体要坚持尊重事实,全面分析,正面引导的原则,配合政府和学校营造一种学校为主、社会支持、家长协助齐抓共管的良好风气;

(2)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为学校、教师、学生“减压”;

(3)家长要客观地看待子女在学校中的成长与发展,了解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困难和困境,帮助学校和教师开展工作。

3.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1)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的管理

定编时坚持“少而精”与“足而余”的原则;

吸引高学历的人员从事教育工作。

(2)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与聘任制度,依法优化教师队伍;

4. 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人格和道德修养水平:

(1)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2)强化教师综合文化修养;

(3)提高教师的人格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检测与咨询;

加强对教师自律和道德修养的养成;

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调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

5. 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师德建设: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规则制度,逐步实现师德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2)强化政策导向,对师德不合格“一票否决”;

(3)完善监督机制。

6.建立职前与在职相互衔接的师德培养体系:

(1 )职前师德教育要抓好打基础的工作;

(2 )在职师德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3 )职前与在职培养要重视关联性和互补性。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第五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的职业道德
                                     -------------高一新生职业指导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来先给大家读一篇一年多前的新闻: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起,凡参加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职业考试的考生,在原有理论知识考试中加试职业道德考核部分。同时,各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集团公司)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也要在所管辖的鉴定职业中逐步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考核工作。到2005年,应在所有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都增加职业道德部分的考核。职业道德考试若不及格,则被视为理论知识考试不及格.…… 
(中国青年报 2003-04-25) 
看过后不知同学们对此有何看法?虽然规定出台之出,哗嘫一片!我们现在不说这个规定定的是不是好,是不是"欠考虑",是不是"比较荒唐",还是像有关人士所说是必要的,老师我只是         感觉到,职业道德已经被更多的人所重视,所关注。 
    职业道德是什么哪?我们来给它下一个定义——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恩格斯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而做为学生的我们,我们的职业道德还有职业道德观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呢? 
    在校读书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学生不是终身职业,它只是各种职业的预备队.但学生时期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他们以后走上各种职业岗位的职业道德面。.因此,学生道德也属于整个职业道德范围之内.自古以来,各个阶级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对学生都提出了许多道德要求。
第一, 封建教育对学生讲仁,义,礼,智,信,孝,悌等;也讲学而不厌,锲而不舍,清贫节俭。
第二, 资本主义教育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同时履行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
第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生道德是建立在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是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根本方针相一致的。一方面,它继承,借鉴了以往学生道德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另一方面,它抛弃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等教育中存在的腐朽,没落的东西.学生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具体到我们大家,同学们努力作到: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4)尊敬师长,尊敬职工,听从父母教导,诚实,谦虚,言行文明,合乎礼节,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5)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注意勤俭节约,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生活朴素;
(6)遵守国家政策法令,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保守国家机密;
(7)听从祖国召唤,服从国家和组织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学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的阶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终生受益无穷。
  最后希望大家树立远大理想,朝着目标努力,大有作为的你们一定可以到达胜利的彼岸。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任何一种职业都是职业职责、职业权利和职业利益的统一体。职业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又是人们与社会进行交往的一种主要的渠道。在交往中必然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于是如何调节职业交往中的矛盾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这就需要用道德来调节。所以,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 
现在我们是职业高中的学生,以后绝大多数同学将面临就业问题,那么就业不仅仅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工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我这里所说的“胜任”,指的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你有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完成工作的内容;
二是你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去调节职业交往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后一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我们还处于学生阶段,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都是比较简单的同学关系,亲人关系等等,很少有同学能够接触到职业交往中的关系,那么我们如何能逐渐地培养自己,获取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以便将来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呢,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职业道德的内涵。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都要包括如下几点: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对于我们高一年级的学生,应该重点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道德观。
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基本准则。诚实是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讲信誉、守信用是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一个从业人员做事,他既代表个人,又代表一个单位,或企业、或政府,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说话不算数,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再没有号召力。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虽然我们现在牵扯不到对实际工作诚实守信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诚实守信的道德。从日常行为要求来说,每个环节都要求我们做到“诚实守信”,比如说,上课准时,诚实待人等等。作为班级的干部,就更有锻炼的机会,把自己的工作认真的来对待,逐步培养自身的职业道德。
总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是我们职业高中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相信大家从小处做起,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崇尚职业道德品质

                                 ───从规范举止勤俭节约说起

     今天的职高生应该熟练掌握哪些基本技能才是社会所需?走向社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才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才?我想作为一个职高学生,都愿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那么学校如何才能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人才呢?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德才兼备,常言道“有德无才,不是人才,有才无德,是个祸害”。因此说,每一个立志成才的职高学生,都应高度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平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及行为习惯,逐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一在职场中恰到好处的举止可以使自己的交际形象增辉
职高学生在学习及社交生活中,常常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不理想的,懒散拖沓随意是突出的表现即:用手指指点他人、用拇指指示方向、用手搔头皮、挖鼻孔、与人交谈嚼口香糖,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交际形象。针对此类问题,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作如下教育工作。
    1职场生活中应崇尚关键的四分钟。行为心理学实践证明:人际接触的头四分钟是形成人际知觉极为关键的时间区域,包括:走向对方一分钟,与对方握手一分钟,寒暄三十秒左右,坐在座位上为一分三十秒左右。这四分钟,双方精力都十分集中,细微表现都会在对方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一直影响到以后交往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影响交往的全过程,所以留给人的“首印效应”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通常具有光环效应,光环效应在四分钟内能否形成,取决于人们是否遵从礼仪规范,光环的“亮度”或“强度”,取决于各种利益的具体表现是否准确和规范。由此可见,教给学生把握好与人交往中的优雅举止,显然是重要的。
    2 优雅的举止是职场生活的基础。举止:是指人的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概言为举止。举止是一种动态美,恰当地把握举止,可以给自己的交际形象增辉。站姿:要求头正目平梗颈,立腰收腹挺胸,两腿绷直,两脚并拢,双臂放于体前或体侧。坐姿:要求至少坐满椅子的2/3,脊背不要靠椅背,要立腰平和自然,女同学还应将双腿双脚并拢,显现出淑女的静态美。在古代我国人民认为食指似利箭,所以生活中,用手指指点他人,是对他人的不尊敬,而用拇指指示方向又是粗俗的表现。交谈中指手划脚,嚼口香糖是对他人的极大不尊重。
    3 恰到好处的举止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反复矫正的。举止是一个人礼仪知识外在的体现,是展示自己气质和修养的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了正确的礼仪知识,经过专门的指导训练,再强调交往中职业道德的实践,使举止素质得到提高。在班级训练时,除了对学生进行整体训练外,还采用了小教练法、摄像回放法等,教师先训练一小部分同学,再由其辅导、纠正其他同学的举止;
摄像之后放录像,又使同学清楚的看到自己举止中的不足,纠正起来很有说服力。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及训练中的自我教育,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礼仪举止的再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在职场中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品质得到升华
    在职业活动中,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也都是在职业活动中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而勤俭节约就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我们不妨看一个案例:“小气”、“节约”、“以小钱办大事”是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日本企业的“小气”精神主要指勤俭、节约,对人、才、物、时间决不浪费,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世界性的大企业,一向以“小气”闻名于世,也以“小气”获得成功:(1)抽水马桶里放砖以节约冲水量;
(2)笔记用纸正面写完后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再作为便条纸用;
(3)一只手套破了,按规定只能换一只,另一只破了再换;
(4)东京街头到处都是丰田车,但丰田公司却在东京未设分公司,原因是东京地价太贵应酬太多;
(5)丰田公司员工上班时,如要离开工作岗位三步以上,一律要跑步;
(6)每次开会前贴出告示,告诉与会者一秒钟值多少钱,然后再乘以开会时间,这就是开会成本。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基本设备的添置、原材料的购入、产品的生产,一直到产品的销售,需要花费很多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损耗、原材料的耗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次品,职工的工资福利,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费用,交易费用等。企业如果能有效地减低产品的成本,就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繁荣,而要降低产品的成本,就要求职工必须具有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1.职工具有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有利于“财”发挥更大的空间。
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减少厂房、机器、设备的损耗,节约原材料,降低废、次品率。职工若能爱厂如家,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倍加爱惜、保养和及时修理厂房、机器、设备,减少其损耗,延长这些固定资产的寿命;
另一方面,会想方设法节约原材料,提高原材料的利用;
再者,职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质量意识,在工作中就会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而减少产品中的废、次品率。
    2.职工具有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有利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协
调。职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协调管理,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职工与企业之间就会保持协调、融洽、默契的关系,从而降低企业作为整体的协调的管理费用。如果一个企业员工的活动规范于特定的安排之中,大家各负其责,相互信任,既没有必要设额外的监工,也没有无谓的随意流动,企业既不需要处理员工之间无谓的纠纷和矛盾,职工与企业间也没有对立和冲突,那么企业就可以以较低的协调、组织、管理成本将有形的资源高效率的转化为可以销售的商品,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职工具有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可以给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职
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可以给社会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实惠的商品,对顾客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文明礼貌、讲求信誉,就会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增强企业在社会的可信度,从而有利于降低企业与政府、社会和顾客的谈判交易费用。
    4.职工具有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职工具
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俭节约的责任意识可以增强时间观念, 在工作中惜分珍秒,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实质是降低产品的工人工资成本,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反过来,又有利于工人工资的提高。
   职高生比同龄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时间要早,提早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职高生只有从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走向社会时适应社会,进而很好的服务社会,做一个有才有德,德才兼备的人。

爱拼才会赢—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高三学生职业指导

   竞争意识,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合作,则是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要使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现在同学们已经步入高三年级,马上将要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选择,不论你将选择哪一条路,首先应该具备竞争与合作意识。当前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和竞争性。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你们极其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所以应该增强自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逐步培养竞争能力。
   对于面临就业的学生来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应该着手准备自己的简历,那么你是否考虑过你的简历如何体现你的个人价值呢?简历的内容如何充实呢?其实简历的关键之处是体现出你的个人能力。我们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注重的是掌握相关的技能。应聘单位在面试时主要看的是应聘者所掌握的技能,在想就业的同年级学生中谁掌握的技能多,谁就能够胜出。从面试中就体现出了社会的竞争,优胜劣汰。所以大家应该从现在起,心中就具有这种紧迫感,掌握更多的技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你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吗?现在的升学形势虽然很好,但是如果你想要考上大学,就必须努力,付出艰辛。当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时,没有胜负,当你优先别人一步时,胜利也许就是属于你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必然会存在竞争,当你感受到压力时,实际上已经感受到了竞争,所以把压力化为动力,以实际行动迎接挑战。
   同竞争相比,合作对人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合作能使自己学会与别人交流、配合及友好相处,增强自己对团体的自豪感。实际上,竞争与合作总是相伴而行的,竞争中离不开合作,合作中离不开竞争。如足球场上的激烈对抗,就是一队之间的合作与另一队之间的竞争,而队员又是在竞争中合作。
   竞争与合作,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无人不在各种事态和情况下经历过合作与竞争。竞争的好处是,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人在竞争的条件下能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而且在竞争中能获得对自己能力的锻炼。我们生活中与别人合作的机会很多,通过共同的学习、生活等,我们不断地学习并体验怎样才能有效地求得共同的目标,并且从中认识到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同别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未来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但竞争愈是激烈,合作的意识就愈重要,并且合作的范围也就愈广阔。

推荐访问:职业道德 新时期 教师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代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