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4篇

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4篇

时间:2022-11-21 09:1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4篇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  关于新疆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疆自实施双语教育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和扶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4篇,供大家参考。

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4篇

篇一: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

  关于新疆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疆自实施双语教育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和扶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就双语教育的本质、双语教育的激励机制、双语教育的评价体系、双语教育的人才培养、双语教育的政治导向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双语教育;宏观;问题;见解

  双语教育是由英语“bilingual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很多,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双语教育”下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本文的“双语教育”指的是使用汉语和新疆少数民族母语作为媒介的教育活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1964年实行双语教育的尝试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看到,在新疆比较偏远的地方,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在用双语授课,许多少数民族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汉语来交流、学习。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双语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影响到双语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未来的走向。

  一、立足传统、面向未来

  新疆自实施双语教育以来,关于它的实质和最终目标的争论就从未停歇过。近几年来,广大的语言学家和教育界人士已敏锐的感觉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特征的语言,已经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逐渐衰退或消亡。

  那么未来的社会,是存在一种语言,还是多种语言?是要求文化的一体化还是多元化?是需要民族的同化还是多元化?如何认识双语教育和由此衍生的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对双语教育所采取的对策。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深化对语言性质的认识。语言学家给语言下的定义是:“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人们表达其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眼睛……,由于语言文化的紧密关联,理解并把语言教育当作多元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

  如果把语言仅仅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那么世界上只存在一种语言就可以了,在语言中,由于它还承载着历史文化、人类智慧及情感的一些因素,这使得它成为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它应加以保存的价值所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双语教育的实质不是让少数民族放弃自己的母语,而是要在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提高少数民族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以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化,未来的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学习包括汉语在内的几种少数的语言,以求获得信息的最大化,但未来的世界同样需要多元化的存在,我们还需立足传统,继往开来。

  二、重视价值,发挥效用

  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习者更好的学习汉语,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汉语学习的程度纳入到诸如升学、就业、评职称、公务员提升等等涉及到个人利益的考评体系中,在同等程度下,汉语水平较高的可优先录用。这种激励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汉语学习者的积极性,但这种利益的驱动发挥的效用是有限的。当一个学习者没有机会和能力去获得这些利益时,他的学习就失去了动力。尤其是对于那些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少数民族学习者。

  那么,怎么样我们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汉语的持续的积极性呢?这就要从学习的主体——学习者的动机来说起。

  在实践中我们忽视了对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如果一方面,能让学习者认识到学习汉语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信息时代社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交往的桥梁,是满足于学习者未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向少数民族学习者宣传汉文化的魅力,在学语言的同时,让双语学习者了解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把语言从文化中剥离出来,只是在简单的教授语言学习的技巧,以便于培养他们对学习汉语的兴趣,把学习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进而上升到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高度,从而让他们愿意主动地去了解、学习汉民族的文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能效果会更好。因此,如何促使学习者外在的要求、外在的力量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并使之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对教育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外在激励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使他们懂得汉语所包含的人类智慧和人文精神,注重学习的实效。

  三、关注理论,重视实践

  双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主要靠学校教育。在学生中,我们发现,尽管有一些人的考核成绩并不低,但他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相对很差。也就是说分数和他的实际语言水平严重脱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不难明白,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在新疆,大多数测试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方法主要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就是国家HSK考试,也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查,考查的重点放在听和写(写汉字,而不是写作)上,说和读的能力不能反映在分数上。学习者对

  分数的追求,使得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努力去提高汉语的前两种能力,后两种能力严重被弱化。因此就会出现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学习者的实际能力的情况。

  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开始意识到现行评价体系的弊病,并在实际操作中,另外加入了实践的内容,这使双语学习者产生了更多的困惑,为什么有些社会机构不能认可国家制定的评价体系,为什么国家制定的评价体系和社会无法很好的接轨呢?

  也就是说,学习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会竞争力,然而,考试和评价体系并没有合理的关注社会对学习者的要求。因此,改革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迫在眉睫。

  评价体系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对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对教育的效果做出检验,而更重要的是它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种方向。目前,我国对双语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尚不成熟,评价和测试的内容偏向于主流文化的理论上的掌握,而忽视了双语学习者个体及所在地区和民族文化在观念上、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上对他的影响。

  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明确三点:

  第一,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改革现行的评价体系,运用更为科学的、多元的,而不是片面的、单一的,既关注理论的,又重视实践的的评价标准来对汉语学习者的能力加以考核。

  第二,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应为学习汉语者提供语言实践的便利环境和条件,以便于汉语学习者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三,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学习者所得的分数不能全面地、整体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我们不能为了分数而学习汉语,应在实践中着重提高汉语水平。

  总之,科学的评价体系会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真实,更为适合社会的需要,它将有利于引导学习者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从而使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和共同提升。

  四、发展个性,培养人才

  双语教育依存于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范性和批量性的教育。在学校“统一目标、统一学制、统一课程、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等都是必要的。”但也容易造成共性代替个性、统一性代替个体性,因而不利于学习者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发展,不利于具有自主性、创新性的人才的脱颖而出。

  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在当前和未来的根本任务。对于双语教育来说,它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熟练的运用本族语和汉语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双语人才。但这只是一个普遍的目标,双语教育也同样要担负起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责任。

  由于双语学习者自身所承载的本体文化,决定了他会以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异族的文化,当他对不同的民族文化产生了互动,并在传承、批判、整合的的探索中,使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超时代意义的因素萌芽、发展,进而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发育、成长和完善,并把这些都转变成现实的文化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影响和引领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使其融入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现代化的潮流中,这是一个创造型人才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也应该是双语教育人才培养努力要实现的目标。

  当前,在双语教育中,我们重在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而要实现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也需要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汉族人才。这样,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学习,还有利于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实现各民族文化的融通和共建,实现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的双语教育,既应该是为全体学习者的普遍发展提出共同的目标和提供必要的条件,也要大力鼓励个性化的发展,积极倡导有利于高层次的双语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的探索。

  五、注重导向,塑造人格

  双语教育是在主流文化背景下展开的,由于社会评价过分的强调比较和选拔,使得少数民族双语学习者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很明显的处于弱势,并由此产生了一些自卑甚至抵触的情緒,这种情绪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很可能上升到民族团结和国防安全的问题,为双语教育的开展设置了障碍。

  新疆的双语教育与内地相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民族性和特殊性,双语教育的贯彻执行必须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前提下,双语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在政治上合格的人。

  新疆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推动,发展较快,但总的来说,经济基础还是很薄弱,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的产业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但民族教育的落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把双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统一祖国,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振兴民族经济,巩固边疆的高度上来认识,

  即它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上来。

  双语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这是毋庸置疑。而它的实践性就是要通过学习别的民族的语言达到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并通过其所包含的文化精神达到对于人的塑造。这就要求把双语教育和学习者的人格修炼和道德完善、理想塑造、境界提升结合起来。

  六、总结

  总之,我国的双语教育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新疆双语教学试验早已开始,到而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评价体系相对滞后,在实践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说双语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它的健康、长效、可持续发展,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二: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

  试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学

  通过教育统计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了社会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状况,新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疆双语教学师资情况,教师对双语教学质量的影响等.在当前我区实施的双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与自治区少数民族双语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在实施双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势必会影响到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选择双语教学与教师的关系对学生的素质、教学能力、教学态度的调查分析,探索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进而促进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

  中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增强,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教育的改革力度也逐年加大,尤其在应试教育的改革上更是不断尝试与突破。“作为教育从业者,推进教育改革是责任也是义务,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和行为艺术,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教育,为教育改革献策献力,与此同时,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让孩子们接受更好更先进更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是我们的心愿,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1)是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2)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社会发展规律,都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是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课程改革要促进公平,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具有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养,要为各地、各校、各位教师和学生体现特色、发挥个性留有空间,激发教师特长和学生学习兴趣。要立足和结合中国国情,继承弘扬我国教育传统优势,总结吸收多年课改成绩经验,学习借鉴国外成功做法,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确立正确的教育改革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改革之路。

  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首先应该非常自信,我们基础教育非常好,为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打的基础很好。但是从教育来看,我的总体感觉就是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這是一个,但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了我们老师当起来越来越不轻松,因为社会给你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我就是觉得如果社会真正的关心教育的话,一定不能把教育只作为学校的任务,这个教育是全社会的任务。

  咱们中国的教育再发展、再改革,我们应该更多的是关注除了知识的积累和崛起以外,应该关注他性格的发展,他健康的成长,如何应该说我们说有强迫的体魄,良好的心智,真正为我们国家未来来服务,我们的孩子不能说高考一结束、一进到大学,可算不用去看分数,到大学他反倒不去学习或者怎么样,这个现象还很可怕,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抱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态,不管到哪个层面的学校他都应该是乐学的。在基础教育中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在新课改中至关重要,但也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两亿左右学生、一千多万教师,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核心内容,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奠基工程,对于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应对国际竞争、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全面深化课改树立正确的育人导向。

  高等学校不以民族语言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新疆就已开始实行“双语“教育。因为新疆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外界合作交流,要发展,肯定离不开汉语。汉语作为中国的国语,自治区在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总结了过去的“双语”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和我区的发展和对汉语的需求,在2004年对“双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年自治区党委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此次“双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为大力推进新疆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民族素质,改善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使新疆更加团结、稳定、和谐、富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此国家很重视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每年都会专项拨款,自治区也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近年来全区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都逐渐加大了对“双语”教育的重视力度,地方政府在财政上也给与了一定的支持。很多地区的学校都在条件上与曾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硬件设施也有了极大改善,尤其是进行“双语”教育后,在教育资源上也有了很多改善。近两年来,在很多地区的双语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授汉语课程,且所有的课程都用汉语授课,所以加强幼儿双语教育事在必行。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德国著名释义学家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人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种“关系”,对世界有了一种特殊的“态度”。当然,他的‘世界‘指使用同一种语言的

  小范围。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推动国家进步、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的主体民族有十几种,使用的主要语言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语等,因此,信息的传递、沟通又要借助多种语言进行。一则广告语说“沟通从心开始”,对于多民族地区而言,沟通要从互通的语言开始。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空间。就目前来讲,新疆开展双语教育中的汉语学习环境还需要大力地去营造;根据立德树人要求,适应综合改革需要,带头学习、加强研究、严格把关,进一步发挥好、思想库的作用,为教育新课程教材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篇三: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

  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

  王鉴

  【摘要】我国双语教学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两层:第一层是民族地区两种语言课的开设,第二层是教学用语的选择与使用。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民加汉双语教学模式"和"汉加民双语教学模式"。两种双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都需要深入研究,以保障双语教学的科学有效性。%Bilingualteachinginourcountryentailstwoaspects,thefirstbeingsettingupcoursesoftwolanguagesintheethnicminoritiesregions,andthesecondbeingthechoiceanduseoftheinstructionlanguage.Themostcommonlyadoptedmodesofbilingualteachinginourcountryare"ethnicminoritylanguage+Chinesebilingualteaching"and"Chinese+ethnicminoritylanguagebilingualteaching".Thereisstillanacuteneedforfurtherprobingintothetheoreticalbasisofthetwoteachingmodessoastoguaranteetheeffectivenessofbilingualteaching.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与文化》

  【年(卷),期】2012(004)004

  【总页数】5页(P1-5)

  【关键词】双语教学;理论依据;有效模式

  【作者】王鉴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5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双语教学便成为民族教育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是民族教育的特色之一。我国60余年的双语教学政策执行及实践运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不同的历史时期,双语教学的背景与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双语教学的重心也随之发生转移,这里面有些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是变化的,如语言环境、语言关系、民族成员的语言态度、学生的语言基础等,有些因素却是不变的,如双语教学中的语言学理论依据、心理学理论依据、教育学理论依据、文化社会学理论依据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双语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为此,深入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科学内涵、政策变革、理论基础、有效模式等问题,无疑对于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Theuseofasecondorforeignlanguageinschool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该词典还概括了“双语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简言之,“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1]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用两种语言文字

  进行教学。”[2]我国语言文字专家王均认为“真正称得上双语教学的,是从学生的母语入手,先把孩子的心智打开,诱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再在他们初步掌握母语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第二语言即汉语的教学。”[3]中央民族大学哈经雄教授认为“双语教育不仅包括是否开设两种语言的语文课,还包括其他科目教材的教学媒介的使用。”[4]笔者在1992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中提出“双语教学是指在民族学校中开设民族语文课和汉语文课,并采用其中一种作为主要教学用语,另一种作为辅助教学用语的特殊教学活动。”[5]上述理解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观点,此后双语教学经历了十多年最快最好的发展阶段。现在看来,我国双语教学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两层:第一层是民族地区两种语言课的开设。过去的做法通常有三种,一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开设民族语文和汉语文课程;二是先开设民族语文课程,再在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开设汉语文课程;三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开设汉语文课程。现在随着语言环境的改变及学生语言基础的发展,通常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开设两种语文课程。第二层是教学用语的选择与使用,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学用语主要使用母语,同时加授汉语文课程,俗称“民加汉”;另一种是教学用语主要使用汉语文,同时加授民族语文课程,俗称“汉加民”。在双语教学的两层含义中,两种语文课程的开设是基础、是条件,而民族语文课程的开设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条件中的条件,教学用语的选择与使用是工具、是途径,都是为传承民族文化服务的,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1952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5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自治机关采用一种在自治区内通用的民族文字为行使职权的主要工具,对不适用

  此种文字的民族行使职权时,应同时采用该民族的文字。”“自治机关采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两部法典中关于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权利规定得非常具体,即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和使用汉语言文字。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语文问题,会议规定凡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如蒙古族、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文教学。有独立语言而尚无文字或文字不完全的民族,一面着手创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原则,采用汉族或本民族所习用的语文进行教育。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汉文的问题,会议一致同意各少数民族的各级学校要按当地少数民族的需要和自愿设汉文课。1956年第二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教育工作,讨论和确定了今后民族教育的方针和任务,提出民族教育事业逐步接近和赶上汉族水平,在民族地区开展扫盲教育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会议还研究并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全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其中关于民族语文教学的政策与第一次会议内容基本一致。1981年,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召开,关于民族语文教学提出,要尊重民族特点,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切实搞好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的建设。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应先学好本民族语文,在此基础上学习汉语文,有条件的还要学习外语。民族文字教材要反映民族地区的特点和民族文化的传统。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提出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重视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在语言文字政策方面支持了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2002年,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要坚持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的方针。在语言文字方面充分尊重少数民族语

  言文字使用权利的同时,大力推进汉语文教学,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可开展三语教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国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为适应新的形势及语言环境变化的需要,国家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双语教学及其表述有了新的变化,即由过去一直强调“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上推进汉语文教学”转变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当然,民族教育的新的形势及语言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力推进汉语文教学的条件逐渐成熟,双语教学的重心可以从民族语言文字转向汉语文教学,但是在两种语言的关系问题上,一定是先有母语的学习和运用,然后才有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因此,即使是大力推进汉语言文字的教学,还是要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把民族语言与汉语言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另一方面还要把双语教学的重点领域搞清楚,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互相代替。即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基础上,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理论上有较为宽厚的学科依据,这些学科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社会学等。为什么要开展双语教学,什么时候开展双语教学,如何开展双语教学等等,这些问题均要依据科学的理论作为基础。过去我国在双语教学方面更多的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在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做的工作比较少。这样,我国双语教学模式操

  作中的许多方法缺乏科学依据,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西方国家在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在语言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我国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要就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实践中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在语言学领域,双语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母语在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第二语言的习得理论,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问题等等。西方学者在英法双语浸入式教学理论中,较多地研究了这些问题,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人们普遍认为第一语言对二语习得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影响,即所谓的正迁移;另一种是起阻碍作用的影响,即所谓的负迁移。双语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1994年美国费城Temple大学教育学院教授RodEllis撰写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总结了有关学习者语言本质的主要理论,包括学习者错误、发展模式、语言变项和语用特征。从外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主要阐述社会因素和输入及交互的作用。从内部因素解释第二语言的习得,包括语言迁移、认知论解释和语言普遍性。从学习转移到学习者,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策略。[6]420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如同一条河的此岸与彼岸,要从母语到第二语言,如同从河的此岸到河的彼岸,中间的桥梁是由两种语言的材料共同建立起来的,因此学习和掌握母语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关注的是人们学习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认知、思维、理解能力等智力因素与态度、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因人而异,但同时有较普遍的规律。尤其是语言心理学更多地研究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我们也曾专门就藏族双语人在学习母语与汉语的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藏族双语人积极的态度在学习两种语言过程中都发挥着正的迁移作用,而且两种

  语言之间也存在着正的迁移作用。[7]我们在双语教学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学习中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考虑语言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在教育学领域,除了语言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之外,双语教学还涉及两种教学用语的选择与使用问题,所以,教育学领域还要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角度,研究教学用语与教学内容的匹配问题,即用什么样的语言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更有效的问题。过去我们常常是用汉语言的工具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或者用民族语言的工具传承的是汉文化的内容,这一点在过去的藏族地区的课程与教学中和在维吾尔族的课程与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主要原因是认为不管哪种形式,只要传承了文化内容就行,并不考虑其有效性问题,而现在随着双语教学科学化进程的推进,以民族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的做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执行,这就是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中的主要模式。这个领域的实践探索也刚刚开始,理论研究需要随时跟进,为双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在文化社会学领域,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语言与民族成员情感态度的关系,社会交往与语言选择与使用,语言环境与语言学习等。在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也是研究最多的两个领域是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社会交往与语言教育的关系。从前一个问题来看,民族语言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获得与使用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表达问题。语言本身是文化的构成内容,是民族特征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指标,所以母语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或者民族成员来说,都意味着其对文化的认同与表达。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对于语言的获得和文化的传承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大力推进汉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忽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因此,大力推进汉语言的前提条件是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学习与发展水平的提升。从第二个问题来看,社会交往决定社会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就我国民族地区而言,社会交往不像西方国家移民形成的语言环境,而是呈现明显的中国特色,由民族地区向

  全国扩展,母语学习向汉语学习扩展。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交往中语言的使用与语言的选择及学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这也是制定国家民族教育政策与语言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类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就是有语言和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地区的双语教学;第二种主要是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这是一种辅助型或称为“拐杖型”的双语教学模式,民族语言只起着一种辅助学习汉语言文字的作用,如我国的东乡族、裕固族等。在第一种类型中,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双语教学模式,即“民加汉双语教学模式”和“汉加民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就在这两种模式方面。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方面主要研究影响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双语教学的操作策略等,实践方面主要是探索双语教学的两种模式。在理论方面,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是一个重点。我国双语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因而影响其模式设计的因素也比较复杂,主要的因素有:(1)我国少数民族居住于分布的特点呈现大聚居区、小聚居、散杂居的分布特点不同,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的模式也会随之不同。(2)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语性、多文性,语、文关系的多样性,分布区域的不均衡性,使用人数的悬殊性,发展趋向的兼语性和动态性这六大特点,必然影响设计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模式。(3)对双语教学的基础的不同认识,持不同的基础观点,便会形成不同的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而这一点正是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首要因素,也是关键因素(4)双语文教学在先行学校教育中的使用情况是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双语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重点是要解决两种语言的过渡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在实践方面,双语教学重点探索不同的模式。如桂诗春将双语教育归纳为四种模式:

  一是双语社区模式,二是殖民地模式,三是多民族混居地区或国家模式,四是校园模式。我们通常探讨的双语教育是指最后一种模式。[8]严学窘提出不同地区双语教育的六种模式:延边式、内蒙古式、新疆式、西藏式、西南式、扫盲式;[9]85周庆生从功能出发将双语教学计划分为保存型、过渡型、权宜型;[10]笔者在《民族教育学》一书中也提出我国现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有三种:保存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双语教学模式,权宜双语教学模式。[11]120现在随着双语教学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模式都形成了“民加汉双语教学模式”和“汉加民双语教学模式”两种,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保障这两种模式的有效性及其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有效性问题更多的是涉及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及正确处理两种语言的关系问题,这需要实验性试点研究,国家应该像倡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那样,在西部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区,有效地探寻双语教学的最佳模式。关于两种模式的关系问题是民族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是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校好呢,还是独立建立民族教育学校教育体系好呢?同校可以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与公平,西方国家就是这么做的。分校可以更有组织的体现民族特色,但不利于教育机会的均等发展。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但同时是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民族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既要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异,又要结合中国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探索,为国家在这方面的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责任编辑陈育/校对云月)

  【相关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2]戴庆厦.我国双语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民族教育,1989,(3).[3]王均.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J].民族教育,1989,(3).

  [4]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6]埃里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1.[7]万明钢,王鉴.藏族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报,1997,(3).[8]桂诗春.我的双语教育[J].外国语,2004,(1).[9]严学窘.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10]周庆生.中国双语教育类型[J].民族语文,1991,(3).[11]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篇四: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

  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探讨

  作者:杨丽宏,李莲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0期

  杨丽宏,李莲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芒市678400)

  摘要:双语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虽得到政府认可,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走向并不明朗。本文通过云南省X村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分析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及成效,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41-03

  双语教育在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教育现象,然而,国内外学术界对双语教育没有统一的界定。综观国内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可以把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在我国狭义的双语教育指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和主流语(族际语)两种语言的教育系统即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双语教育是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学校依据政策在民族地区进行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教育。中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采用的是“多元一体”的政策。党和国家历来坚持民族语言平等政策,先后在多种法案和文件中明确了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解放以来,党和国家为保护和发展少数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为发展以“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对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各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争取各民族在其他领域的平等权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随着民族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X村的案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一、双语教育政策在X村的实施及作用

  X村是聚居在云南省南部汉族地区的一个傣族村寨,现有90户家庭共452人口。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活和一定的民族语言文化使X村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该村村民常用语是她们的母语———傣语。“文革”结束后,考虑到X村的特殊性,经过当地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协商,在X村兴办了一师一校的“双语教育”教学点。由于书面傣语在X村并没有得到普及,他们的双语教育仅仅是使用傣语对汉语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增进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育教学中也没有采用傣文教材和文字。同时由于适龄人口较少,X村设立的教学点仅有一个教室、隔年招生,共设一至三年级,村里的傣族学生在教学点掌握基本汉语和达到一定年龄后再送往完全小学与其他同年级合并。所以,X村从1976年以后的教育是一种“一师一校双语复式教育”特殊模式。自设立一师一校实施双语教育以来,该校点发挥了X村儿童一至三年级的汉语教育、知识文化教育和成人扫盲教育的功能。在未设立校点之前,该村村民没有一位村民因受教育而得到“铁饭碗”,没人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新设立校点后,该村至今已产生6名中师生、4名中专生、4名大学生和1名研究生,扫除了全村的青壮年文盲,这一成绩远远超出了该地区一般小学的教育成就。同时,双语教育还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开发了傣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X村儿童具备了与其他民族儿童共处的能力,提高了傣族儿童的生存技能。随着双语教育的进行和汉语普及,1986年以后上学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到乡镇接受初中教育,约有一半以上青年毕业后能外出打工,绝大多数村民能无障碍地使用当地汉语进行交流,为X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双语教育政策在X村的终结

  在取得辉煌成绩后,2000年X村双语教育在走过24个春秋后走到它的尽头。教学点被撤并,傣族学生回到了完全小学的大教室和其他民族学生一起接受学校教育。曾在当地辉煌一时的双语教育为何会突然结束呢?首先,价值观念的改变是X村双语教育政策终结最主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X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语言观念发生根本变化,语言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对语言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都离不开流利的汉语,在学习方面也如此。因此,X村的很多家长强调汉语在经济建设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X村大多数新生一代儿童在入学前就能完成基本汉语训练,进入学校后能逐渐跟上汉族学生,人们也就不在乎是否真正需要“双语教育”。其次,民族融合的加快是X村双语教育政策终结的根本原因。X村双语教育专门为该村儿童听不懂汉语现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实施,尽管该地区还有一些与X村相似的傣族村寨,但村民日常主要交往的对象还是周围的汉族人民,X村及其周围的村寨在面临实际的发展问题时选择了主动融合。傣族的风俗习惯逐渐与周围汉族融合在一起,不同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也被广泛接受。再次,资源的不足是X村双语教育政策终结的直接原因。X村双语教育办得最好的时候得益于在此工作长达18年的傣族教师,这位教师退休后,该教学点换了4名教师,但他们都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在生源方面,一方面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适龄儿童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教育也提倡规模效益。在资金方面,该地区是贫困县的贫困乡,教育经费在该地区较为吃紧,因此撤并教学点也就成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思考

  X村的双语教育从开始的实施到最后的撤并,从表面看来是成功的。笔者访谈了完全小学的老师了解到,傣族学生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社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民族的学生并没有显著差异,有的傣族学生还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以少数民族语言促进对汉语的理解、提高教育质量的“双语教育”是教育政策成功的典型案例。但“双语教育”涉及到民族文化特色、民族属性、民族认同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首先是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价值问题。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是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生活和情感交往、沟通的桥梁,调节和处理着少数民族与其生活环境、社会等多重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少数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是两种语言教育的问题,事实上也是两种文化的教育,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倡导“多元一体”的时代,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是人类文化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承认和尊重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跨文化沟通交流,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只有在承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双语教育才有可能长期存在的必要性,才有可能被成功地执行,否则将成为一种过渡性的教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其次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的问题。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手段,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要传承大家庭中的主体民族文化,而且理应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造上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仅要通过双语教育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也要在民族文化传承、发掘和创新上发挥其功能。但目前很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仅停留在用一种语言注解第二语言以增进知识,或者仅停留在用第一语言翻译第二语言的教育资料的水平上。再者就是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上培养一些熟悉汉语的人,远远没有考虑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应用和开发创造。再次是双语教育的支持和帮助的问题。当以上两个问题得以澄清后,讨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经费、师资、教材、招生等问题才有必要性。在这些方面,政府不仅需要出台和颁布有利的政策,而且更需要对颁布政策给予保证、监督、支持和帮助,尤其是资金支持。实施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一些群众甚至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存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颁布政策而没有行动上的支持和带领,仅靠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是很难达到其目标的。最后是双语教育发展的问题。尽管双语教育在一些民族地区逐渐被普通教育所取代,但在多民族的中国大家庭,双语教育对少数

  

推荐访问:对民族双语教育的看法 双语 看法 民族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