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论文1500字(完整文档)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论文1500字(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26 17:1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论文1500字(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论文1500字(完整文档)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论文1500字4篇

第1篇: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论文1500字

1500字的思修论文:思修论文1500字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通常被称为思修,是大学里的一门公共课,从20XX年开始被列为考研公共课的一部分。下面是X为大家整理的1500字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1500字的思修论文篇一
    关键词:职业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本文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和内容,从职业锚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就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有益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1.自我认知。
  根据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借助职业兴趣测试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是一个较为外向开朗的人还是内向稳重的人,并对哪些问题较为感兴趣,如经济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擅长哪些技能,如对数字敏感或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也可以分析出自己的一些弱点。
  2.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
  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或较高点,也就是梦想,但要细化至具体工作。短期目标一般是提高素质和能力,或获取有用证书,或通过考试。
  3.确定行动计划和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就成为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的内涵和特点
  1.随时间的迁移性。
  一个人的职业锚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每个时期职业锚所表现出来到内容和程度都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职业锚会随之而变。从大一入校时的迷惑,到大二、大三的认识逐步加深,最终在毕业时,每位大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锚所关注的内容都是大相径庭的。
  2.个体对象的选择性。
  只有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大学生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即使处在同一平台上的两个学生,他们的职业锚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既是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要求,又是对教育环境中意识形态引导的要求。
  3.阶段过程的唯一性。
  职业锚随着阅历、能力、学识等会发生迁移和改变,对于个体而言也不尽相同,但在特定对象的某一个阶段中它又相对稳定,显示出阶段时间内的唯一性。根据彩虹图理论,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社会角色相对固定,心理发展历程相对清晰,因此,这个群体的职业锚总体上表现出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
  三、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1.培养学生职业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职业锚的特点可以得出,培养职业自我认知对于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对自身与职业之间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对职业匹配性的认知。自我认知是大学生对自身的需要、兴趣、性格、能力、学识、特长、价值观等的了解和评价。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身的职业倾向性和适应性,从而明确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定位。对职业匹配性的认知即大学生对自己与某些职业适合与否、匹配与否的认识。对职业匹配性的正确评价有利于大学生实现“我想干什么”的理想职业自我与“我能干什么”的现实职业自我之间的统一。
  2.注重大学职业规划阶段性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随着学习、生活、思想的不断磨炼,大学生对事物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也逐步在深化,思考更趋于理性。职业锚的特点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者要注重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充分利用学生职业生涯心理变化的规律,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环境的变化引起自我认知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求教育者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阶段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3.发挥职业心理调节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职业选择的每一个步骤都与个人的年龄联系在一起。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律,利用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帮助他们准确、客观、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选择过程中要注重自我认知的作用,结合个人的职业个性心理,坚定职业信心,正确定位,这样将对成功择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艳.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性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
  [2]张政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刍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3]刘晓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4]宋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中国成人教育
  1500字的思修论文篇二
    摘要:大学生做好很有必要。大学生只有深刻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认真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才能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活就业
  在人生的舞台上,为什么有些人的演出能够获得鲜花和掌声,而有些人的演出则索然无味,令人找不到头绪?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演绎自己的经典,突出自己的精彩。而有些人则如任人摆布的棋子,进退不由己?
  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不懈追求,更是21世纪人们的热门话题。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迈向何方。职业规划就是个人发展的一盏明灯,让我们清楚自己未来的道路的方向。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清楚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明白如何根据自身的核心优势去制定未来发展的道路,他必然更容易实现成功的梦想。
  然而,何谓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位总裁曾经说过:“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想看,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能赚到薪水,其他的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因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人生的规划,明确自己在各个地方的位置,明知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等,要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要站在十字路口迷失了自己。尤其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要找准标尺,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发挥自身的潜能,制定合理的规划,一步步的向心中的高峰攀岩。
  我们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人生的历程翻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人生的理想在这里确立,未来的希望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很多同学会感到不适应。
  大学生活,我们的课余时间更多,使得有的同学开始茫然,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大好的光阴浪费在网吧或床上。一个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我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时间应该花在什么地方,我们有哪些方面不足需要弥补。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20XX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毕业生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多么可怕的数字!就如此真实的的出现在你我身边,不做好准备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将会无法养活自己。
  “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考察队调查报告:通过问卷结果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大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毕业时才开始考虑。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让我们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为自己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让我们能够在毕业时拥有更高的起点。
  中国的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因此当代的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了较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所学专业、最大兴趣等因素为自己设定职业生涯目标,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为这个职业不断地努力奋斗。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因而往往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参加学校活动,被动地应对毕业和就业,甚至在即将毕业时对自己想干啥、能到好工作。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仍然找不到“用武之地”,反过来干啥、会干啥都不清楚。就业时常常是拿着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着撞到好运气找埋怨招聘单位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他们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由此看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机遇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头脑。”可以说,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我们就能在职场上享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或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在职场中就会遇到更多的坎坷和荆棘。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从大一开始就及早谋划,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不仅有利于大学学业的圆满完成,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更有利于正确把握人生方向,创造成功的人生。

第2篇: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论文1500字

关于市场营销的论文1500字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状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电力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重视。在电力市场营销中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目前的电力企业需要强化自己的市场营销,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水平。

  一、当前电力市场营销现状

  当前,在商品营销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产品的质量,而且也要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优质的服务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电力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生产与服务是连成一体的,电力企业要想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电力市场营销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但是从目前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来看,很多电力企业的服务意识还不是很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营销服务意识淡薄

  由于电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垄断地位,以往的电力市场广泛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电力企业的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自我优越感,没有同其他企业的员工一样树立服务意识。且企业的领导者对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指导工作时没有制定专门的措施对职工的服务意识进行培养,导致电力企业职工在工作中缺乏对优质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没有热情的工作态度,不能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为电力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不能及时帮助电力用户解决各种问题。

  2.服务系统设置不合理

  在很多电力企业的营销过程中服务系统设置不合理,导致服务质量低下。部分电力企业主要是以传统的营销方式为主,电力用户在办理各种业务时需要到电力营业厅进行办理,即使一些电力企业建立了自动化营销系统,但在营销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系统的先进性,电力营销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设置比较复杂,没有根据电力用户的实际要求设置系统的各个模块,导致电力用户使用不方便,而且也浪费了电力用户的时间。

  3.营销基础工作不扎实

  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不断提高其服务水平,需要充分了解电力用户的需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但从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来看,在对市场用户信息的了解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电力企业的营业档案不完善等等,这些方面的缺陷往往会导致电力企业对用电客户的需求不能及时的了解。另外,在电力营销服务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不能及时将电力用户的电力使用情况传达给电力用户,发生欠费或者是电力故障时给电力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第3篇: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论文1500字

关于经济政治论文1500字范文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是我国政治综合实力的提高。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篇一:《春节假日经济现象探究》【摘要】每年中国都要调整周末以更好的让国民享受各种小长假,因此促使了中国假日经济的发展,而最具我国特色的当属每年春节期间调整的春节黄金周的假期,因此而产生的春节假日现象备受各方专家的关注,与此同时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对春节假日经济的现象进行分析,对相应产生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关键词】假日经济;春节;小长假

1.引言

1999年9月,国务院在新《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把春节、“五一”、“十一”放假时间与相连的前或后周末的双休日进行调整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也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黄金周”。[1]经过近十年来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时至今日,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来看,我国目前的节假日安排有春节、国庆节两个七天的黄金周假期,以及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共五个三天的小长假假期[2],这些调整后的假期不仅为上班族提供了可以连休的机会,而且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因此产生了一种经济现象---假日经济。

2.中国春节假日经济的发展

根据《中国旅游学刊》对假日经济的定义,假日经济是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增加、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模式。[3]其文化特征是休闲与旅游;空间特征是流动与聚合,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1]假日经济主要表现为在假日期间商家大力促销刺激顾客消费,现在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平日攒钱在节假日期间集中购物的习惯,除了法定假日外还有一些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加上相关节假日的周末,商家努力地寻找各种节日商机吸引顾客消费。消费者也形成了一种购买心理,新上市的商品等到了节假日期间商家一定会打折销售,如果不是急需的商品可以等到促销期再买。这种集中购物现象的产生正是源于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而调整假期政策的实施,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说到假日经济,不得不提最具其代表性的春节黄金周假期。中国的春节创造了很多全球瞩目事件。例如,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春运”,新华网报道称,2001年全国春运共运输旅客16.6亿人次,2012年春运期间共输送旅客31.58亿人次,十年几乎翻了一倍。[4]同时还有全球最多人观看的电视节目“春晚”,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这些事件的发生缘于春节在中国人心中所蕴含的特殊文化意义,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个全家团圆、祈福新年、欢乐庆祝的好日子。辛苦工作了一年的中国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返回家乡和家人团聚,和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带上礼物去走亲访友送上最真挚的新年祝福。春节不仅仅给人们带来团聚和快乐,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春节期间产生的假日经济现象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和春节相关的文化衍生的产品更是销量极佳,如春节辞旧迎新时必备的烟花炮竹,全家齐聚共享的年夜饭,给孩子以祝福的压岁钱以及走亲访友所带的礼品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要趁着春节来分一杯羹,不少的电影也都特意安排在春节期间放映,美其名曰贺岁片。中国春节期间收益最高的行业当属零售、餐饮、交通、旅游和文化行业了。

3.零售、餐饮、交通、旅游、文化行业春节创佳绩

3.1 零售业

每年春节商家都会围绕本年的生肖提出一些喜庆的促销主题。2013年的蛇年春节,商家提出了金蛇迎春、蛇舞新春、快乐购物、欢庆新年等主题,大打购物节、年货节的促销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根据商务部检测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期间自大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5390亿元,其中郑州百货大楼商场的销售增幅在30%以上。[5]同时,蛇年的春节农历初五正好是西方的情人节,两节相遇,不仅惠及了增加浪漫气氛的花卉市场,也让金银珠宝等首饰市场迎来了消费高峰。除此之外,一些时尚数码产品开始走俏,例如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等电子产品也开始成为年货“新宠”。

3.2 餐饮业

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外出就餐已经越来越平常。春节期间朋友亲人聚餐,公司庆功聚餐,到饭店去吃年夜饭等,令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餐厅每天都高朋满座,经常出现客人排队等候就餐的情形。2013年春节餐饮业的收入出现了高中低档饭店收入分布冷热不均的情况,很多群众都响应党中央提倡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口号,减少或者取消了在高档饭店预定的年夜饭,改为家自己做年夜饭或者去中档饭店用餐。高档酒店的餐饮消费遇冷,中低端餐饮还得依靠促销争抢客源。《国际金融报》根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抽样监测报道称除夕上海年夜饭增长23.4%。但受经济环境及三公消费减少影响,今年年夜饭价格涨幅为近年最小。而曾经一些五星级酒店打出的万元高价年夜饭,今年集体遇冷。[6]

3.3 交通业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3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水路平安运送旅客约31.4亿人次。其中道路旅客31亿人次,同比增长8.8%;水路旅客4250万人次,同比增长0.14%,因此中国的春运被称作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同时,2013年春节是我国小客车免费通行高速政策实施的第二个假日,期间全国收费公路(海南、西藏除外)累计免收7座及以下小客车通行费39.3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海南、西藏除外)免收通行费38.13亿元[7]。可想而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又拉动了与之相关的石油、住宿、餐饮、汽车等行业的销售。

3.4 旅游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人过春节不仅仅局限于一家人吃饭团圆这种传统的模式,外出旅游过年也越来越受国人欢迎。北方的居民到南方去过个温暖无雪的春节,南方人到北方领略一下北国白雪皑皑的春节景象,甚至全家出国旅行欢度佳节。春节黄金周不仅带动中国国内的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3.5 文化业

现在过春节大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感觉没意思,不知道春节该做些什么,很多行业都歇业休息,没有地方可以去玩儿,放假一周全部呆在家里也会觉着无聊。看电影本来就是和朋友一起消磨时间的不二选择,加上明星效应,多方宣传,精明的商人也抓准了时机,将电影放在春节前后上映,名曰“贺年档”来分一杯羹。KTV也是颇受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春节期间几乎是家家爆满。现在各地政府都在设计一些和传统春节庆祝相关的大型活动,如开封市区就有两个景区在办庙会,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和万岁山大宋年文化春节大庙会,不仅为景区增加了收入也丰富了民众春节期间的休闲文化生活。

4.春节假日经济存在的问题

春节黄金周拉动了内需,让我们看到了国人的消费能力和实力,但与此同时也产生各种各样的春节假日经济问题。首先春节期间的疯狂消费给上班族带来了压力,随着通货膨胀,过春节的花费年年上涨,为了过节买年货,请客吃饭,娱乐消遣等等样样都花钱,所以有人说中国人过春节的消费观是“节前疯狂花钱,节后拼命挣钱”。就连给小孩子发的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见人给一百块钱压岁也成了起步价,有些年轻人刚工作,过年也不敢回家,一是路上交通太拥堵,甚至买不到车票回家;二是回家过年囊中羞涩,没钱孝敬父母,没钱给孩子发压岁钱,春节期间物价偏高,没钱出去社交,或者说无力承担社交的费用。

其次,春节期间外出消费服务质量比平时要低,比如餐饮业,一晚上要招呼好几桌客人吃饭,工作量比平日里多出了几倍,服务员精神不振,照顾不周已经是屡见不鲜。外出旅行过年的人也多有抱怨,比如三亚出现的宰客现象,景区人满为患,景色看不到,到处都是旅行者,旅行质量得不到保证,年也过的不舒心。

第三,春节期间的交通太过拥堵,大部分人都要返乡过节,到处都是一番车水马龙的景象,大街上行人接踵而至。需要乘坐火车回家的人更是苦不堪言,前些年是要早早去火车站排队买票,现在是不停的打电话刷新网络想法买票。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确是给大家节省了回家的费用,但是高速也瞬时成了低速路,事故、堵车现象频频发生,让人感慨还不如正常收费的好。

5.解决春节假日经济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春节假日经济现象是我国典型假日经济的一个缩影,让我们看到了节日期间交通、旅行、服务业等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呼吁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春节期间多加开几班守时准点的列车,多投入一些高质量的客车帮助旅客更安全快捷的到达目的地。各地的旅游景区和景点应加强假日期间的管理和引导,可以在景区和地方旅游网站上提前将可容纳的游客数量公布出来,甚至可以采用预约制度,让即将到本地旅行参观的游客提前预约订票,限制进入景区的人数,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旅行参观质量。

为保障假日出行者的利益,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商品明码标价,让旅游者买的放心,将投诉、求助热线电话公告在显而易见的地方,旅游者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同时准备出行的游客也要提前做好计划,避免到人多的景区去,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一定要考虑到节假日可能会出现的人潮高峰期,最好能够避峰出行。

因此,假日经济不仅需要商家能够抓住商机,多方宣传,更需要商家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和购物需求,不能盲目促销,不顾及消费者购买时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假日经济更健康,稳定的繁荣下去。

参考文献

[1]于佳.假日经济 几多欢喜 几多忧[J].财经界,2012.

[2]张苏阳.“假日经济”的经济分析[J].今日南国,2009.

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篇二:《浅析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法问题》[摘 要] 发展循环 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实现形式,其实施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在循环三大原则。在经济法背景下提出循环经济相关经济法问题,并从国家推动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以及 社会参与机制三个角度来应对循环经济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法 发经济学 应对机制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更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 衷。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真正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性社会。循环经济是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将发展经济中的因素纳入一循环系统, 通过充分利用系统中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最优化分配,从而获得经济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除了政府支持鼓励,在法律上还要有相应的保障政 策,经济法兼具了指导性和国家法律的强制性,是循环经济有效进行的合法保障。所以,从经济法角度对发展循环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国更好的 实施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概述

1.循环经济的含义

自然 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平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质疑,随着发达国家逐渐将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都提高了我国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加快了实现循环型社会的步伐。

循环经济的理念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之后便有许多学者运用经济学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问题。在世界银行关于循环经济 的一篇 报告中指出对循环经济很难确切的做出定义,目前,经济学家也无法给出统一的定论。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即是一种生态循环,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从而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在 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循环经济实施和运行要遵循三大原则,即实现“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三个原则。三大原则的实现则是循环经济内涵的最好诠释。

首先,减量化原则。自然资源的量相比较人类的欲望来说,十分有限,尤其是一些稀缺资源。减量化原则就是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来提高 资源利用率,同时倡导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不仅减少资源的消耗,也降低了废物污染的排放。所以减少物质量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它一方面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索 取,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生产制造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如国家设计买车补贴来鼓励消费者选择购买排量小的轿车,通过政策诱导、媒体宣传来转变人们传统的消 费观,而消费者的需求改变则带动轿车制造厂商的战略实施和市场定位,从源头抑制资源的过度消耗。

其次,再利用原则。此原则其实是减量化原则的另一方面体现,即努力发现开发资源、物品所具有的不同作用,从不同方面进行利用,不但可以提高资 源利用率还可以减少其他同样功能物品的生产,从而较少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如通过介绍一次性用具的不卫生性,倡导消费者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物品,使用寿命延 长一倍,物品制造所消耗的资源就减少一半。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规模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制造设备的折旧以及相关原料的再利用来减少资源的浪费。

第三,再循环原则。此原则即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企业可以通过回收一些废弃物品,从中提取可用原材料资源或次级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 重新开采消耗,如废纸的回收可以再制造出再生纸,这为原料的开采节省了大量的生态资源。如富阳市造纸厂的一名负责人说,若不用废纸再生,单纯用原生纸浆, 富阳山上的树木一年就会被砍伐完。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同样也是为了节约资源,随着技术更新的加速,我国电子消费呈现快餐式消费,尽管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 造成了环境巨大的负担。因此,再循环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原则。

二、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分析

1.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循环经济的实施除了要加深每个企业以及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还需要必要的保障措施,来确保循环经济的有效实现。法律的价值是实现正义,而与循环 经济相关的立法政策就是将将循环经济在形式上的公平转为实质上的公平,它是循环经济合法化实现的工具。循环经济下,就经济法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工具性价值则在于实现经济安全、社会公平、整体效益和经济自由。

根据每个经济学家古斯曼等人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一个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发展呈现 倒U形变化,即经济最初的发展以过多的消耗资源为代价,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高,而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反过来治理环境。而人造自然和天然生态无法比 拟,所以这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经济法的作用就是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国家市场规制的完善、提高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有形手 ——政府干预的正面作用来控制并减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让倒U形的坡度变得更为平缓,不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

2.经济法背景下循环经济的问题

从经济法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指定有效指导并给予循环经济法律保护的相关政策条例,相对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循 环经济起步较晚,与之相应的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仍存在不足之处。在经济法背景下,对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问题的分析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即将经济系统分为宏 观经济系统、中观系统问题和微观系统问题。三个层次从范围上看依次从整个国际市场或国家缩至地区再到单个经济个体。循环经济的实现就是使得自然的资源和能 源在经济系统中实现内部循环以及系统之间循环。经济法即从不同层次构建相应的法律条例并给予指导。

第一,从宏观经济系统来看,经济法面对的是整个大系统内的资源的消耗,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经济法相关法律来约束或指导整个大系统的经济 发展,使得资源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在宏观经济系统层面看循环经济,要是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一方面需要减少资源 的消耗,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新能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构建完善的循环系统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化、长久化。这就要求经济法根据三大原则的要求,提 出有利于提高全民族循环经济上的意识,主动进行资源再利用、回收循环,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普及到整个国家。而目前,我们国内没有对与回收 和利用、发展资源循环技术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产、设定明确的资源利用标准、循环经济的明确规范进行确切以及强制性的规定。这使得循环经济的实质性转换得不 到合法化的保障,缺乏具体化的实施细则,使得循环经济的相关经济法规不够完善。

第二,从微观经济系统来看,它建立的经济法是针对具体的经济个体,即对企业而言的具体规范条例。企业作为一个单个的系统,也涉及到输入和输 出,从原材料的购买、产品的制作,然后到产品的销售运出以及相关利润的产生都涉及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如造纸厂在纸产品产出之前要消耗纸浆,纸浆则可来自 于废纸的回收也可以利用原生木浆,其次还要消耗煤炭能源来产热产汽,接着还有造纸后的产生的废气废物,造成的污染。这都要求经济法的制定要细致化,可以针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资源采购、利用指标,以及污水、废气的排放标准。而现存的法律很多,但过于笼统、分散,不利于涉及到每个环节。尽管涉及到资源 开发利用、节约使用、废物的再利用问题,但未具体为每个行业划分标准,对每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约束性性不一致,有失经济法所要体现的公平性。而国外则设立 的较为具体如《废旧汽车处理条例》、《电子废物和电力设备处理条例》等。 第三,从中观 经济系统来看,它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系统之间,具备了两者所不具备的特质,它没有像微观系统细致到每个企业,也没有宏观层面那样广泛,它是 针对地区性 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制约。中观层次内,微观的范围扩展到一地区的经济个体集合,使得系统内发展循环经济的结构更复杂化,其不仅要考虑单个企业的 消耗与产出的比值,还要考虑整个地区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的产生。而相比较宏观经济系统来说,中观经济系统下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制定更为具体,针对了地区的 特质,将总的指导性条例分解为可实施、促进当地实现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但与微观层面相对应的经济法制定的问题类似,目前,没有单个地区针对自身的地区特 点、行业特征制定相应的经济方面的政策,而是采用宏观层面的相关经济法规,不能体现中观经济系统下最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艰巨了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的共 同获得等优势,使得经济法的价值不能更好的凸显。

三、循环经济中经济法问题的应对机制

针对循环经济中相关经济法方面出现的不足,可以从三方面构建完善的经济法,创建和谐的法律化 环境,构建利于循环经济的经济法律保证机制。这三方面即在经济法背景下,建立国家推进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 社会参与机制。

国家推进机制即从宏观视角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经济法在这里是面对整个国家,所以相关经济法的制定更多体现的是指导性,让地区和 单个企业有总体性的方向。一来循环经济的出现比国外来的晚,大众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清,政府通过经济法的清晰界定循环经济,让个体和企业了解循环经济的 大致情况。加大可持续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于减量化生产、资源再利用、循环利用的意识。当然实现循环经济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一方面由政府承担,这 体现在政府在制定经济法中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在经济法推广实施过程中的费用等,这些成本的付出,不会引起个体层面的反对,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对地区以及 的人类的好处大家都有所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在实现循环经济中也要消耗在原来生产成本之外的成本,如更新生产设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加污水废气等无效 益环节的费用,在短期内来看是增加企业的负担,尽管利用整体循环经济的实现,但对于企业而言似乎短期看不到收益,这就降低了企业履行相关条例的积极性,甚 至有些企业选择逃避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这就需要利用经济法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其具有的强制性。通过制定明确的企业规模、效益实现率、具体污染处理承担的指 标,来约束企业完成循环经济所要求的。政府的执行力度就是整体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保障。同时,在强制性的约束性,政府还可以利用一些奖励措施,如技术含量 高、污染小、实现生态循环系统、开发废物利用技术的企业进行物质上肯定,也可以给予 财政优惠等奖励,提高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济法视角下,市场调节机制的内涵是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调节资源配置、引导资源配置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发达国家运用的与经济法相关 的市场机制,我国可以借鉴,针对国内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设立相应的经济制度。如收费制度,企业生产会对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污染,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国以及 当地的情形,参照国家经济法相关条例应设立污染超过法律规定企业要承担的排污费用。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清晰的排污标准,不管是在排污量还是在污染浓度上都 要有明确的规定,并设计合理的收费计量方法,将企业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转化为实质性的承担费用上;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切实加强监督,加大监管力度, 不要让污染超标的废物再流进自然界,也要及时对违法、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个体企业进行惩罚、 教育,从而真正控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市场机制除了收 费制度以外,还可以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和押金制度,国外已有成功案例的如环境损害 保险金以及环境保护基金等都值得我国借鉴。

最后,就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消费者处于价值链的末端,但却最终影响着价值链的源头,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生产,所以转变传统的消费观是 实现循环经济的最本质要求,只有整体消费观的提升,人们对循环经济、绿色消费的倡导,才能最终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构建于循环经济相关的经济法律 时,需要考虑如何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度。而消费观念的提升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可通过多方面实现。如企业可建立群众监督机 制,即公众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理解,对当地的企业或消费者有关的企业的行为、社会履行度进行监督,如企业排放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公众可以通过法 律途径进行检举;公众还可以通过诉讼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企业的生产对环境造成危害时,不论是噪音还是污水废气的排放过量都会影响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公众就可以进行诉讼,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弥补了政府监督上出现的不足和漏洞。此外,政府还可以让公众参与环境法律、经济制度的制定,如进行举办公 民监听会、论证会,征求经济法设立的相关企业、专家以及公众对经济制度的合理化给出意见,实现经济法设立的民主化。

参考文献:

[1] 王益恒.关于建立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思考[J].中国 统计,2005,(8)

[2] 周玉梅.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 .当代经济研究,2004,(2)

[3] 王璟,何树亮.经济法语境下的循环经济[J].黑河学刊,2006(1):34-38

[4] 陈为旭,张济宇.浅析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9(1):81

[5] 黄茂钦.会构建的经济法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

经济政治1500字论文篇三:《政治经济学问题研究分析》【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理论一样是不断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是以知识、科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创造的。应从市场经济共性的角度看待失业、两极分化、经济危机、劳动力商品等。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市场经济 失业 经济危机 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来自于现实,同时又应该能解释和服务于现实。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释现实,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着不少令人困惑的地方。其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像其它任何理论一样都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列宁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只是总的指导原理”,“因此我们愿意在我们的报纸上登载有关的理论问题的文章,请全体同志来公开讨论争论之点”“鐾于此,笔者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观点谈点个人的认识。

1.价值理论:是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还是坚持以知识、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价值多元论?

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出了“剥夺剥夺者”的合理性。于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被政治经济学教材看作科学的不可动摇的价值理论,甚至把劳动价值一元论作为衡量其它价值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彻底否定生产要素价值论。有人认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得出“两个必然”的理论依据,似乎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就否定了“两个必然”。那么,是不是有了劳动价值论才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才有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不是的。劳动价值论只是用于解释两大阶级对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原因的一种理论,没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要遵照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所以,不必担心不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就会产生否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情况。

其次,马克思是不是劳动价值一元论者?不是的。他除了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外,还认为管理、科学等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生产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入产品价值的劳动”。孰是说不仅工人的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经理的管理也创造价值。马克思还认为,随着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商品从直接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的共同产品。在“总体工人”剩余价值生产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进一步说明了不仅工人和资本家创造价值,知识、技术等也在创造价值。这是马克思清楚表明的观点。

第三,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生产要素价值论者,但每个人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马克思则特别强调劳动,而把管理、科学技术等放在次要地位上,更把物的因素看作不创造价值的不变资本。但任何人却不能以此作为彻底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由。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主张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法国的加罗迪也在《抉择》中强调技术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抛弃劳动价值论,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但这些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现象也间接说明,在创造价值的各生产要素中,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变化,劳动已不起决定作用,而让位于科学、技术等。特别是我们已承认的知识经济的出现,更说明了这种变化。在工业经济时代是以资本、劳动为核心和主体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以知识、科技等为核心和主体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在落后国家人们的劳动小时比发达国家多得多的情况下,为什么创造价值的能力却比发达国家小得多呢?用人们所熟知的劳动价值论是解释不清的。同样,单用知识或科技价值来解释也是不行的。因此,用知识或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坚持以知识、科技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以资本、劳动为主体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2.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还是市场 经济共有的人口规律?

现有的教材普遍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失业(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这样的观点显然与现实完全不符。我国不是也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员吗?马克思 写作《资本论》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例证,具有普遍性。马克思说:“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 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的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因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侣此,首先下面这个结论应该是成立的,即马克思关于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人口规律的观点,应该理解为是市场经济的一般人口规律;其次,马克思不可能预测到现实的 社会主义还存在市场经济;第三,由于我们现在才搞市场经济,失业现象相对于历史上的英国来说只能是“未来的景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因此,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它是商品经济 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存在,社会主义也存在。这种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分析两极分化、经济危机等。

3.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还是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

现有的教材认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规律表现为,在资产阶级这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涌现出掌握着巨大资本的百万富翁,亿万富翁;同时,在无产阶级这一极,则是失业和贫困的积累,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就是说贫富两极分化。这是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大家都认为邓小平正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意味着,邓小平承认在我们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之前,客观上存在着“两极分化”,否则也就用不着消除了。其实,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着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的道理。客观的发展逻辑是: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起生产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极分化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也可以说,“两极分化”是最终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条件,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4.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还是市场经济共有的正常生理现象?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还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

现有的教材都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它根源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 企业生产的有 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且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爆发就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制度的不治之症。对经济危机的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

首先,所谓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是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甚至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与之并存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不存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因而也不存在适合社会化生产的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成果的按比例进行生产的利益主体,因此与生产社会化相对应的占有形式,也只能是多种形式。局部占有与私人占有同时并存。生产社会化与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矛盾的两方面的表现在我国同样也是存在的。这些矛盾不及时处理,激化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经济危机。总之,生产社会性与生产成果局部或私人占有的矛盾及其表现,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应该理解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只要市场经济存在,这个矛盾及其表现就存在。因而也就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性,与社会制度无关。不能把经济危机看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现象,更不能看作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它是市场经济扩大再生产、台阶式发展的重要环节。

其次,我们应彻底改变消极看待 经济危机的观点。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条件”是商品生产。否定了商品生产,也就否定了“世界市场危机”。“论证不可能有危机的办法就是,忘记或者否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前提——产品作为商品的存在”,“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形式”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或资本主义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准确点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商品经济的伴侣,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商品经济 发展到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因此,消灭了经济危机,也就等于消灭了市场经济本身。

经济危机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以暴力方式强制恢复市场经济已失去的平衡,使生产得以照常甚至更大规模的发展;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促使生产的 社会化程度,从而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实行 计划生产,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当然经济危机也有消极作用,比如引起资本的破坏;工人失业增加,生活贫困等。但是,从 历史发展来看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否认了这一点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市场经济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础。不过既然有消极的影响,那么也就必须引起重视,目的只在于减轻“痛苦”,而不是消灭,也不可能消灭。经济危机带来的“痛苦”,是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副产品。就像人有很多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给你带来烦恼和不安一样,你不能消除它,消除了,你也就不正常了。总之,教科书必须从正常生理现象的角度来分析和揭示经济危机的问题。如果一味地否认或批判,那么一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这种“生理现象”,人们将不知所措,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5.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的现象,还是市场经济的共有现象?

现有的教材大都认为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能定期出卖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我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此,有人认为现实的 中国劳动力不是商品。我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我认为马克思讲的两个条件只适合自由资本主义。但谁也不会否认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力仍然是商品,那么它是否符合马克思讲的两个条件呢?不符合。尽管劳动者仍然有人身自由,不过雇佣形式发生了变化,二战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后,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 企业一改过去定期雇佣制为终身雇佣制。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再也不是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不仅 工作日大大力缩短,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拥有财产,拥有在我们看来还是一种理想的超过小康水平的生活条件。其实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已不复存在。

那么,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什么?不能也不应该自由资本主义一种条件,垄断资本主义又是一种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实事求是地讲,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都是市场经济。劳动力始终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接受市场调节的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只要有市场经济存在,不管工人雇佣形式是采取定期雇佣制还是终身雇佣制,也不管工人有无形式上的财产,他只要靠不断出卖劳动力来维持自己及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力就一定是商品。就是说,市场经济是工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这种分析也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有人认为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劳动力商品,就意味着否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企图在否定劳动力商品的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思考。马克思指出:只有劳动力是商品,“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普遍的生产形式,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但也只有这时,它才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

说雇佣劳动的介入使商品生产变得不纯,那就等于说,商品生产要保持纯粹,它就不该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和雇佣劳动的存在对发展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决定意义。被马克思否认的市场经济我们现在还搞,作为市场经济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商品我们要加以否定,搞“纯粹”的市场经济,那就太幼稚可笑了,或者是自欺欺人。

第4篇: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论文1500字

关于服装的论文1500字
篇一:关于对现代服装的论文 关于对现代服装印象的论文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说过:
衣裳是文化的向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也就是说服装是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形态。因此,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风貌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明显的标志。它反映出人民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远古的人们开始懂得用树皮和一些野兽的皮来遮挡身体。随着历史的演变,后来渐渐就演变成衣服。但是古代衣服与现代服装有着明显的区别。古代的衣服材料粗糙简单,形式单一。现代服装千姿百态,包罗万象。人类服装的演变历程展示出中华民族有着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观念,表现着人民的创造力和对世界服饰的贡献。
在21世纪的发展浪潮中,服装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领域出现在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着装行为已不再是满足传统的穿衣需求,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理念,融入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中。同时服装在现代社会中也作为一种展示自我的特殊的途径。
在我看来,现代服装就是一种时尚,而时尚就是社会上一时的风
尚。时尚先有少数人创造,然后往往很容易被人们模仿,就如搭配一件衣服,一个人的创造很容易就会掀起一阵仿效的风气,然后逐步成为一种群体行为,成为一种社会的风尚。于是就会产生人们意识中的时尚。即使这样,仿效仍然有他 1 / 13


合理存在的一面,而这种合理的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它“美”,容易被人们接受。花,插在一个美丽的花瓶里就能突显出它的美,扔在地面上被人践踏就是一种“丑”;
小草,铺在美丽的土地上点缀着世间万物就是一种“美”,起码它带给人民美好的心理感受,可是干枯死去的草躺在地面上,却让人看着折磨,因为,这就是人所认为的“丑”。
现代服装是一种美,一种时尚,同时,它也是一种丑。因为时尚往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标新立异的行为。它通常是以一种反常的现象出现的。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就成了美,不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东西就成了丑。从无领的和尚到严肃端庄的中山装是一种创新;
从中山装到潇洒风流的西装革履也是一种创新;
现代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休闲服,又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可是,这些各有特色的时装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人看来,无异就是丑陋的奇装异服。所以说,现代服装是一种美,一种时尚,也是一种丑。就取决于它所处于的时代,对象以及当代人们的文化审美理念等因素。
现代服装的分类是没有标准的,,也很难找到正确的标准来区分。

于是,相信最没有争议的服装分类就是按照性别来区分。可以分为男装,女装。

根据现代服装的功能大概可分为保健,装饰和工业用途三方面的
作用。具有保健功能的服装能保护人体,维持人体的平衡,甚至可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影响。这种服装往通常采用纤维材质制作而成。具有装饰功能的服装能表现出服装的美丽,满足穿着者和欣赏者精神上的享受。
根据现代服装的穿着组合来分类,可以分为整件装,套装,外套,背心,裙子,裤子这几类。
2 / 13


总的来说,现代服装复杂多样,可以按照下面几个方面分类:性别年龄特征,服装应用情况,人们活动的性质,季节,材质种类等来区分。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最好诠释,在民族识别和民族研究中,服饰也就是重要的依据,占据着一个不可缺少的地位。由于各种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世界民族服装情况也十分复杂。不但种繁类多,而且源流交错。这样一来,要真正理清某一个民族服装文化发展的线索,确切掌握每一个民族的各种情况,甚至为自己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类型,显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类型,只要用心去探讨,也会把事情变得容易。在现代社会中,一件好的服装通常取决于包括色彩,款式,质感,对象这几方面的因素。五颜六色中,人人喜欢的色彩不一样,相对应的,每个人穿上服装后身上所展示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或许是人穿衣服,糟糕的时候便会出现衣服“穿”人的情况。如果衣服款式,色彩搭配上正确的对象,便会展示出一种美,一种气质美,一种协调统一的美。
君可知:潮流是一种轮回,作为女性,着装不能追赶潮流,不要盲目跟风,甚至可以比潮流快半拍或慢一拍。让自己变成潮流预报员,反而失去了自己的风格。追求时尚潮流服装,首先要有自己一贯的风格,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以个性的方式去演绎时尚,但时尚的根本就是不要引起旁人的侧目。比如上身穿一件绿色衣服与下身的红色裤子相搭配,人们就普遍接受不了。
由浅入深,穿衣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和谐,第二层是美感,第三层是个性。

聪明、理智的女人在选购衣服前要知道衣服和丈夫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绝没有所谓的流行,穿出自己的个性就是真正的流行。同时不要太注重什么著名品牌,这样往往会让你忽视了很多内在的东西。每个年度,每个季节都 3 / 13


会有新的流行元素出台,不管是颜色的搭配,还是款式的搭配,以及饰物的搭配,都要和协才是最好的。在生活中,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个人的审美方向和色彩体系,不要让衣橱成为色彩王国。选择白、黑色、米色等基础色作为日常着装的主色调,而在饰品上活跃色彩。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着装风格,给人留下明确的印象。而且由于色彩上不会冲撞,也可以提高衣服间的搭配指数。

漂亮的服装穿在身上,心情漂亮了,生活也瞬间活跃奔放。

篇二:关于服装营销的小论文 网络环境下服装营销的策略探讨 1引言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里,对于相当多的服装品牌来说,网络销售已经占据了很大一块份额,网络营销对服装企业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各大服装零售商都争相发掘网络这一新领域来维持和巩固已有顾客资源、增加市场份额。互联网除了作为一个获取市场份额的有利工具之外,还将更好地巩固已有的服装品牌、增强客户关系。
在我国,服装行业属于紧跟时代步伐,流行影响力很大的行业,迫切需要接受最新的反馈信息,并将企业信息发布出去。而且时装消费者主要是面向中高收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他们大部分都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忠实用户。因此服装类商品网上的交易比例正在进一步提高。服装类企业正积极探索网络销售的新对策,以提升营销效果,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2目前服装消费市场及服装营销分析 2.1 服消费装市场分析 2.1.1服装消费市场概述
4 / 13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部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继续增长。一般规律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 消费增长 0.8%, 服装消费增长 0.4%。另外, 新增人口的增多、城市化的推进、每年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也会相应增加服装需求。而对如此广阔的服装市场, 各服装厂家纷纷瞄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积极抢占市场。跨国企业的大举进入、本土企业的崛起, 使这个行业更加变化多端: 产品结构变化, 市场更加细分, 概念日渐翻新, 营销也各有高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通过产品、价格、促销等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困难。

2.1.2服装消费需求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 国内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 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服装制品的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 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改革开放近 30 年, 外来文化在不断渗透我国, 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着装上, 人们穿西装、T 恤、牛仔裤的越来越多。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对商品的质量、品种、款式、功能、包装等要求越来越高。另外, 品牌作为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 在追求时尚品位的消费观念占主导的今天,服装商品的购买率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 品牌知名度越高, 其购买的人群范围越广。对于消费者的这些变化, 企业应充分了解, 对症下药。
2.1.3传统服装营销
5 / 13


综观目前的服装行业, 产品结构不合理,“盗版”、“克隆”现象严重, 服装降价、打折成风, 缺乏世界级服装品牌等使消费者对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信任程度呈下降趋势。加上多种
营销渠道并存, 营销渠道管理不善, 滋生了不规范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加入 WTO 后,大量国际品牌“华伦天奴”“、范思哲”、“夏奈尔”、“阿玛尼”、“班尼路”、“佐丹奴”等涌入中国, 凭借其营销、管理、财务等各方面实力, 通过强劲的广告宣传攻势、成功的专柜营销策略、超细分的市场策略、品质化的包装策略、有效的公关策略等各种招数来争取中国服装消费者的青睐, 抢占市场份额, 使差距甚远的中外品牌差距更大, 给中国企业与品牌服装带来了生存压力和危机。
2.1.4现代化服装营销。
生活方式, 新的选择西方营销理论认为, 消费者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量的消费时代; 第二, 质的消费时代; 第三,理性消费时代。我国居民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出现, 标志着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在理性消费时代消费者所注重的不是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 而是与自己生活方式关系的密切程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帮助公司进行准确的定位, 发现新的细分市场, 弥补空白市场的欠缺,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各类顾客的需求,培养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偏好, 提高品牌忠诚度。因此, 企业可以从新的生活方式研究入手更新对消费者的了解,从而作出更好的营销管理决策。
2.2服装网络营销分析 2.2.1服装网络营销的优点
6 / 13


在互联网时代, 服装作为标准化程度高, 质量差异小, 而消费者购买频率较高的产品, 进行网络营销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是节约消费者成本。实体交易环境下, 面对琳琅满目的服装, 消费者往往要逛很多的服装店, 通过一件一件地试穿来寻找满意的服装。这种购衣方式需要花费消费者很多时间和精力。互联网具有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的特点,消费者只要在服装销售目录中输入所要购买服装的相关信息, 很快就能搜索到网站上所有符合要求的服装, 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二是降低销售成本。网上服装直销和网上服装促销等新的销售模式和管理方式, 可以大大降低销售成本。三是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的营销方式, 以消费者为导向, 使消费者拥有比任何时候都更大的选择自由,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满意的商品和服务, 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服装网络营销已经大势所趋。

2.2.2服装营销的问题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服装业电子商务的开展。

电子商务使服装营销中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加便捷,而服装企业要实现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响应, 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计划,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服装企业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各有关方面,如面辅料采购。服装生产。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对市场快速反应的需要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为了顺利实现服装的营销,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问题:
现实感问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购买衣服的购买行为过程如下:消费者首先产生购买某种衣服的信息需求,于是选择某一购物网站进入,然后浏览购物网站的商品分类目
7 / 13


录, 选择其感兴趣的某个商品链接!点击进入,查看商品的详细介绍。在商品的详细介绍页面中, 消费者可以看到该件衣服的价格、尺寸、颜色、面料等!并且通过放大商品图片。可查看更为详细的衣服样式。如果消费者想试穿衣服,有的网站己经设计出了虚拟模特, 供消费者在网上试穿衣服, 当消费者对该件衣服比较满意后,接下来消费者要做的就是下订单#付款等,最终完成网上购物。

整个交易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不能试穿或感受衣料的质感,是消费者上网购衣的最大障碍。

一般消费者在买衣服前,习惯先穿在身上试一试,一方面是看看合体度;
另一方面也想了解着装后的外观和质感。另有调查显示:消费者怯于在网上购衣的原因中,75%是因为不能试穿,78%认为不能触摸到衣料或具体看到衣服买了容易后悔。因此,对于服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 B2C电子商务模式,如何用数字化来描述需要通过触摸来感知的服装性能(如柔软!轻质!滑爽等 ,是服装实现电子商务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研究表明,如果在网上提供试衣服务可以降低20%-40%的退货率,美国的Digibit 公司开发出三维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试衣技术,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体型、体重、年龄先在网上找到个人化的信息,然后以三维模型呈现出来,消费者可据此试衣。

另外, 该公司提供将二维纸样转换成三维服装的技术,从而简化了设计过程,降低了成本。仅这两项服务就可以使公司每年盈利200万美元。

被称为全球第三大零售网站的英国网上服装零售商公司开发了一项网上试衣新技术,借助新开发的网上试衣软件,不仅可以让虚拟模特一件接着一件地试穿,而且还可以让虚拟模特前后左右转动身子,让顾客仔细地从各个侧面加以审视, 很容易选到自己称心如意的新时装。
8 / 13


物流成本问题。物流是指销售物流。即商品从生产者那里经过诸流通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从企业销售成本和商品价格角度考察!物流业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995 年在北京、郑州、石家庄三地对 50多种日用品销售的调查显示:在不计算税金的零售价格中,流通费用高达46%,包括运费14%,包装费3%,装卸费4%,保管费3%,销售费12%,商业企业利润10%。

这说明商品在流通中其附加值大增!流通费用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太大!从而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因此整合销售环节!减少销售费用!成为增加企业利润的重要环节。

这被经济学界称为 “第三利润源泉”。要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在服装电子商务中,物流扮演着重要角色。

个性化服务问题。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相比 服装业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基础。满足顾客需要的个性化定制营销可看作是公司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 即将每个顾客个体看作一个细分市场 实际上就是解决顾客多样化需求与企业供给一般化之间矛盾的一种营销方式。

3策略创新
要进行网络营销, 服装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品牌战略
网络营销要想取得消费者的青睐,必须超越时空的限制, 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在进行服装企业网站的策划前,网络营销企业一定要根据企业品牌的内涵, 按照品牌演绎的需要来规划
网站, 设计栏目。在企业网站内规划品牌子网站是当前网站建设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做法, 通过站中站的品牌活动、品牌故事、形象代言等内容, 把企业网站的 9 / 13


品牌部分相对剥离出来, 单独进行规划, 能有效突出网站的核心部分, 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多方位宣传品牌。在互联网时代,网站是企业站点联系地址, 是企业被识别和选择的对象, 网站也是企业形象的化身, 可以通过网站宣传品牌。首先, 企业应利用电视、杂志、报纸、户外等传统形式, 多方位进行宣传, 使那些还没有进入互联网的用户在上网前就接受企业宣传的品牌, 同时也增强上网用户在离线的状态下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其次, 通过相关链接扩大知名度, 即与不同站点和页面建立链接, 提高被访问率, 同时还可以在有关检索引擎登记, 提供多个转入点, 提高网站的被访问率。以网络直销男士衬衫为主的 PPG 品牌, 就是用巨资多方位宣传打造起来的, 同时由于服装产品的特殊属性, PPG 的广告不但维持一定的广告投放量, 其广告内容的更新几率也更加频繁, 由于服装产品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PPG 常通过广告的不断更新进行应季货品的展示。目前, PPG每个月的广告费用在几千万元人民币, 各类城市晚报、《精品购物指南》、《读者》、《环球时报》和《参考消息》等平面媒体、分众楼宇 LCD、sina 网站等媒体都可见到 PPG 的身影。
为了吸引消费者, 营销网站应重视消费者的网络使用体验。用户上网对企业网站进行整体浏览、互动式交流或进行购买, 由此形成对企业网站的实际体会, 这对企业创建网络品牌至关重要。企业网站应注意做到页面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多样, 点击方便迅速等。有的服装企业的网站在提供基本的企业信息、服装分类、在线购物等信息外, 还有服装面料、服装保养等知识介绍,这对建立品牌忠诚度大有益处。

3.2全方位服务
10 / 13


提供全方位服务网络营销的重要特点就是方便、快捷, 因此服装营销中的服务都要围绕这两点展开。
.发布详细的产品信息。服装产品信息涉及到布料、色彩、款式、规格等多项内容。在网络营销中, 企业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以声光电结合、动静结合的形式, 全面介绍自己的产品。除此之外, 网站还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服装流行信息、搭配建议等与服装相关知识, 特别是如果能向消费者提供服尺码推荐等相关服务, 不仅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服装, 还有利于网站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形成一种互动的购物方式。
提供体验服务。与店铺营销比,网络营销的最大劣势是不能亲自试穿。这对服装营销来说是个致命伤。而现代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撼。利用一定的虚拟技术开发的网上试衣系统, 使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如身临其境一般, 把服装的穿着效果和感觉转化为一种视觉感受, 帮助消费者去选择, 进而完成购买活动。例如: 在进入相关的网站之后, 在导航栏就可以看到一项 my model(自己的模特 的超级链接。点击 my model 后, 即进入了能够让网上购买服装者试衣的网上试衣系统。进入此系统的顾客, 在确认自己的性别后, 需要选择自己的身体、面部、头发等各项特征参数如身高、体重等, 参数选择完毕后, 顾客很快就会看到根据刚输入的参数生成的三维模特, 同时顾客还可以旋转模特来观看它的侧面和背面, 如果顾客
不满意的话,可以修改, 也可以将模特保存在网站上, 以备以后试穿衣服用。顾客要想看自己穿什么衣服更合适, 就可以调出款式库, 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款式和颜色, 直接点击try N( 试穿即可看到自己的模特穿上衣服的效果。
11 / 13


方便退换货。由于服装本身的个性化特点,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服装总会因各种客观或主观原因而退货。退货是否方便以及退货的风险, 也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的重要因素。网站只有合理地处理退货问题, 让消费者觉得即使在网上购买的服装不合适也可以很轻松地退货, 就会大大减少消费者网上购衣的许多顾虑。
提供安全可靠的付款系统 。网络营销还需要安全可靠的付款系统来作后盾。网络消费中的安全主要指现金交易的安全, 以及商品本身的质量安全。装销售网络与银行系统的成功链接, 是网络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一环。这部分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 国内有的企业也已经开始开通银行网上支付, 许多支持网络交易安全的支付方式已经在网上使用并取得较的效果, 网络在线支付体系建设也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比如: 全国较大的淘宝网使用的“支付宝”网络在线支付方式就是针对网络消费市场, 以银行为中介来确保交易双方的交易安全。目前更多的是顾客通过网上购物车订购, 然后通过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付款方式完成支付。
3.3服装个性定制化
实行服装个性化定制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定制生产服装产品, 是服装网络营销的一大优势。定制则是将市场细分达到极限, 将每一个顾客当作一个细分市场, 充分了解其特殊需求, 以需定产。顾客参与设计的大规模定制, 使得顾客既能享受适合自己的产品, 又能享受参与设计的成就感; 同时, 企业只生产满足顾客需求的服装, 也就无库存之忧。在网络营销中, 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双向沟通特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企业引导下对服装和服务进行选择甚至自主设计, 企业可以利用网络与顾客交流, 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 12 / 13


设计、开发和生产产品。由于满足了个性化的需要, 消费者会承担自己愿意付出的价格成本。
大规模定制模式首先在汽车、电脑等行业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而在服装制造业虽刚刚起步, 但发展很快。目前应用较为成功的企业有美国的 IC3D 公司和 Levi s 公司, 顾客进入该公司网站后, 通过公司搭建的商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完成定制服的设计。比如: IC3D 公司提供牛仔裤
13 / 13


推荐访问:优势 数字 打造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论文1500字 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论文1500字 发展数字经济论文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