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对坚持和加强党领导认识与理解(完整文档)

2022对坚持和加强党领导认识与理解(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22 16: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对坚持和加强党领导认识与理解(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对坚持和加强党领导认识与理解(完整文档)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与理解4篇

第1篇: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与理解

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摘要: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们受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邓小平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有步骤地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

  关键词: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改革 党政分开

一、为什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及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必然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

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
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够,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
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是重中之重。邓小平在对待党的领导问题上的基本思想是:一要坚持,二要改善。早在1980年他就提出了“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的科学命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邓小平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说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不能动摇;
改善党的领导是说要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等,提高当的领导水平。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
不改善党的领导,也不可能坚持党的领导。

  在对待党的领导问题上,改善党的领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邓小平更为关心和着重注意解决的问题,他说过:“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二、如何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1、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改革党的领导制度

  邓小平从执政党的特点出发,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早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针对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一些党员和干部沾染官僚主义习气和滋长骄傲自满情绪情况,在强调加强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强调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当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全面论述了加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及其历史根源、思想根源,指出了加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是我们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和当内生活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改善当的领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邓小平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这些弊端是什么呢?他明确指出:“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为此,邓小平围绕这些极其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在领导体制的改革方面,提出了“要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分开”。这里,邓小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党组织不是政府,更不是国家的权利机关。邓小平认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

  2、加强思想教育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

  在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上,邓小平把视线盯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领域。他指出:“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央认为,从原则上说,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如果一时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至少也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上,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邓小平之所以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改善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是因为在他看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一切任务的有力保证。

  特别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思想容易引起波动,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种种矛盾,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是改善党的领导问题的重要内容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也是邓小平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上关注的内容之一。党的领导方式是事项当的领导途径、形式和方法的总称。领导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领导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科学的领导方式,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条件。

  过去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对于领导革命的胜利和计划条件下的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行群众路线,过去主要是通过群众运动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仍沿袭过去战争年代的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和群众运动的领导方式,这就使党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形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过分依赖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家政治生活的现象。其结果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邓小平提出,“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在他看来,新时期党的领导的实现主要是靠以下的运作方式:一是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群众;
二是靠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工作来团结群众;
三是靠好的党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

  三、小结

  邓小平突出的把改善当的领导问题摆到全党的面前。以冷静的态度回顾过去,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现实和关注未来,科学的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新的任务和时代特点,不但提出了要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改善党的领导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概念和新举措,为我们党勾画了一幅在新的历史时期改善党的领导的美好蓝图。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将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之路!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邓小平治国方略》邓剑秋 陈建华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 《邓小平政治体制理论研究》李景治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篇: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与理解

对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几点认识

□ 陈田贵

【期刊名称】人大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3

【总页数】3

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就如何进一步坚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地方人大工作,谈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建立的历史选择,是体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要求人大一切工作必须体现党的意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必须贯彻落实。因此,必须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维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党领导下的全局工作之中,紧紧围绕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实人大工作,在实践中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要坚决贯彻党的决策部署,确保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确保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确保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在党委领导下统筹安排地方立法、监督调研、重大事项决定等各方面工作,确保人大与党委合拍合力。要通过监督,及时督促“一府两院”,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保证党的意图实现。

第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进和规范向党组织请示报告制度

党内请示报告制度作为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制领导的有效工作机制,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制度。对人大工作而言,坚持和完善请示报告制度有利于推动人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有利于规范党委和人大的关系、有利于反映代表和民众的心声。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工作,是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

在决定重大事项、研究重大问题方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召开重要会议、作出重要决议决定、开展重大活动、决定重要事项时都应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经过党委批准后再予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应随时向党委汇报进展情况,保证落实党委意见不走样。

在立法工作方面。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对此,地方人大在行使立法权,提出立法建议、明确立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立法队伍建设等,以及制定政治立法、重大经济社会方面立法时,要主动加强向同级党委的请示报告,确保立法工作充分体现党的主张,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在依法有效开展监督工作方面。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布局的深入贯彻落实。要建立健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规定,将规定草案提请同级党委审定,明确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范畴。要根据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规定及时确定重大事项“年度清单”,报请党委研究同意后列入年度工作要点。要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过程中坚持以党委的决策作为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政治依据和行动方向。

在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牢把握人大作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作用和性质,将新思想融汇贯彻到推动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探索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及时准确地将人大代表、基层群众所反映的重大问题和情况报送同级党委;
在人大行使人事任免权过程中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确保党委人事意图的顺利实现。

第四,坚持党的领导要重视发挥人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又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地方人大,坚持党对人大工作领导,就是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积极落实党的任务,奋力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篇章。一是要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研究具体的落实意见,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完成党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依法执政工作,使党组织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和人大决议决定,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任命为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讨论决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议题议程、重要工作、重要活动、工作要点、工作报告等重大事项,由人大常委会党组研究讨论报本级党委同意后,再按法定程序进行;
其他重大问题,先由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讨论后再按法定程序处理。发挥民主决策主渠道作用,畅通和拓宽舆情信息获取途径,及时向本级党委反映社情民意。二是要重视发挥党组成员的骨干作用,及时召开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党员负责人会议,通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党员同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意图顺利实现。三是要重视发挥人大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临时党组织和代表中党员的作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动员、团结、带领全体代表和机关干部,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意图。为此,要抓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中的党员队伍建设,使其深刻认识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切实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

第3篇: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与理解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摘要: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矛盾都比较复杂。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国内来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长期积累的许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本人从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如何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分析,以此来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长期;
坚持;
改善;
党的领导;
中华复兴

一、改善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面对党内出现的“四种危险”,党要带领人民完成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式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及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必然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
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
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够,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
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 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改善党的领导,则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



(2) 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经说过:“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这个精辟论断,对于我们理解新形势下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和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坚持党的领导也就成为空洞的、没有感召力的口号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3) 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思路:一是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二是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三是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总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中国历史的方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和建设取得胜利。任何怀疑、削弱、否定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的观点与做法,都是根本错误和十分有害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旅游管理三班 张孙越 袁美玉 刘乐乐 张莹 宋文娟

第4篇: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与理解

深刻理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作者:姚桓
来源:《学习活页文选》2017年第63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重中之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阐明了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对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提纲挈领作用,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保证作用。

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就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建设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总要求提出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三个逻辑相统一的落脚点。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为了自身建设而进行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能力,最终完成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索。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二大要求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明确了党的建设基本方向。此后,我们党在探索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总是把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密切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中,一以贯之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自身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抓紧抓实,才使我们党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战胜了一个个挑战。同时,党自身也在领导伟大事业的实践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遇与挑战、美好前景与艰难险阻都前所未有地摆在中国共产黨和中国人民面前。如何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中的关键、重中之重是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要求我们对党的领导有新定位,对党的领导和党自身建设关系的认识有新提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审时度势,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到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看起来只是几个字词的变化,实则意味深长、意义重大。显然,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以此作为党的建设总目标,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才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

推荐访问:理解 党领导 对坚持和加强党领导认识与理解 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与理解 谈谈你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