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红色旅游(全文)

红色旅游(全文)

时间:2022-08-31 10:0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色旅游(全文),供大家参考。

红色旅游(全文)

 

 【摘要】

 鄂豫边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如行政区域划分过于明显、 合作主体倚重于政府导致的合作优势难以发挥、 发展水平低下等缺陷。

 因此,加强区域合作,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科学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

 鄂豫边区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科学发展

 鄂豫边区被称为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 ,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堪称绿色生态海洋。

 鄂豫边区指的是以传统的“大别山区”为核心的邻近区域,主要包括河南的信阳市和湖北的孝感市、 黄冈市,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

 如何加强区域合作,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促进该区域红色旅游科学发展,是促进该地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 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 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 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 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开展红色旅游,必须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与全国其它红色旅游地区比较,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系列特征。

  1、 革命历史的厚重性。

 从辛亥革命开始这里就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里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红二十五军、 红二十八军创建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基地,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等等,为该地区遗留下了 极其丰富的革命遗迹,进而形成红色旅游资源体系。

 大量的革命遗存,折射出革命历史深深的厚重性。

  2、 红色资源的聚集性。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明显的聚集性。

 以新县为例,仅遗迹、 遗址类革命文物就达 90 余处,革命纪念地 365 处。

 该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43 处等。中国十二个大将军县,这里有四处,湖北红安 61 人、 湖北大悟 37 人、 河南新县 35 人、 湖北麻城 26 人。

 此处诞生了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500 多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湖北红安被徐向前元帅题词概括为:“两百个将军 同一个故乡 ”,这在中国绝无仅有。

  3、 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性。

 产生于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 民舞、民间曲艺、 民间文学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以红安县为例,该县仅民歌就有《送郎当红军》、《董必武回故乡》 等 200 多首;还有民舞如《天足舞》、《大刀舞》、《绣山情》 等 40 多个;有鼓书《王秀松大义灭亲》、 快板剧《张南一豪气冲天》 等曲艺节目 20 多曲。

 商城县的《八月桂花遍地开》 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这种以坚定的革命信念、 顽强的战斗作风、 高尚的思想品质、 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成为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

  4、 革命事迹的可歌性。

 当革命处于高潮时,边区人民拥军参军,出现了父送子、 妻送夫、兄送弟、 姐携妹参加红军的动人情景;当革命处于低潮时,边区人民的革命信念毫不动摇,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敌人洗劫后,边区许多城乡 成为废墟。

 当年发动黄麻起义的七里区成了“无人区”,紫云区成了“死人区”。

 在这里,为了革命的胜利,仅黄安人民就奉献了 14 万生命,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 22552 名 。

 许世友,这位新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七次参加敢死队,十二次负伤,从战士变成了将军。

  5、 红色旅游资源的伴生性。

 这里是大别山脉的中心区,从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矿山开发,保存着完好的生态资源、 森林资源、 山地资源和众多的自然景观资源。

 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巨匠,留存了以佛教祖庭、 东坡赤壁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和大量珍贵的历史景观,此外还有历史上的乡 风民俗,如红军鞋、 芒鞋、 绣花鞋垫、 竹簰等等,都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红色资源伴随着绿色生态资源,革命战争遗存伴随着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伴随着淳厚的乡 风民俗资源,又构成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另一大特色。

  二、 区域合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如此丰厚,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特色,但在全国大力倡导红色

 旅游的今天,这里的旅游产业发展依然缓慢,究其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行政区划切断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

 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是在长期革命战争环境中,依托大别山区而形成的,本来是一个完整的资源体系。

 在现行旅游管理体制下,完整的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行政隶属关系各异,带来发展思路的分歧,致使边区原本系统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被人为的条块分割,缺乏统一规划和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区域协同发展不够,无法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体现。

 另外,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建设、 重复建设,相似的纪念馆、 纪念塔几乎县县都有,甚至某些乡 镇也建,不仅造成旅游资源和建设资源的极度浪费,也使区域旅游产品难以形成竞争合力。

  2、 跨区域大型旅游企业主体严重缺失。

 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体。

 没有政府的介入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合作就会失去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2008 年的国内旅游交流会上,湖北、 河南、 安徽三省联合打造的“魅力鄂豫皖,红色大别山”旅游产品集体向公众进行展示,但是只有政府倡导而没有旅游企业参与,区域合作难以深入持久,旅游产业也难以快速发展。

 旅游企业是旅游经济运行的主体,也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 提供者,更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中坚力量。

 鄂豫边区旅游发展中,政府应着力扶持和培育旅游企业,特别是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积极鼓励参与区域旅游合作。

 而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旅游企业被边缘化,角色定位模糊,特别是缺乏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区域合作。

 旅游市场主体的缺失,往往导致区域合作流于形式。

  3、 旅游产品单一,合作范围狭窄。

 红色旅游应与绿色自然风光旅游、 特色农业旅游以及民俗风情旅游等多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而鄂豫边区的一些地区,对革命历史文化潜力挖掘不够,表现方法陈旧,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片面理解了 “红色”概念,过分突出了 政治色彩,未能将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融人红色旅游中,无法激起游客的兴趣。

 并且景点内容和表现形式雷同,导致恶性竞争。

 纪念碑、 烈士雕像、 伟人故居等这些具有红色旅游特征的景点,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文化、 休闲、 体验、 娱乐等设施及产品。

 因此,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单一,合作范围狭窄,更谈不上深度区域合作。

  4、 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

 虽然鄂豫边区的当地政府早就提出要进行联合开发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但是合作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混乱。

 在一个行政范围内,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属民政部门管,有的则划归文化部门,有的旅游资源又划归旅游部门来管理,缺乏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

 再加上统一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经行政区划纵向分割,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这样一来,如何开发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既缺乏统一规划,又没有进行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利用,更无法对外加强宣传力度,形成红色旅游品牌。

 一些曾对中国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遗址(遗迹)至今世人知之甚少,比如位于信阳罗山县境内的著名革命历史纪念地“何家冲”,甚至连一部分本地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吸引外地游客。

  5、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展示手段单一落后。

 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其自身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娱乐性、 感染力、 体验性不强。革命遗址、 旧址、 纪念馆大多以静态展示为主,展示内容雷同,展示方式单调、 僵硬,多为文字加图片的平面介绍,枯噪乏味,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者的消费取向。

 “一张桌子一条凳,两块床板一盏灯,游客进门就转身”的尴尬现象屡见不鲜。

 而且,更缺乏对区域内山林景观、 人文景观和革命文化、 民俗风情等资源深度开发,旅游者在游览这类景区(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的活动。

 因此,游客在此类景点的停留时间一般不长。

 三、 实现鄂豫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 以红带绿,以绿促红,进行整体科学规划。

 边区红色旅游要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先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

 边区各地方政府、 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区域间和部门间的合作,组织专家学者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边区红色旅游的特性和规律,全

 面制定出区域整体规划方案。

 集中建设,大力发展,策划具有震撼力、 吸引力的项目,突出鄂豫边区红色旅游的鲜明特色,打造统一的红色旅游精品。

 本文认为,以 “风云大别山 红绿总相宜” 作为大别山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定位是合乎实际的。

 要推行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旅游开发策略,以“红”感召市场,以“绿”拓展市场,以体验型休闲度假引领市场,以文化助推旅游市场。

  2、 整合多种旅游资源,加强资源深度开发。

 本来鄂豫边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厚,红色旅游资源自身厚重、 聚集,特别是伴随生态资源、 森林资源、 山地资源和众多的革命文化资源、 民俗民风资源,是一座旅游资源宝库。

 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就是要求在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时,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深度开发。

 这不仅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也是红色旅游特点所要求的。

 这是因为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市场范围相对狭小,在相同的条件下,一般游客是不会把红色旅游作为首选目的地的。

 而且红色旅游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客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把红色旅游资源和其它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又可以增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实现旅游规模效应。

 在进行多种旅游资源的整合时,要与边区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走红色与绿色、 教育与休闲、 民俗与乡 风、 生态与人文、 互动与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结合。

  3、 创新边区红色旅游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鄂豫边区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省,为加强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应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从行政区域的划分向自然区域结合、 以自然区域为主的转变。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种高层次、 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和机制,打破传统的行政条块分割、 地区封锁和各自为政的格局,加强边区红色旅游的统筹规划、 宏观调控和协调发展,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合力。

 其次,在对边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管理中,要遵循生态旅游所要求的“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实行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的策略。

 另外要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条例,加强对红色景观的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并进,从而使边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 大力培育与扶持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是旅游市场的主体。

 发展鄂豫边区红色旅游的重要措施是各地政府要扶持和培育一大批旅游企业,制定可行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区域内旅游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在联合中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旅游企业,发挥企业在旅游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推荐访问: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 全文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