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精选推荐】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28 08:4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州十大历史故事【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精选推荐】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一座城市的成熟度,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对自身传统、 历史文化的追寻、认同和承续。

 在大文化的架构里, 历史故事作为一种口述体的历史经典, 向人们描述的就是关于一个城市、 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

 历史故事能够展示出岁月 演进中渐次形成的城市个性和魅力。

 郑州,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她的性格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凝结而成, 且又发扬光大, 熠熠生辉。

 两年前, 郑州市旅游局组织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纪盘点” 工程中, 专家与群众相结合, 评出了“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

 这是一项惠及今人、 泽被后人的历史文化工程。

 所评选出的历史故事, 流传广泛, 影响深远。

 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夏, 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

 《史记》 中说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 过家门不敢入” , 老百姓盛赞大禹治水的献身精神。

 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郑州登封阳城。

 春秋战国时期, 郑国、 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 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

 《左传》 中记载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的“掘地见母” 故事。

 在郑州荥阳京襄城3 公里处的一个叫阴司涧的地方, 传说就是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黄泉” 之地。

 郑州地处中原要冲, 当取天下之日, 中原在所必争。

 “楚河汉界” 说的是公元前2 02 年刘邦、 项羽对垒于郑州广武的故事。

 广武山古战场上的遗迹, 有两军对峙之汉霸二王城,有“中分天下” 之鸿沟。

 刘项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 后来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楚河” 、 “汉界” 。

 东汉末年, 袁绍成为雄踞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

 他自恃兵多粮足, 于建安四年亲率步兵1 0 万、 骑兵2 万, 南下攻打许都。

 曹操被迫以两万的劣势兵力相拒于郑州中牟的官渡,最终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 悲壮惨烈, 已经融会进历史的长河中, 叠藏在文典史籍里,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

 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去的是泰山, 惟独武则天登嵩山, 封中岳。

 “武则天封嵩山”的故事, 记述了她和嵩山的难解之缘。

 她年近八旬时, 又登嵩山, 在那里向上苍投下除罪金简一通, 祈求神灵宽恕自己的过错, 流露出一位杰出而复杂的女人的敬畏。

 这通金简现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 在3 年里研制出1 3 种天文仪器。

 “郭守敬测天” 讲述的是他在郑州登封告成筑观星台测天象的故事。

 他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比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的“格里高利历” 早三百年。

 郭守敬计算出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 与今天人类所知实际时间只差2 6 秒。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中还有几个以巨大生命力流传千百年的历史故事, 如“汉武帝封将军柏” 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在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封柏树为将军, 现在还有两棵“阅世三千岁” 的古柏活在嵩阳书院内; 晋朝有美男子潘岳, 是郑州中牟人, 民间里巷千百年流传着这位郑州美男子的轶闻趣事;“达摩面壁”讲述了禅宗始祖达摩择嵩山而创立禅宗,面壁十年, 至今达摩面壁的石洞仍在; 在民间还流传有“十三棍僧救唐王” 的故事, “唐嵩岳少林寺碑” 有专门记载, 电影《少林寺》 名扬海外, 中国功夫走向世界, 都得益于这段传奇。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是这座文明古城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十大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先民们的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以及智慧、 创造力, 给我们平添了热情、 勇敢、 沉着、 机智和自信, 有利于古为今用, 开掘文化资源, 开发旅游产品,提高城市品位, 树立名城形象,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开拓出更为广阔而深邃的发展空间。

 1. 大禹治水

 据《淮南子》 记载:

 “禹治洪水, 凿辗辕开, 谓与涂山氏曰:

 ‘欲饷,

 闻鼓声乃来。

 ’禹跳石, 误中鼓, 涂山氏往, 见禹化为熊, 惭而去。

 至嵩山脚下化为石, 禹曰:

 ‘归我子!

 ’石破北方而启生。

 ”

  传说, 古时候这里洪水滔天, 吞没了大片的土地和山川, 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舜帝派大禹到嵩山治理洪水。

 禹来到嵩山后, 决定在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的辗辕山打开一条疏洪泻流的通道。

 那时大禹的妻子涂山氏, 为了支持丈夫治水, 也来到嵩山, 每天给大禹缝衣做饭。

 一天, 大禹在上工以前, 对涂山氏说:

 “你听见我的击鼓声, 就来送饭。

 , ’ 说完, 就去治水了。

 涂山氏准备好饭食, 单等着鼓声传来。

 大禹为了尽快凿开山间通道, 就变成了一只大熊, 在山间来来往往, 开山凿石, 忙碌不停, 连饭都忘了吃。

 谁知一不小心, 竟把一块石头踢落崖下, 恰好击在鼓上, 涂山氏听到鼓声, 急忙把准备好的饭食送到辕辕山下。

 可是她东张西望却不见丈夫的踪影, 只见一只大熊在山间跳跃治水。

 她心中一惊, 羞惭之下便向山下跑去。

 跑了一阵, 涂山氏跑不动了, 化成了一座巨石。

 大禹见此情景, 大呼:

 “还我孩子! ’ ’ 只听一声巨响, 石破北方, 一个男孩出生了。

 这个男孩就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启。

 石破生启的巨石高约 10 米, 围长 43 米, 人称“启母石” 。

 所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就是指的这个地方。

 由于大禹和妻子涂山氏治水有功, 大禹被封为夏伯, 后建都阳城。

 大禹和妻子死了以后, 汉代为表彰启的母亲涂山氏支持丈夫治水的功绩, 便在中岳嵩山 72 峰中的万岁峰下, 建了一座“启母庙” , 并立下《启母阙》 。

  2. 掘地见母

 据《左传· 隐公元年》 记载:

 郑庄公弟兄二人, 母亲武姜因生庄公时难产, 因此对他心生厌恶, 取名“寤生” , 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宠爱。

 按照古制, 寤生是老大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 成为郑国君主。

 母亲武姜更加心怀不满, 千方百计培养叔段的势力, 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

 于是她就替叔段请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郑州上街) , 庄公不同意, 武姜又请庄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荥阳) , 庄公同意了。

 叔段到京后, 称京城太叔, 招兵买马, 修筑城墙, 准备谋反。

 卿士祭仲发现后告诉了庄公, 庄公说:“只要我母亲武姜愿意, 有什么关系。

 ”祭仲说:

 “武姜没有满足的时候, 不如早点把他们安置个合适的地方, 不然就难对付了。

 ”庄公说:

 “多行不义必自 毙。

 你等着瞧吧! ” 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 72 2 年) , 叔段认为时机成熟, 就和母亲商量谋反日期, 武姜作出决定后就回信给叔段, 让他立即起兵, 自己做为内应。

 此时, 郑庄公早已发现他俩的阴谋, 截获了密信。

 拿到证据后, 郑庄公即派公孙吕率二百辆兵车包围了京襄城, 叔段措手不及仓皇逃至鄢陵, 又被庄公追杀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辉县) 后自杀。

  这样以来, 庄公对姜武更加不满, 扬言“我俩不到黄泉不再见面” 。

 庄公就把武姜送到颍地(今登封颍阳) 居住。

 过了一段时间, 庄公有些后悔, 在设宴招待管颍地的官员颍考叔时, 颍考叔想和解他们母子的关系, 于是在用餐时把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在了袖子里。

 庄公感到非常奇怪, 就问:

 “这是何意?” 颍考叔说:

 “我母亲常年在乡下没吃过君主赐的饭食,我想给她带一些回去, 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

 ” 郑庄公就讲了与自己母亲关系破裂的经过。颖考叔说:

 “这好办。

 我们可以掘地道至黄泉, 筑成甬道和庭室, 在那里, 你们不就可以见面了吗?” 庄公深感此法妥当, 就委托颍考叔办理此事。

 于是颍考叔迅速行动, 在京襄城很快挖成了一个地道, 请庄公和母亲在那里见面。

 母子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 从此言归于好。这即是著名的“掘地见母” 故事的由来。

 3. 楚河汉界

 公元前 205 年夏, 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 大败汉军, 刘邦退到荣阳, 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公元前 204 年楚军包围了荥阳, 刘邦感到形势危急, 向项羽求和。

 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 拒绝汉军的讲和要求, 并决定乘胜追击。

 刘邦势单兵弱, 但非常善于用计谋之人。他接受谋士陈平建议, 对楚军实行反间计, 设法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项羽虽勇却无谋,不知是刘邦的计策, 果然对范增生疑, 并把他驱逐出军。

 范增蒙受不白之冤, 含恨离开, 途中病死。

 从此, 项羽失去了智多星, 多误战机。

 当时楚军锐气正旺, 对荥阳加紧了围攻, 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

 相貌酷似刘邦的大将纪信为解汉王安危, 为了汉军的生存, 决定牺牲自己, 建议刘邦逃走。

 刘邦在陈平的劝说下,深被纪信之举所感动, 于是让纪信穿上汉王服乘汉王车扮汉王出荥阳东门诈降, 自己则趁机从西门出逃至成皋。

 项羽发现上当后即焚了纪信, 发兵荥阳, 攻破成皋。

 刘邦又迅速从成皋逃出, 北渡黄河, 军至修武, 得到韩信的援 助, 势力又壮大起来。

 他接受以往教训, 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作持久战, 以消耗楚军兵力。

 同时, 又派兵袭楚烧其粮草。

 秋天, 项羽率兵东进开封、 商丘一带作战, 留部将曹咎守成皋。

 并再三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与汉军交锋。

 汉军得知情报后, 多次到城下叫阵谩骂, 曹咎不忍羞辱, 怒而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

 当船至河中时被汉军突袭而败, 曹咎后悔不迭, 自知无颜见项羽遂自杀身亡。

 刘邦复取成皋, 屯兵广武, 取敖仓之粮而用。

 项羽闻知成皋失守, 急回师广武, 刘邦闭城不出。

 楚军粮食缺乏不利久战。

 为了迫使刘邦投降, 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 上, 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 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

 ” 刘邦故作镇静地说:

 ‘‘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 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兄弟,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

 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 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

 , ’ 听后项羽更加恼怒, 决定杀掉刘太公。

 这时, 项伯劝项羽道:

 “杀太公不是时候, 也对楚军不利。

 ” 项从其言, 太公幸存。

 此后不久, 刘邦兵分两路, 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 一面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 山东一带。

 从此汉军有了更为巩固的后方, 关中的萧何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兵员、粮饷。

 而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 危机四伏, 形势发生了逆转, 楚军渐弱, 汉军日 盛。

 公兀前202 年秋, 楚军粮尽, 无奈之下与汉军讲和, 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 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这即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 故事的由来。

 4. 郭守敬测天

 元朝的郭守敬(1231 年一一 1316 年) 字若思, 河北邢台人。

 自幼“巧思绝人” , 一生之中勇于实践和革新, 在水利学、 天文学和数学等方面, 都有很高的成就,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 1276 年) , 兼任知太史院事(官名) 的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奏本, 建议修订历法, 他还说道:

 “修订历法的根本方法, 在于做广泛的天文气象测验。

 ”

 元世祖令他和王恂等主持历法改革工作。

 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 , 为此, 他用 3 年时间制作出十余件天文仪器, 并向监候官们说明天文观测的目的、 方法和要求, 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 27 个天象观测站, 为编制新的历法而搜集着各种天文气象资料。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 1279 年) , 郭守敬招募匠工, 按照他的建台设计方案, 率众在“周公测景台” 旁, 动工建造自己的“观星台” 。

 工匠们夜以继日, 仅用了两个月 时间就建成了。

 与此同时, 郭守敬还呕心沥血地研制和革新天文仪器。

 先后制造了简仪、 仰仪、 候极仪、 高表、 悬正仪等观测天象的仪器, 除了自 己应用外, 并推广到全国各站去。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 1281 年) , 郭守敬的《授时历》 颁行天下, 各地司农官积极推广, 农民群众使用后拍手叫好。

 据《元史· 天文志》 上说, “从此, 八十年间, 司天文官遵而用之” , 没有发生过差错。

 《授时历》 竟准确到这种程度, 实在令人敬佩! 他们计算的以 365. 2425 日为一年, 合

 今天是 365 日 5 时 49 分 12 秒, 经现代天文学家鉴定, 它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 秒。

 《授时历》 与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阳历(即格里高利历) 完全一致, 但“格历” 比它却晚了 300 年。

  5. 汉武帝封将军柏

 在登封嵩阳书院内有三棵“古柏军” , 最小的称为“大将将军” , 最大的偏称为“二将军” 和“三将军” , 将军柏名不符实, 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趣谈。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 正月 , 汉武帝刘彻登游嵩山加封中岳后, 又来到这里(当时叫嵩阳道观) 游览, 他一进门, 看见一棵柏树身材高大, 枝叶茂密, 赞叹不已, 说道:

 “朕,游遍天下, 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呢! ” 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 感叹之余, 信口赐封它为“大将军” 。

  封罢大将军, 汉武帝在群臣的呼拥下, 朝院内走去。

 来到正院, 迎面又看见一棵大柏树, 这棵柏树要比“大将军” 大得多, 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

 但金口已开, 没法更改。

 最后,他还是拿定主意, 指着面前的大柏树说:

 “朕封你为二将军。

 ” 当时群臣觉得加封的不合理,想向皇上建议, 但又不敢直言, 只好向皇上提示说:

 “这棵柏树比前院那棵柏树大得多呀! ”汉武帝固执已见, 大声斥责道:“什么大呀! 小呀! 先人者为主。

 ” 群臣吓得连忙叩头称 “是” ,谁也不敢再吭了。

  汉武帝继续往前走, 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 他犹豫了一下, 心想, 怎么一棵比一棵大?可我已赐封在先, 又不能改口, 还是按先来后到次序加封吧。

 于是面对柏树说:

 “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

 ” 群臣们面面相觑, 再也不敢作声。

 三棵受封的大柏树, 因皇帝封的不合理, 都感到不是滋味。

 “三将军” 柏认为自己是嵩山中最大的柏树, 却封了个“三将军” ,太不合理, 又恼又怒, 一气之下, 枝叶枯萎, 一命呜呼! ...

推荐访问: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十大 郑州 历史故事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