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11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8-23 12:05: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1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2011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 “十一五” 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十一五” 时期, 是东营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 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东营时的重要讲话,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攻坚克难,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黄河三角洲开发实现重大突破、 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一五” 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经济总量快速膨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初步统计, 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2360 亿元, 比 2005 年翻一番, 按可比口径, 年均增长 1 4.4%, 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 25 位。

 工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100 亿元、增加值 1 740 亿元, 分别是 2005 年的 3.8 倍和 2 倍; 收入过 10 亿元企业新增 54 家, 过百亿元企业达到 10 家。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全市实现工业利税 1 1 00 亿元、 利润 720 亿元, 分别是 2005 年的 1 .9 倍和 1.6 倍; 地方财政收入 1 04.88 亿元, 是 2005年的 2.7 倍, 年均增长 22.2%。

 投资、 消费不断扩大, “十一五”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626 亿元, 是“十五” 的 2.5 倍, 年均增长 21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8 亿元, 年均增长 1 9.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 567.1 亿元、 贷款余额 1 1 48.1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1 9.2%、 22.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层次大幅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由 4.2:

 79.7:

 1 6.1 调整为 3.6:

 72.7:

 23.7。

 石油工业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快速突破, 油地结构调整为 3:

 7。

 市属经济快速发展, 县域经济拉开新框架,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四大主体产业区实现重大突破。

 临港产业区, 港口建设和园区配套取得重大进展, 引进了一批大项目, 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

 高端产业区实现跨越发展, 五年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翻了两番, 引进过亿元项目 1 39 个, 电子信息、 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等高端产业初具规模, 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快速起步, 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湿地公园建成投用,成为国家 4A 级景区。

 生态高效农业区成为新亮点, 现代渔业示范区完成投资 1 2 亿元, 14 万亩养殖区投入生产, 研发中心大楼投用; 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快速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 广汽吉奥汽车、 LED 照明、 光伏太阳能等项目相继落地,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 12 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优化提升, 化工、 轮胎、 纺织等产业 8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服务业加速发展, 文化旅游、 现代物流、 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会展业快速起步, 服务业比重提高 7.6 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快速推进, 组建了 5 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三农” 工作不断加强, 城乡 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

 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五年市财政支持“三农” 资金 35.77 亿元,是“十五” 时期的 1 .9 倍。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渔业、 畜牧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 1 74 万亩, 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 1 300 个。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 508 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492 个。

 品牌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1 6 个农产品获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 黄河口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改造中低产田 58 万亩、 灌渠 10 条, 治理骨干河道 334 公里, 维修病险水库 7 座, 建设改造农村公路 2889 公里、 危桥 90 座,新建农房 5.3 万户, 改造危房 1.6 万户, 新增沼气用户 5.2 万户, 解决了 93.8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农民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五年培训农民 53.7 万人次。

 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拉开, 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60%。

 民生持续改善, 人民群众得到更多 实惠。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657 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8206 元,年均分别增长 9.6%和 1 2.3%。

 就业再就业不断扩大,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 20.1 万人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8.4 万人次,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 99.7%, 新农合参保率达到 99.6%, 企业养老保险征缴率达到 99.7%, 工伤保险征缴率达到 1 00%,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 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各类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 4 次提高城市低保标准, 3 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 5 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 连续 5 年上调企业

 退休人员待遇, 两次提高物价补贴标准, 去年底又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了一次性物价补贴。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 建设保障性住房 2.9 万套、 棚户区安置房 3922 套, 支持油田建设职工住房 3.2 万套。

 城市社区集中整治全面展开, 黄河南展区房台拓展和供水工程完工。

 圆满完成了援建北川任务, 帮扶新疆疏勒和支援重庆酉阳工作扎实推进。

 刚刚过去的 2010 年, 是意义重大、 很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 是“十一五” 各项任务目标圆满收尾, 东营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的一年。

 这一年, 是国家战略高点起步, 开发建设顺利推进的一年。

 这一年, 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全面拉开发展框架的一年。

 这一年, 是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一年。

 这一年, 是城乡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富民强市迈出更大步伐的一年。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2010 年的东营硕果累累、 凯歌高奏, 为“十一五” 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承载能力快速提高。

 广利河综合治理三年任务全面完成, “三园一区一岸线”工程取得重大成效, 体育公园、 文化公园和会展中心投入使用, 科技公园软件大厦建成投用, 清风湖景区成为全国首个新光源示范区, 水城景观初步显现。

 黄河水城深度开发加快推进, 金融商务中心、 河海风情娱乐城、 水城之窗、 水城雪莲剧院等项目开工建设。

 五年新建改造城市道路 280 公里、 桥梁 38 座, 新增绿地 1564 万平方米, 新建公园 13 座, 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建成区达到 140 平方公里。

 东营港 2 个 3 万吨码头建成投用, 实现外轮开放, 2 个 5 万吨液体化工码头开工建设。

 广利港航道整治工程已经省发改委核准。

 东营机场 4D 级改造全面完成, 新航站楼即将投用。

 威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建成通车, 德大、 黄大铁路开工建设。

 变电容量翻了两番, 供电能力大大增强。

 “数字化东营” 深入推进, 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实施节能技改项目 362 个, 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

 实施减排项目 136 个, 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 8 座、 垃圾处理场 5 座, 17 家电厂全部完成脱硫改造, 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进展顺利, 省控重点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

 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建成了 22 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2%,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 38. 65%和 18%, 圆满完成了“十一五” 节能减排目标。

 “三网” 绿化构筑起主体框架, 累计植树 7416 万株, 绿化面积 72. 5 万亩, 被命名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实施了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等工程,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金融创新成效明显, 引进了 7 家股份制银行, 组建了 3 家村镇银行和 1 家农村商业银行, 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获准筹建。

 财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机制进一步健全, 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企业改革取得新成效, 4 家企业成功上市。

 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 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农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成效明显,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启动。

 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组建了东营广播电视台、 市演艺公司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扎实推进。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全市进出口总值达到 79. 6 亿美元, 其中出口 27. 6 亿美元, 分别增长 4. 4 倍和 2. 2 倍。五年实际利用外资 8. 6 亿美元, 有 6 家世界 500 强企业落户东营。

 “走出去” 步伐加快, 境外投资、 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快速增长。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五年市财政投向社会事业 60. 76 亿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得到加强, 全部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被评为首批“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 。

 实施了校舍安全改造等工程, 中心城区 3 座小学建成投用, 技术学院和胜利一中迁建进展顺利。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建成了市人民医院病房楼、 乡镇卫生院等卫生服务设施, 实行了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 建成了一批文化场馆, 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 成功举办了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节庆活动, 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推出了《黄河入海流》 等文化精品。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成功举办了三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连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新闻出版、 文学艺术、 社会科学等事业健康发展, 国防教育、 人民防空、 民兵预备役、 双拥共建和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明显, 妇女儿童、 青少年、 残疾人、 慈善、 老龄事业持续发展, 外事侨务、 民族宗教、 对台、 档案、 统计、史志、 无线电管理、 地名、 仲裁、 气象和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 “从我做起, 走向文明” 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市民文明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普法和依法治理深入开展, “五五” 普法全面完成,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建立了市长公开电话、 市长市民对话会制度。

 平安东营建设全面推进, 社会矛盾化解、 社会管理创新、 公

 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 信访工作得到加强, 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基层单位内部安保工作扎实推进, 严打整治斗争深入开展, 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安全生产监管有力,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下降。

 食品药品安全、 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大。

 应急管理体系得到加强。

 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五年,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坚持从东营实际出发, 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 着力提升发展境界, 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发展举措, 着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抓住总战略不动摇, 提升东营发展新境界。

 回顾“十一五”, 我们最大的收获, 就是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确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

 2007 年, 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充分研究论证, 市委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决定, 以此作为总战略, 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 以干促批。

 2009 年 11 月 23 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们站在新起点, 提升新境界,明确新目标, 谋划新举措, 着眼选准载体、 重点突破, 规划建设了四大主体产业区; 着眼打造良好的开发环境, 建设现代化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实施了黄河水城、“三路两港一场” 等重大工程; 着眼建设生态文明, 实施了以“三网” 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 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

  (二) 抓住创新进取不动摇, 激发东营发展新活力。

 过去的五年, 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 在创新中发展。

 连续三年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极大地解放了全市上下的思想, 为科学发展和开发建设打开了思想通道。

 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 改革投融资体制, 运用市场化手段成功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组建了国有资产运营公司, 形成了较强的融资能力。

 大力推进对外战略合作, 支持企业强强联合, 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大企业集团。

 着力转变招商方式, 突出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 整车制造、 新能源装备、 新信息等产业从无到有, 快速起步。

 积极向上争取支持, 向国家和省争取了一大批政策、 项目和资金, 为加快推进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 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 增创东营发展新优势。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 我们始终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

 2008 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挑战, 我们沉着应对, 迅速出击, 全力打好扩大投资突破战、企业运行保卫战、 结构调整攻坚战, 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 加快转型发展, 既有效化解了金融危机冲击, 又提升了产业结构层次。

 我们不断深化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集中打好高端提升、 重点带动、 一体发展、 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 增收富民六大转型攻坚战, 狠抓节能、 环保、 安全生...

推荐访问:2011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 东营 工作报告 市政府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