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如何增强纪录片可视性

浅谈如何增强纪录片可视性

时间:2022-08-23 09:2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增强纪录片可视性,供大家参考。

浅谈如何增强纪录片可视性

 

 浅谈如何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

 我近日观摩了德国著名导演雷蒙德· 莱的三部纪录片情节剧《洪水之夜》、《南京 1 937:

 屠杀日记》、《出于对德国的爱—捐赠丑闻》。影片中导演运用了演员扮演、 场景布置、 音乐音效等以往只能在故事片中看到的手法, 这些表现手法大大地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

 看完德国导演的影片后, 对我的启发很大, 这里我也谈谈如何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

 纪录片要有故事性, 有叙事情节。

 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 世界纪录片的创作正悄悄地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真人扮演、 画面分割、MTV、 动画等以往只能在故事片当中看到的手法, 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纪录片当中, 叙述上则进一步强调了 假定的原则和大胆的设想。

 国际上最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纪录片, 如《刺杀肯尼迪》、《蓝色警戒线》、《内战》、《证词:

 犹太人大屠杀》、《爱因斯坦的脑》, 以及国内许多独立电影制片人创作的影片, 如张元的《北京杂种》、 乌尔善的《今晚我们相识》, 蒋志的《食指》, 冯晓颖的《斥力》, 曹斐的《失调 257》 等纪录片, 都有大量的叙事情节。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许多纪录片, 如《记忆》、《大奥的故事》 等也运用了情节化叙事方法。

 纪录片对人、 人性、 社会生存环境等现实的关注, 并不是简单的用“客观真实” 的叙述就能完成的。

 纪录片的视角不仅仅是创作者的单一视角, 而应该是众多观众的多维视角。

 从形式上看, 纪录片叙事法则张扬的似乎是艺术表现的个性, 但实际上, 它体现的是对社会观察的新的角度。

 应该说纪录片的叙事法则, 并没有从根本上背离纪录片“真实” 原则, 而仅仅是将纪录片对真实的认识提升到一种更高的认识领域。

 无论是客观的陈述, 还是假定的描述, 只要观众不会因为叙述手法的过于隐晦而对内容本身真实产生歧义, 都应该看成是纪录片叙事法则形式上的扩展。

 即使这种叙述法则与内容客观发生冲突时, 也仍然可以采用“假定事实” 的方式实施叙述, 只要不忘记在叙述的过程中给予明确的“注解”, 使观众对此种叙述始终保持“这是

 形象的补充, 但不是历史事实”

 的认知度即可。

  影片中的人物很有特性, 很适合画面表现, 那么这部纪录片一定好看。

 我们在创作中选择有趣味、 有一定娱乐因素的事件和人物, 我们的纪录片就会更具有可视性和竞争力。

 连云港电视台拍摄的《安娜与“猴王”》, 纪录的是一个法国人安娜, 为了帮助中国申办奥运, 她整天拿着“美猴王孙悟空” 模型, 走街串巷进行宣传, 还把自己打扮成孙悟空耍给群众看。

 观众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外国妇女扮演孙悟空的滑稽模样自然会捧腹大笑。

 在这部纪录片中, 更好看的还有安娜与一个耍猴人在一块玩耍的情节:

 猴子与主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猴子在主人身上爬上爬下十分自如。

 当安娜把猴子抱在自己怀里的时候, 就很不是那种情况了。

 猴子一会拽安娜的衣服, 一会扯安娜的头发, 没有给安娜一点安静的时候。

 实际上是猴子在戏弄安娜……这部纪录片的成功, 主要取决于被摄对象——安娜这个人物很风趣幽默、 有表演欲。

 只要摄像机对着她, 她浑身上下就有看不完的趣味故事。

 现在,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日益丰富, 节目的可视性、 收视率已经成为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和观众衡量或评价各类栏目、 节目的重要指标。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 我们只要善于运用各种合理的表现手法,就一定能够增强影片的可视性, 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推荐访问:浅谈如何增强纪录片可视性 可视性 纪录片 浅谈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