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7篇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7篇

时间:2022-08-11 17:5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7篇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通过学习贯彻2022两会精神,我明白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民族复兴和个人梦想紧紧相扣,借时代之力实现自我价值腾飞。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2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22年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两会期间,师生们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观看、关注两会动态,并结合本职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畅谈感想,展望未来。

  一枝一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集中回应了民之关切,让人民感受到了真心与力量,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理念。我作为高校的一名基层党委书记,深感身逢盛世,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两会精神,团结带领全院师生朝着既定目标,以赶考意志,砥砺前行,守正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今年召开的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亲历者,自己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关注并学习两会关于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对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正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我将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教师。坚持用真知、真心、真才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2022年面对世界疫情、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正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着期待,对教育领域未来改革发展充满信心,对国家和政府正在为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充满着期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发展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力量。

  3月5日上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有关教育的一个关键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令人印象深刻。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队伍中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群体,抓好大学生党员这一“关键少数”,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引导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两会作为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经,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从根本上为人民做实事,为国家谋发展的体现。今年的两会在庆祝建党百年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召开,百年奋斗的经验和初心使命的激情,将继续激励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砥砺前行。两会将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把宝贵的历史经验和艰巨的现实任务相融合,创造新的奇迹,铸就更灿烂的辉煌。

  在国际格局发生复杂变化的重要时刻,我相信不仅世界对中国两会充满期待,每一位像我一样的学生党员,也对此次会议的召开充满着期待。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跻身世界第二,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关注两会精神,对社会发展有所认知,对自己的今后的规划和行动也有帮助。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既展示成绩又直面挑战,既提振人心又催人奋进。句句都是“重点”,满满都是“干货”。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来深刻理解当前所处的特殊历史方位,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增长才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3

  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通过电视直播,密切关注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两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的舞台,也是亿万群众论政的平台。两会期间,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代表人民把有关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与社会问题提交两会讨论。两会的召开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也牵动着我对祖国要事大事的关切。

  今年两会我最深的感触,便是政府对民意的尊重。从邀请基层走进中南海为政府工作报告提意见,到与民众共同稳步推进“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民意的尊重体现并表达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出于对民意的尊重,人民大会堂里的每一项表决,都凝聚亿万群众的热情与智慧。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尚未散去,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我相信党一定能带领人民昂首开辟新征程。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4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科技创新,正在让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成一个个“能”。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必须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实施“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修订科技进步法,科技人才评价加快“破四唯”,必须从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入手开展自主创新引来“活水”,提高科技供给侧水平,筑牢根基,践行“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5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华民族再一次站在了关键节点上,肩负着历史所赋予的重大使命,从前我们有无数奋勇向前的前辈先烈,而现在我们也有无数奔涌着的后浪,为中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两会”的胜利召开,举国关注,影响深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不仅要有要求,而且还要有追求;不仅要有志气,还要争气;不仅要有热情,而且还要有激情。不满足于现状,不停步追梦,做一个有担当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青年,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敢担当、善作为,谱写青春之华章!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6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对我国2021年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我们要继续落实高校常态化防空举措,鼓励学生新冠疫苗应接尽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习,确保学生高质量就业;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希望国家在2022年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稳中求进,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两会精神青年感悟篇7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我校干部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高度关注“两会”动态,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畅谈对国家发展的感受和憧憬。

  党委书记关延平表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在这一特殊节点上举行的全国“两会”,承载着特殊意义和深切期待。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推动者,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等教育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作为高质量内涵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抓手,深化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构建以服务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体系、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和以合作共享为支撑的教育开放体系,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与创新技术支撑。

  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硬核满满、振奋人心,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和卓越的执政能力。今年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迈出坚实步伐。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仍然面临“需求不足、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扎根现实社会需要,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通过智库建议、要报等多种形式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勇于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当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思想理论的创新者、社会进步的引领者、文化强国的支撑者和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融合发展处处长丛振激动地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深化校内融合、校地融合、校企融合,推动学科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精准对接,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做出应有贡献。”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令我非常振奋和提气的话。就业是第一大民生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冲击,但难题是用来解决的,挑战是用来战胜的。今年,学校将进一步推动“青鸟计划”助力服务落地见实效,通过系统化开展就业服务促进学生就业观教育和就业能力提升。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继续坚持和发展学院各项事业,不断谱写聊城大学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篇章;要牢记省委、学校党委的殷殷嘱托,贯彻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部署要求,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局面,以优异学科和专业建设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学院要抓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宝贵机遇期,坚持内涵提升、创新发展,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水平,把学科方向凝聚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山东、当代中国发展实际成绩和理论总结上来,为聊城、山东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意识形态保障与学理支撑,并且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成果支撑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思想性和理论性,实现思政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研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具有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的高层次人才而努力。

  得知《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纳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涵之一,文学院教授宁登国深受触动。他表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中央宣传部专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更是为全民阅读明确了“路线图”。“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物质生活丰裕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等一般物质生活需求,而是对精神世界充盈的渴望。读书,是对一种优雅的、高品质的生活和人生方式的认同,是给生命最好的化妆,也是解放心灵的最佳路径。在手机、网络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阅读兴趣越来越被五花八门的刺激所挤占的今天,尤感阅读国学经典,建书香家庭、书香城市、书香社会的紧迫性。必须大力引导全社会积极营造浓厚读书氛围,推动建设“书香社会”,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风尚。

  “政府工作报告字字催人奋进!”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刘聪睿说,“教育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李克强总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专门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党全国上下为青年成长成材殚精竭虑,垫石铺路,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自当以责任和担当扛起中国走向未来的坚定脊梁,以满怀豪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两会的教育问题无疑是自己当前最关注的。谈到感想,她激动地说:“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措施是国家贯彻和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担当,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访问:两会 感悟 精神 青年两会精神感想 青年学两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青年人对两会的感想 两会对青年的启示 两会青少年感想 青年对两会的认识和看法 两会青年感想 青年学两会感悟 青年热议两会感悟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