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高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全文完整)

2023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全文完整)

时间:2022-06-11 20:45: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古代中国主流思想(全文完整)

 

 2023 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 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文化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 关系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

 ”阶层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 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2.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4.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

 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儒家

  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

 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图示明史 百家争鸣

 (二)儒家思想 1.孔子(前 551~前 479 年) 思想主张 影响 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以“礼”治国 强调等级和秩序,主张“ 克己复礼

 ”,“正名” 调整“礼”和“仁”的方法 中庸之道 以“德”治民 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 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观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文化成就 编纂“六经”,其言行被辑录成《 诗经

 》

 2.孟子(前 372~前 289 年) 思想主张 影响 主张实行“仁政”(思想核心) 实质是建立并维护小农经济;内容是给农民以土地,不违农时,宽刑减税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儒家学派重要的奠基人,后人称之为“亚圣” 民本思想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张“

  ” 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人生观 倡导“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3.荀子(约前 313~前 238 年) 思想主张 影响 政见 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 王道

  ”,以德服人(礼法兼施) (1)荀子改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成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3)战国后期,儒学成为百家中的大宗 民本思想 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性恶论” 认为人性本恶,强调用

 礼乐

 来规范人的行为,礼法并用,使人向善 唯物思想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观点 “礼”的 思想 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三)道家思想 1.代表人物 (1)老子(生平不详,约前 571~前 471 年) 核心思想:“道”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是永恒不变的;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动,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反的两面并不断转化,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小国寡民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约前 369~前 286 年) ①“道”是世界的最高原则。

 ②“齐物”:就是万物齐一,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

 ③“逍遥”:就是对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主张用超越功利的方法去追求精神自由,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贵贱、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④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不公。

 ⑤顺应自然: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对自然状态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

 ⑥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主要特点。

 2.影响

 (1)道家思想能指导我们调适现代化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保持协调与和谐。

 (2)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相通之处。

 (3)道家的处世方法及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现代具有现实意义。

 (4)道家思想能指导现代人实现自我心理的调适,以促进现代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墨家思想 1.创始人:墨子(约前 468~前 376 年) 2.主张 “兼爱” 墨家的“兼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

 非攻” 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尚贤 ” 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唯亲 “节俭”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3.影响 (1)墨家思想反映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尤其是 小手工业者

  的利益,在当时影响很大,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2)自汉代以来,由于受国家重农抑商和“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墨家思想逐渐没落。

 易错辨析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五)法家思想 1.内容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改革观 社会在发展,政治要改革,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 政见 “法”“术”“势”相结合,主张君主要 依法治国

 ,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震慑臣民 法治观 以法治国,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经济观 重农抑商,保护小农经济

 2.人物 战国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他汇集了早期法家的学说,提出了系统的法制理论。

 3.影响 (1)迎合了建立

 大一统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了重大作用。

 (2)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但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外儒内法”),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严刑峻法等主张,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西汉初年:黄老之学 1.背景 (1)西汉建立之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3)道家“

 无为而治

 ”适应了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需要。

 2.内容 黄老之学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的学说,“老”指老子的学说,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因时制宜”,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的无为”。

 3.评价 (1)积极影响: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 70 年的时间,黄老之学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对恢复经济和巩固西汉政权起到积极作用,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基础。

 (2)消极影响: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使中央权威被削弱。

 (二)汉代儒学 1.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经济 汉武帝时期,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的加强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治 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的稳定 思想 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朝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等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 ①为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 天人合一

  ”和“天人感应”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

 三纲五常

 ”和提倡孝道。

 (3)特点 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

 2.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举措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政治 起用大批

  儒家学者

  参与国家大政;地方政府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 教育 ①教科书: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

 ②中央:兴办 太学

  ,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③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儒、释、道并存发展到三教合一 1.儒学的发展:(注意了解儒学自汉至唐的发展概况)

 ①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并冲击、威胁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③隋朝,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④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中期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

 2.道教的发展:(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了解道教自汉至唐的发展概况。)

 ①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②魏晋南北朝: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③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

 3.佛教的发展:(佛教是外来的宗教。了解佛教自汉至唐的发展概况)

 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逐渐在中国盛行;唐朝武则天时期,佛教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概况:

 ①梁武帝四度出家,隋文帝和隋炀帝广造石像、普著佛经;武则天时,尊崇佛教。②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反佛,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③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等先后四次灭佛。(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佛教时而备受打击的原因: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

 4.魏晋玄学:(了解即可)

 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了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玄学的代表。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发展特点:(注意总结

 ①思想活跃,出现多元特征;②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③儒家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最稳固)。

 四、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背景:儒学危机 (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三教合一

 ”,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2)主观上:儒学的自身缺陷 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内容

  主张 代表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二程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 伦理道德

  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 格物致知

  ”,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 伦理道德

  ”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3.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

  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 1.人物 (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②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 “心即理” 提出“

  心即理

  ”“心外无理”,理存在于心,是头脑中固有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

 头脑中固有的 “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 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

  心

  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2.影响 (1)陆王心学重视...

推荐访问:高考 备考 中国 2023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部分

版权所有:才高文秘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才高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才高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7045173号-3